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箴 炜:狮市拾遗九——那 份 牵 挂

 当代文摘 2020-09-09

狮市拾遗九——那 份 牵 挂


作者 | 箴  炜(北京)
闭上眼睛,我依然能清楚的忆起狮市的每一条街巷。然而记忆这东西不见得全是好事,比如于我,每次回川,不去那里走一遭似乎就不算是真正回了故乡。那里的山水、草木、街巷、人家,甚至一条毫无温度的青石板路似乎都值得我无限深情的吟颂与怀想。
细雨霏霏的下午,我们从自贡出发驾车前往狮子滩。川南仲春的精髓也许就全在这春雨里,雨丝朦胧却又清晰着把水墨般的山水人家都披上了缥缈的薄纱。正在重新修复打造的古镇因下雨而行人寥寥,只剩几位工人在细雨中赶着工期。一年多的施工已初见端倪,绕镇的沱江河岸,新贵般的雕花石栏已然落成。从风格上与古镇的旧式灰瓦廊檐倒也相应,只是少了经年的江风江雾浸润而少了些古意,有点外来户的感觉。镇边缘的梧桐、桉树点缀着绿的草、红的花,在细雨下倒是多了一些生气。错落的古街在雨帘中远望,有种川南的清韵。假如加上一弯虹桥居然就有几分清明上河图的意境。


今春的沱江水明显涨了,河床一改记忆中的嶙峋,变得宽了起来,此时此景使人有了冒雨游沱江的兴致。
待上船方才发现,河水是那样绿,绿得使人不禁为她轻叹----委实她太宁静了!静得使人只想蹑手蹑脚的路过。船很识趣,怯怯的发出声响,两岸就统统乖巧的后退,江面开阔,江水随船漾得随心所欲。雨中的沱江曲折着沿岸边竹林蜿蜒,路过眼前的红山包、往下的老蛙山、龙灯山、及远处的狮子山。岸旁的庄稼、竹、木都被江水养得风韵无比。岸边的花各自在雨中绽放,紫红的紫红,洁白的洁白。碧水的河边没有我想象邂逅的洗衣女。野渡的扁舟上,一位戴笠的老人在安详的吸着烟,打量着我们这些冒雨的游人。
从古镇高处远眺沱江的绝佳去处,当属我的母校狮市中学了。站在母校的操场,古镇的面貌尽收眼底。隔着一河微绿的春水,河的对岸似乎就隔着一种天之涯地之角有限与无限的空间,那翠竹人家与袅袅炊烟也就成了前世今生的烟云与谜底。
母校所在的位置名唤红山包,旧时曾是镇里的粮仓所在地。后因办学需要,政府就地取材将其改造成了学校,这所中学从此就肩负起当地孩子们求学的重任。红山包与沱江不离不弃的唇齿相依,不管秋冬水暖,象忠实的卫士守候着沱江。数百年的斗转星移,多少楼台被岁月这把无形的刀砍得七零八落,而红山包却一直巍然矗立在时光的接缝处,抖落过时的尘土,抖擞着常青的容颜般引领着时代的步伐。
我想起学校的第一任校长付显林先生。隔着时光的长河,记忆成了斑驳的阳光而闪烁。付校长的相貌已然模糊,只记得他是一位温和而治学严谨的师长,在他高标准严要求并广纳人才下,狮市中学很快吸纳了很多年轻才俊,如彼时的陈尚宏副校长、高安久主任、罗云章、郑远洲、吴久明、李一平、曾先刚、廖礼全......等那个年代优秀敬业的老师们。这些把三尺讲台真正作为事业的年轻人的加盟,很快就将这所新办不久的中学打造成了富顺县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都“挂得上号”的名校。
第二任校长高安久延续着付校长的办学理念,在付校长“团结  勤奋  奉献”的校训中加入了“创新”这一内涵。是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执教更是如此。想来当初付校长在选择接班人时,看中的不仅是高校长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应该还有他的创新精神了。
.........


几经变迁,现在的学校已从最初单纯的中学变革成了集“从娃娃抓起”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近千人的九年制学校。这对于现任校长夏光涛无疑是一种挑战。这位质朴的中年人说,在传承狮中过往的优良传统以外,学校也重新解读了新时代的育人内涵。提出“四雅狮中”(即男老师儒雅,女老师优雅,学生文雅,狮中人高雅)并将德育教育作为学校的根本。“百年育人,这个过程是不能争朝夕的”。这位走出师范校门就来到狮中的年轻人,在二十五个岁月中,从当年意气风发的纠纠少年到今天学校的掌舵人,他的谦和与低调几乎让你察觉不到他蕴藏于内焰光四射的思想,而要读懂,得靠你的顿悟了!不过他也有他的忧虑,就是部分家长对于家庭教育于孩子成长的严重轻视,甚至甩锅,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夏校长无奈的说,所幸的是学校的老师们都能拧成一股绳,在他的带动下大家就再投入、再投入些精力!
“肖妈妈”这个称谓也许就是夏校长所说老师们“再投入”后的收获。当我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如此称呼肖家芳老师后得知,这位纤瘦的女子本身就是一部感人的书。她93级从这所学校高中部走出后当了一所小学的代课老师。不轻易与命运和解的她白天上课,晚上学习,在十几年持续的学海生涯,知识武装了她柔弱外表下那颗强大的内心。在后来执教过的几所中学,尽管肖老师早将全部的身心奉献给了孩子们,皆因代课老师的身份而几番沉浮。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身为“临时工”的她却年年被评为先进,更获得同行的敬重和任教学生们的爱戴。可喜的是前两年她终于如愿成为了狮中的在编中学教师。
正是有了这些和夏校长一样,把教育作为使命在无怨无悔付出的人们,才使得狮中保持着她独特而鲜明的教育特色。我突然有种感觉,这些老师就是孩子们的红山包与沱江,无论时光如何变换,他们都泰然忠实以对每一个平凡却意义非凡的日子。
古镇这个水灵山杰的地方,历史上就出过许多文人和秀才,是具备盛产才子才女的风水宝地。清末的“蜀中八大家”其中的陈崇哲及其陈氏家族就是个中典范。在承上启下的时光,狮市镇教育界的老师无私奉献,为狮子滩子孙们无私喂养着精神养料,这些人是有理由载入古镇史册的!
走在宽阔的操场,那个曾经由我们这些学哥学姐肩挑手提的由煤渣、土坷垃铺就的场地早就成了今天具有现代气息的运动场地。记忆中的教室、宿舍也被明亮的小楼取代,尚存的是食堂门前那两棵建校之初种下的梧桐。几十年的风雨陪伴,岁月的风霜使它们有了一些年轮的斑驳,可在这个春雨蒙蒙的下午依旧绿得深情。
少时同学们在食堂蒸饭、取饭、劳动、学习和歌唱的情景......此时这些往昔居然都不请自到的重回眼前,我似乎看到那个年代朴实而朝气、贫穷而充实的我们.......只是我们的青春小鸟再也回不来这枝繁叶茂的梧桐......
新的校门改在了学校的另一端,由满坡的小叶榕引领着到达。下午时分随着放学铃,校门顿时沸腾。各路小商小贩开着三轮车赶集似的在这条土路上聚了起来。车上是简陋的操作台或货架,摆满了便宜的烤肠、鸡翅、凉面、方便面、手抓饼、糖果饮料及其它食品。生意人之间的竞争,加上接孩子家长的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行人,把校门出口围得水泄不通。这俨然集市的地方,时而有车费劲的鸣着喇叭想寻找一个突破口,无奈此刻的孩子们大多正被那些摊点上五花十色的食品所吸引,全然顾不上学校保安的疏导、车辆所带来的危险。


身旁的家长忧愁的说,每天这个时候就像是在趟过“敌占区”,稍有不慎可能就会碰着人或车。我问,难道没人管吗?答曰:学校也很无奈,本来人手有限,加之那些摊贩根本就不服学校管,据说学校曾多次寻找有关部门,也看到有政府的执法人员来过两次,可过后没两天就故态重演。
不知何故,我的心莫名沉重起来。
是什么样的治理如此艰难呢?部门之间的责任不够明确,相互推诿?还是领导不够重视?或许当前大家的重心都在古镇重建修复打造上...只是,若干年后,我们还能为子孙留下些什么?难道就是早已盛行的模式化古镇景致?也许我们走过的路不一定完美,但每一步都该有值得深思的意义,忌讳的是干着本末倒置的事情而浑然不觉。
......
旧时区公所门前的黄葛树上长出了新芽;上场明显冷清了许多;重新铺就的石板路已渐渐有了点岁月的颜色。茶馆里下棋打牌的人可不关心云卷云舒,依然有1块钱一碗的茶。你愿意发呆打望一天也没有人在意,这就是古镇人慢节奏的悠闲日子。
路过暮色中尚未重修的川主庙老戏台,眼见从前那些精致的雕花木门窗不堪粗糙的时光,已被褪去最后的妩媚而伤感。环顾周遭因古老拆迁后的废墟,心里是一种不可言状的失落。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建筑都能瞬间灰飞烟灭,何况人的痕迹。那么我期望在这里找到什么呢?或许只为那一份时隐时现的乡愁?


一种莫名的悲凉涌上心里:古镇离我愈发遥远,远得有些遥不可及。
.........
天色开始暗下来,我似乎听到远处传来了声响,应该是红山包上的母校今天的关门声了。  

2020年4月25日

特邀专栏 · 原创首发
✿ 作 家 风 采 简 介 ✿

★★箴  炜,川籍,七十年代生人。现定居北京。自幼喜欢读书、爱好声乐、旅游。曾任职于《北海建设报》、《中国建设报》和人民日报社《时代潮》等媒体。文章多见于国内各大媒体网络平台,善于从女性的独特视野观察感悟人生,擅通过人文旅游类散文表达情感,其作品收录《当代文摘百强作家精品文集》;《中外文艺》、《当代文摘》、《美文周刊》、《最美作家》等特邀专栏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