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逛后街小巷,看昨日今朝的伍佑

 品茗客人 2023-10-06 发布于江苏

  “这个古镇,究竟是叫'珠溪’,还是叫'伍佑’啊?”

  在我写了几篇游览一个古镇的文字之后,有人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至少在三年之前,我也有点搞不清楚的。我知道这地方是叫“伍佑”有五十多年了。几十年间,此地的行政区划改变过多次,隶属关系也变过若干回。但作为行政地名,一直是叫伍佑。又怎么叫“珠溪”的呢?历史上,此地河里产蚌出珠,故而又名“珠溪”。

  曾经的乡、公社、镇,如今叫街道,还是叫伍佑。伍佑街道有一个相当于村的社区,也是以“珠溪”命名的。

  改建并打造古镇,都是以“珠溪”来宣传的。

  千年的古镇,并非虚名。

  这一座名人的故居名“茧园”,有200多年历史。

  周梦庄 (1901.9—1998.2),章太炎的学生,鸳鸯蝴蝶派文人。其子周仲南(1932—)为台湾高级将官。

  这处故居,在伍佑后街的巷子里。我今年来过三四次,都没能进去过。

  这是2023年10月5日上午8时46分,茧园上空的月亮。

  伍佑的西边,是一河,串场河。我喜欢从桥上过来,先在河边来走走,再到小巷里逛逛。

  在大办乡镇工业的年代,河两岸应该有不少的工厂的。两年前,桥西还有一个挂有“伍佑花炮厂”牌子的小院,如今是体育公园的停车场。

  河东,还有几根大烟囱。

  吾地有俗语,“锅台子上长青草。”从烟囱上的绿植,可知它废弃已经久了。

  这是曾经红火的所在。是真正红红火火的工厂,专门生产耐火材料的。

  烟囱上的标语,在告诉人们烟囱的年岁。

  年代久远了,烟囱的外面已经加固过了。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这是半个多世纪前,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呼喊的,也是许多的建筑物上用油漆书写的。

  这标语是什么人写上去的?又是如何能攀上这么高的烟囱上书写的?

  丝瓜,攀到这么的高处,开花、结果。

  来年春天,有瓜籽落下,再回到地面生长,攀爬上去,自由生长。


  这里还有人居住。

  再到巷子里走走。

  巷子窄窄的,房子倒不是特别古老的。

  春天,走在巷子里,能闻到许多的花香。

  这次,看到的是光和影。

  茧园旁的巷子幽深的。

  另一处,看到翻墙出来的藤蔓。

  红砖,红瓦。

  注意到瓦松了吗?这屋顶不高,能让我近距离看到瓦松。

  很惊讶于树的生长力量。

  真的是“墙裂”生长!

  看样子,这棵树已经在这墙里生长多年了。

  墙里的主人呢?

  听茧园的邻居介绍,周梦庄故居里也有长到墙里的树。

  有人居住着的巷子,就有烟火气。

  利用空间,长点蔬菜。

  这里是整修过的巷子。

  我总觉得老巷是真的浪漫。

  这样的小巷适合独自行走,无需结伴。

  最好是小雨天,找一把油纸伞撑起。

  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相关文章:

在珠溪古镇,看新秋的蓝天白云

许多的美实在无法预约

10月4日的朝霞,真好看!

日出海湾:大丰又一处好玩地方

珠溪,古镇上有棵香橼老树

珠溪古镇的凌霄花好看呢

元宵节,到伍佑古镇来看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