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美文:记忆中的小巷(作者:张泽宇)

 当代文摘 2020-09-09

 记忆中的小巷

作 者 | 张泽宇(江苏泗洪)

小巷,北京称胡同,上海叫里弄、弄堂。是城镇里庭院之间留出的便于通行的通道。在城市化进程没有发展之前,它承担着城镇居民生活、通行、生意等重要作用,是城镇框架的重要构成。一个城镇的规模大小,往往取决于街巷的多少和繁荣程度。在我国,著名的街巷有很多,如北京的南锣鼓巷、南京的乌衣巷、成都的宽窄巷子以及江南水乡众多的水街石巷等。但是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家乡旧时的小巷。

我的家乡苏北千年古镇青阳,以前号称有十二条街,东大街、西大街、牛市街、弯子街、南小街、敞巷街、桥南街、沟西街、瓦滩街、鸡心街、前街、新集街等12条街道,从街道的名称便可知晓这些小巷的名字的由来和特色。这12条街道其实就是12条长短不同、宽窄不一的巷子,最宽的不到10米,最窄的才2、3米,巷子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房屋,除了西大街口有一幢两层的木楼外,其他巷子几乎见不到楼房,条件好的人家是青砖黛瓦的房屋,有的人家甚至有两或三进的前屋后院,屋内陈设古式家具,门头上有青砖雕刻的二十四孝以及花草鱼虫之类的图案,彰显殷实的家底。条件差的人家只有用泥坯建房,房顶用茅草覆盖,屋内阴冷潮湿,也谈不上有什么家具,烧饭睡觉都在一个屋里。


古镇的小巷虽然没有江南水乡的繁华,却有着古朴厚重的民韵。街坊邻居互相关照,邻里之间关系和诣。古镇有两条大河穿镇而过,其中一条便是著名的古汴河,镇上的小巷大多是依河而建、人们傍河而居,小巷的居民日常的生活都是用这两条河水,那时的河水清澈洁净,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孩子们在河边嬉戏,大人们在河边的柳树下喝茶聊天,女人们在河边洗衣、洗菜,好一幅休闲恬静水乡小镇的生活画卷。

那时古镇小巷的中间是用青石板铺设的,日积月累被磨的油光水滑,在烟雨蒙蒙的梅雨季节更是让小巷透出一股旖旎的江南水乡韵味。


幽深的小巷,当你撑着油纸伞踏入其中,鞋跟与青石板敲出的清脆的声响,风从耳边呢喃吹过,朦胧的烟雨映衬着你寂寥的心情,一路走来,人和小巷便构成了一幅完美的风景。

……这便是我记忆中的小巷。

当 代 文 摘 原 创 精 品

作者风采及简介


张泽宇,男,江苏省泗洪县运输管理所副所长,爱好文学,闲暇时喜欢写上几笔,多篇文章发表于《中国道路运输》、《中国水运》、《江苏交通》等杂志。

声明:本文为

声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授权发布,其他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