分享

专 栏 | 箴 炜:六 一 的 月 亮

 当代文摘 2020-09-09


 《 六 一 的 月 亮 》 

作者 |  箴  炜(北 京

本刊特邀专栏作品

不知怎么回事,我有关“六一”的记忆总会莫名和童年的月亮扯上联系。想到童年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在遥远的天际,蓝如水洗的苍穹下,一弯鹅黄的明月正悬挂在浩瀚夜空。如水的月光透过树梢泄满大地,静静流淌在彼时我们正枕着的、柔软如绿毡的草地上。

我出生时正赶上爸爸妈妈这些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在“广阔天地”锻炼,因此我的童年就在一个山清水秀的乡间度过。那是一个被栀子花香包裹着的地方。暮色降临,劳作的大人们开始回家时,妈妈就常常在屋前的草坪上铺上一张干净的竹席,再点燃一根混合着艾草与木屑做成的长长蚊香;而我和妹妹早已迫不及待的跳上去,翻滚、嬉闹….这时候,也该是我们把第二天六一节准备表演的节目提前预演的时候……等这一切都有些累了,我躺在凉席上,任风儿带着淡淡的栀子花香轻拂脸颊,听着远处稻田传来的蛙鸣,遥望着漫天的星星,偶尔划过的星宿时,对于月亮就莫名滋生出来一种神圣之情来,怀揣对月亮的敬仰迷迷糊糊醒来时,妈妈已经在厨房忙碌,然后会为我和妹妹换上盼望已久的新裙子,脸蛋上再抹上两团苹果一样的红,去参加学校的节目表演,演出场地通常在大礼堂,里面早就挤满了人,无论看的还是表演的人,大家都兴致高昂……

儿子小时候每次我在讲述这些往事时,总会羡慕嫉妒着祈求,能否带他也去乡下在那样的草地上看那样的月亮?……让我无比尴尬的是——在这个城市森林的时代,我去哪里为孩子寻觅这样的“乡下”呢?

这种情愫在我心里多年……今夜回味起来,依然是一种来自遥远的温馨……

伴随年龄的增长,六一于我渐渐远行,再往后,六一也就成了对儿子的一种陪伴。而年少时那些美好的东西被时间一撮一揉就逐渐成为一种形式,偶尔忆起,也少了点欢愉,多了一点象云朵轩信签上的泪珠,陈旧而迷糊的感觉……

随着儿子渐渐长大,六一节就成为看孩子们表演,然后毫无悬念的为儿子准备一份礼物,等着他的欢呼,就算是陪伴过节了。

今年这个六一节,我们与儿子共度了一场特殊的晚会。在京郊的这个大院落,一处安静的院子,鸽灰色的小楼掩映在绿意中,六月的洋槐青翠得让这里凉意盎然,大概受了此时此景影响,风也端庄了起来,只是轻巧的拂过了树梢。

还没有进入院门,里面欢快的音乐就按耐不住的溜了出来。晚会由一名美丽女子所策划,这是一位堪称美貌与才气并存的女子:白皙的脸庞,丹凤眼上细眉轻扬,古典得惹人怜爱。伊可能是哪位古代美人流传至今的后裔,遗落在了时尚国度?此刻她正被围在一群红男绿女之间指导编排今晚的节目。

华灯初上,月被淡淡的云层包裹,只敢偶尔露出浅浅的清辉。大院落里热闹起来,节目在下午那位美女的策划下正式上演。有些别具一格——由家长们为孩子们主演。内容以歌舞为主,穿插着其它亲子活动,包括与孩子们呼啦圈共同接力、抢凳子、孩子们在父亲脸上作画……等等。上台表演的演员,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无论他们白天的职务是局长、处长,甚至某个上市公司的老总抑或普通职员,此刻都只是一位在用心为博台下的儿子或女儿一笑的“演员”;无论是高亢还是诙谐,无论是祝福还是回忆……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所看过最投入的演出!伴随着音乐声,这些不再年轻的爸爸妈妈,舞蹈尽管少了一点该有的雄浑,或者柔美,但在且歌且舞间却自信、洒脱、热烈!

观众席上孩子们专注着台上的表演,尤其当爸爸们展现出被孩子们画成各式小丑的逗乐样子时,全场观众更哄然大笑。我注意到坐在前排的儿子也笑得灿烂无比,手里的饮料也差点溢了出来。……

我几次磨拳擦掌欲去舞之、蹈之,可脚踏在欢乐的边缘,却不知为何,又退却了。

看着台上爸爸们被画得五花八门的脸,我心里突然有些潮湿:是什么样的情感,才可能把自己的脸任由另一个人随便“糟践”?——恐怕世间上除了最深沉的父爱母爱,没有别的任何理由能够让自己如此坦然、甚至是欣然吧?……我不知孩子们某一天突然忆起今晚的一幕时,会否读懂这份世间最伟大的爱?……或许是在某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或许是在若干年后陪同自己孩子玩乐的瞬间?抑或是在异乡新雨后的街头?……想到这情景,对于节目的策划者又多出了一份感激,只是希望她的这番苦心孩子们能够早日体味!

我突然有些后悔没有加入到这场表演中,让此刻正坐在台下的儿子看到妈妈的这份爱!我走出了这份热闹独自来到院子,不禁怀想起久远时自己的六一节、远在异乡的父母,还有儿时的月亮来。我抬头望向隐现在云层的月亮,分明感到她古典的脸庞娇羞的一抹,仿佛欲以古香古色的水袖掩住朦胧的睡眼。我不知这位“嫦娥”是哪朝哪代的女子,只想她无论是瘦削的赵飞燕,还是丰腴的杨玉环,总之感激这位最无懈可击的善良仙子,在这样的特殊日子以她安详、纯真的光洒向大地,为孩子们的节日增添光辉。

想起下午一位父亲说的话:“忙碌已经让我错过孩子的许多重要日子了,再不陪伴,孩子真的已经不需要再过六一节了!”……

这个浮躁的快速社会,教会了我们快捷简便,却遗失了很多本心与自然,当我们习惯这些模式化的生活,回眸时才发现,高耸的大楼和闪亮的霓虹灯令我们忘却的不只是童年昨日那份纯真,还有青草、蛙鸣……甚至已经忘却该如何去爱……

唯有月亮恒古不变,一往情深爱着我们!

……

突然想大声告诉儿子: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去看乡下那轮鹅黄的月亮……


作 者 风 采 简 介

★★箴  炜,川籍,现定居北京市,自幼喜欢读书、爱好声乐、旅游。曾任职于《北海建设报》、《中国建设报》等媒体,发表作品多篇;后进入房地产业,为资深房地产营销策划、销售管理人士。善于以女性的独特角度思考人生,表达情感。中外文艺、当代文摘、美文周刊特邀专栏作者。

 

投稿作者请加主编微信 rocola2010 以确认投稿是否成功

©2019 

©2019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