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专栏:雪域诗篇——詹仕华文学作品赏析(作者:蔚文立平)

 当代文摘 2020-09-09

雪域诗篇——詹仕华文学作品赏析

作 者 | 蔚文立平(四川作家)

离别二十多年后,我回到了故乡的城市。离开它时,它是个新建不久的城市,它原来仅仅是个小县城。一切从头开始其难度和进度可想而知,文化建设就更别说了。那年我去了南方的特区,当我重新回到这座城市居住,却放不下曾经的文学情结,于是拨通了市作协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作协主席詹仕华,一位军旅作家出身的诗人。

此后我开始参加作协举办的活动,詹仕华老师那种虚怀若谷和对文学执着的精神让我感动。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些年来,在各级负责同志的支持下,在他的组织推动下,作协挺过了艰难的低潮时期,发展到今天人才辈出,欣欣向荣。而我对詹仕华老师更多的了解,则来自他的作品。 

初读他的散文诗《我的圣地雪域》,正直炎夏,倍感凉爽,如置身其中。诗人以他丰富的表现手法描述西藏壮丽的景色和迷人的民族风情,并介绍了那里的独特的历史文化。诗人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思索,提炼出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很有教益!构词新颖,词性转换自如,用句出神入化,营造出特有的语境和意境,是语言艺术极高的境界。诗人在这方面是很下功夫的。他非是寻章摘句,语言的陌生化使人读之不倦、绕饶有趣,渐入佳境。显示出诗人拿捏得很准的语言创新能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底。诗人的关注几乎遍及青藏高原,从拉萨、宁静、吉隆、札东、到阿里到珠穆朗玛,诗人的诗篇也在极地的极限条件下锤炼得炉火纯青。

“不老你迤逦的车辇从盛唐驶入高原,日丽风轻,檀香萦绕,河谷花香盈盈”。

 “不老你铁骑驰骋雪域,战旗猎猎翻卷一个强盛王朝的屹立”。
     “喜马拉雅海风轻拂你飘逸的秀发,海涛托起你半遮半掩的身姿和丰硕的乳峰……远处海欧翩翩,日轮辉煌沉落升浮……”

“你看见我潇洒的英姿,看见严整的绿色方阵了么?”

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松赞干布的英武栩栩如生;新时代绿色方队的女兵的秀美在诗人的笔下更是美轮美奂,与其说把珠穆朗玛比作绿色方队的秀女,无宁说是把绿色方队的秀女比作珠穆朗玛。

散文诗以其韵律、格式自由、表现力丰富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在押韵和不押韵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随着这种平衡的不断打破和再平衡,诗人不断展现出要表达的情景和意境,层穷不尽直至完全完成,具有很大优势。诗人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创新,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抑扬顿挫,不限于古诗词的平仄;四声变化,几近音乐;长短句式结合,产生特别的节奏,或铿锵有力,或千回百转,撞击心灵;语境清新,意境幽远、深长;表现题材丰富,有人物、景观、历史、文化、风俗、爱情、哲理……

整部散文诗结构完整,意韵在高原雪域和故乡平原之间涤荡(跌宕),强化了祖国和故乡这个主题,并通过不同侧面和层面的描写,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壮阔画面……

詹仕华的诗多是爱国题材的,这样的题材取材不易,较难创作,若无切身体会很容易陷入空洞,变成口号。但是若是写得好则极具震撼力。事实上,许多爱国诗人如屈原、曹操、李白、杜甫、岳飞等,其成就往往处于诗词的顶端。诗人詹仕华从入伍开始,在这个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西藏,一呆就是二十多年,体验到许多常人不能体验到的险境,有着许许多多刻骨铭心的感受,这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因此他的诗他的文章生动有趣,展现出许多壮丽的场面和景象,引起读者的共鸣!

詹仕华的诗节奏明快,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凸现普世价值,读后令人难忘。在《洪殇》《旱劫》《故乡的路》,一句“弯月似一个巨大的问号,立在苍茫水际。”追问千古,问彻洪荒至今,而对于旱灾,诗人毫不讳言人类的放纵和没有节制。其实旱灾之后往往是洪涝,这两首诗对人类过度开发提出了质疑!

环境的保护已变得迫在眉睫!

《故乡的路》则表现了一颗赤子之心,“在秋夜野狼的伏击里,也敢忘情地走过阻不住归期。”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对《鲁迅雕像》的描写尤为形象深刻。

“你瘦削峻拔坚毅/……/如刃如刀的鼻翼目光/是你杂文的匕首/诗的利刃/政论的投枪/……”

把鲁迅那种不畏世俗落后腐朽反动、敢于斗争的精神表现得淋漓致尽。

新诗在音形上的不对称,更契合美学。其情景意境丰富,通过分行自由地把握节奏和韵律,能够更大程度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詹仕华的散文和小说也很有特色,几乎没有表现死角。他的小说构思奇特,结局出人意料,把你带入另一个广阔的天地和不一样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是宽容的!而读他的散文,就像清风徐来,一切都变得十分有趣……就连鸟的叫声都不相同,谁会想到它竟然和我们人类的语言相通?!

“杜鹃突然打破山野的宁静:‘哪个哪个’”

“‘怪,怪,怪!’‘嘎!嘎!嘎!’草鹛、喜鹊争相呼应。”

“草丛里,山鸡惊醒:‘咯,咯咯咯……’”

“坡上斑鸠啼唤:‘谷谷谷——谷’”

“‘快哟,快哟!’‘给我,给我!’尖亮,如京胡。”

“‘多多,多多多!’小鸡似的低吟,铜铃般的脆响。”

“‘啯,啯,啯啯,啯!’沉闷的喘息,如黑管鸣奏。”

“有的像敞怀大笑:‘咯咯,咯咯咯……’”

“有的惊奇一迭连声:‘窝……’”

而知了的叫声你怎么也想不到:

“热……”

太确切不过了!

作者把个山谷写得热闹非凡,生机勃勃!

若没有亲身的体验、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是绝然写不出来的。


如果说詹仕华的诗和散文清新悦人,那么他的文学评论则老练深沉。他的评论篇篇不同,足见其理论实践宽广扎实。在对文友作品的褒扬中将文学理念娓娓道来,如山泉之水润泽心田。他提出“一个作家得力于思想……但仅有思想是不行的,还得靠勤奋和执着,靠形象的塑造,才能结出情感思想之果。”他强调“大的构架笔墨和所写事件的契合,独到的见地、智慧和哲思与史实融汇,宏观与微观互渗……”“消化思考和提炼概括”,同时詹仕华也警言“知识文化的多量铺陈,以及民谣诗文的堆砌,大段‘理论’与形象塑造的游离,消除了作品的艺术张力。”     

这些金玉良言是十分可贵的!

谈到诗歌,他指出,“中国诗歌传统讲究天人合一,物我交融。”“好诗得力于感受的独特与理解的深入”并坦诚,“诗不可能充当说教的角色,但可以净化和改变一个人的心灵,改变人对生活的态度,让人高尚,让我们学会真诚,学会善良,学会美好。”

詹仕华身体力行,也正是这样做的。这些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创作,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理解。

詹仕华作品颇丰,有诗集、散文集、散文诗集、小说、文学评论等在海内外出版发表。鉴于篇幅有限,仅列举一二,可谓其作品中的沧海一粟。

当 代 文 摘 原 创 精 品

作者风采及简介

蔚文立平,男,1963年生于四川,198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机械工程系。有诗词、散文、散文诗、时评、文学评论等发表,2016年长篇小说《明月照海潮》电子书由新华文轩四川数字传媒出版公司发布。当代文摘特邀专栏作家。

声明:本文为

声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授权发布,其他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