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 | 光环和阴影中的哥伦布(文/邢秀玲)

 当代文摘 2020-09-09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重名家,力扶新人


光环和阴影中的哥伦布

作者 | 邢秀玲(中国作协会员)

2013年9月19日,我和先生乘坐“珍爱号”邮轮,在游览了热那亚、那不勒斯、墨西拿、突尼斯等地中海港口城市后,来到美丽的巴塞罗那,停留了两天。这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也是地中海西岸最大的港口,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哥伦布首次从美洲远航归来,就是从这里登陆的。

巴塞罗那有建筑大师高迪设计的“圣家大教堂”、“桂儿公园”,还有曾经举办第25届奥运会的大型体育馆以及藏品丰富的艺术博物馆等,但是最让我震撼的是矗立在新港广场的哥伦布纪念碑。这座高达60米的纪念碑摩天接云,气势恢宏,底座四周雕有八只巨大的黑狮,碑文记载了哥伦布的航海事迹,还有国王费迪南和王后伊莎贝拉的雕像……站立在圆柱顶端的哥伦布神态庄严肃穆,双目凝望海洋,右臂指向远方,一位伟大航海家的形象跃然眼前,遂令所有的游客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远游归来后,我不止一次地翻看照片上的哥伦布纪念碑,又细读了“最伟大的航海志”《哥伦布日记》,海洋、船队、巨大的白帆、可怕的风暴、神秘的岛屿……一一在日记中复活,重温着哥伦布奇特诡异的人生经历,回望他发现新大陆的艰险旅程,激起我极大的兴趣,在这哥伦布逝世510周年的今天,捡拾他一路洒下的几枚花瓣,写下点点滴滴的文字,不啻是最好的纪念。


 “发现之旅”不寻常

1492年4月17日,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贝拉心血来潮,趁着从摩尔人手中收复格拉纳达的兴奋,十分慷慨地批准了热那亚人哥伦布的“航海计划”,郑重其事地封哥伦布为大西洋海军元帅;并承诺让他担任未来所发现的陆地和岛屿的总督,这些头衔将世袭。不过,这次航海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一切赏赐将收回。

年届不惑的单身汉哥伦布是一位虔诚的修士,更是一名优秀的水手,他14岁开始航海,到达过冰岛,远航过非洲,更可贵的是,他酷爱读书,阅读了各种天文地理著作,对红衣主教阿里的《世界印象》爱不释手;对《马可·波罗行记》中的东方古国心向往之;也对预言家埃斯特拉“地球的面积六分之一是海洋”的预言深信不疑。为了实现航海志向,他殚思竭虑,四处游说,通过他人引荐,觐见过葡萄牙国王,但未能得到“资助”。他在焦渴中挣扎,在失望中等待,整整十年过去了,命运之神终于眷顾这位即将改写人类历史的人。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指挥三艘大帆船:“圣玛丽亚号”、“平塔号”和“尼尼亚号”,率领88名船员,从西班牙的帕洛斯港启锚远航。尽管他们乘坐的帆船当时算得上先进,吨位却只有现代远洋轮船的二百分之一,航程中的危险局面可想而知。

神秘莫测的大西洋忽儿掀起巨浪,忽儿刮起狂风,仿佛有意考验远航者的意志。出发不久,“平塔号”的舵失灵了,船队被迫停在加那利群岛检修,耗时多日。重新启航是9月4日,当最后一片陆地从视线中消失时,年轻的船员竟“哭泣起来”。哥伦布只好百般安慰他们,许下“一定会找到财富”的诺言。

船队进入了北大西洋的萨加斯海域,望着巨大的漩涡和滔天的恶浪,船员中又产生了恐惧情绪,因为以前有许多船只就是在这里葬身海底的,水手们称之为“魔鬼的海域”。哥伦布竭力说服他们:危险很快会过去,陆地就在眼前。总算渡过了这片可怕的海域,可是,日复一日,仍不见陆地的踪影,单调而艰苦的船上生活,让水手们烦躁不安,哥伦布动人的辞藻已无人相信。9月24日,船上发生骚乱,水手们怨气冲天,持戈相逼,要求回去。哥伦布威风凛然地出现在“旗舰”上,一面厉声威胁,一面又许下新的诺言。幸亏“平塔号”的平松船长不失时机地说,他看见西南方向有陆地。其实他看到的是天边的云朵,但他的幻觉带来了希望,水手们服从元帅的命令,继续航行。

10月7日,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只见空中鸟群密集,向西南方飞去。哥伦布预感到陆地即将出现,立即修改航向,转舵驶向西南方。三天后,又看到海面上飘着芦苇、树叶,宛若“诺亚方舟”在洪水的围困中看到了橄榄枝,疲惫不堪的水手们顿时精神陡增。这天傍晚,“平塔号”的一位水手在瞭望台看见夕阳中有一抹金色的陆地,剪影般出现在蓝色的海平线上,他大声欢呼起来:“陆地!陆地!”10月12日凌晨2时,在“圣玛丽亚号”的率领下,船队抵达陆地,71天的远洋航行终于结束,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走下帆船,手持纹章,庄严地踏上了这片陌生的“新大陆”。

这是一个美丽的岛屿,哥伦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即今日巴哈马群岛之一,当时称为“瓜纳阿尼”。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如是记载:“这个岛很大,地势平坦,没有山脉,树木葱葱郁郁,岛上淡水丰富,岛中央有一个很大的珊瑚礁湖。整个岛屿一片碧绿,让人心旷神怡”。

岛上的土著黑发浓密,赤身裸体,身上涂满五色油彩,坐在独木舟上,穿梭如鱼。他们给远方的客人送来水果、棉花球、鹦鹉,用手势彼此交淡,显得很友善。当时,哥伦布以为到了东方,称他们为“印度人”,后来就称为“印第安人”。其实他们是“阿拉瓦克人”。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他们和加那利群岛上的人一样,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种人。他们并不带武器,甚至不知武器为何物。有一次我把佩剑拿给他们看,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竟然用手去抓刀刃,结果把手给刺破了……另外,我认为他们会接受基督教,因为他们并没有任何宗教派别。”

在当地土著的带领下,哥伦布登上各小岛探查,每登上一个小岛就给它命名,如“圣母岛”、“伊莎贝拉岛”、“费迪南纳岛”等等。半个多月后,哥伦布来到一个景致更加迷人的大岛:茂密的甘蔗林,高大的椰子树,见所未见的水果,闻所未闻的花卉……让他们大开眼界,这就是盛产糖和烟草的古巴岛。

这期间,平松船长对哥伦布的大权独揽心生不满,擅自驾船离岛去寻找黄金。哥伦布继续前行,发现了海地岛、金矿山等神奇之地,见到了当地酋长,双方以礼相见,气氛十分融洽。由于一艘大帆船意外触礁,酋长带领土著救援,将船上的货物全部搬上岸,39位船员也留在“圣诞岛”上,哥伦布驾着“圣玛丽亚号”踏上返航之路。途中,一场罕见的风暴袭击了船队,帆船差点沉没海底,哥伦布将珍贵的航海记录装入空水桶投向大海,领着全体船员跪下祈祷,才躲过一劫。


桂冠后面是暗箭

对于欧洲来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消息无疑是特大新闻。西班牙专栏作家高马拉将这件事的意义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开天辟地以来,除了造物主的降生和死亡,最伟大的事件就是发现新大陆。”编年史家奥维多亲眼目睹了哥伦布凯旋归来的欢迎仪式,做了详细的记录:“海军元帅身着东方情调的华服,上面点缀一些金饰品。他带了6名印度人(印第安人),还有几只鹦鹉,来到西班牙宫廷所在地巴塞罗纳,受到国王和王后的盛情款待。哥伦布向他们报告他的遭遇和探险的情况,国王和王后为了感谢他,曾数次向他致意,确实视他是一位高贵的有威望的人。哥伦布生得仪表堂堂,获此殊荣,可说当之无愧。”

但是,往往荣誉和诋毁并至,桂冠和暗箭共在。看到哥伦布如此成功,当初反对“航海计划”的对手们陡生挫败之感,难掩嫉妒之情,有的人用不以为然的口吻谈论此事,有的对他的“发现”大表怀疑,更有人在他“当过海盗”的历史上大作文章。这里必须交代一笔,他的家族中的确有一位海盗船长,称为“青年哥伦布”,他在一次海战中罹难,跟随他的哥伦布冒死跳海,游到葡萄牙南端的海岸获救……如果没有这段当“海盗”的经历,他不可能漂泊异乡,也不可能穿越大西洋的惊涛骇浪,到达地球的另一边……

嫉妒他的某些人说:“哥伦布的发现没什么了不起,谁都能做到。”为了堵他们的嘴,哥伦布拿出一个鸡蛋,要他们设法使鸡蛋直立,结果谁也办不到。哥伦布随便把鸡蛋的一端敲碎,蛋就立住了。在场的人说:“这十分容易。”哥伦布反唇相讥:“你们为何没有去做?我却做到了。”

哥伦布无暇享受荣华富贵,也不愿理会明枪暗箭,经过一番准备,于1493年9月,从加的斯港启锚,开始第二次远航。与一年前的首航相比,可谓“鸟枪换炮”:由17艘帆船组成的船队,载了足量的食物和日用品,1200名随从中,有水手、商人、教士及梦想淘金的社会渣滓……

大西洋出奇地温柔,既无狂风,也无暴雨,航程大大加快,只用20天便到达加勒比群岛。不幸的是,在这里遭遇了骇人的“食人部族”,一小队人马和派出去的印第安信使都失踪了……

哥伦布的船队到达“圣诞岛”时,也发现了异样,土著人态度冷淡,表情麻木,失去了初次登陆时的热情和友好。原来这里发生了事端:留在岛上的西班牙人为争夺女人而起了内讧,这些女人又是从印第安男人身边抢来的。加上欧洲人入境不随俗,敲诈、欺骗、交易不公,又强迫土著人四处找金矿,动辄使用暴力。实在忍无可忍,酋长带人烧了临时堡垒,又杀了留守的5个欧洲人,这5个人恰恰是哥伦布的亲戚,或许,从此他和印第安人结下了难解的冤仇。

哥伦布忠于西班牙王室,尤其对伊莎贝拉王后感恩戴德。为了回报,他选择了一个有山有水的港湾,决定兴建“伊莎贝拉城”。但追随他到“新大陆”的人大多为了发财、猎奇,不愿负担繁重的劳动,尤其初来者水土不服,伙食粗劣,疾病迅速蔓延。“探险者”们对哥伦布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第二次远航还是颇有收获,哥伦布又发现了牙买加,其海上位置十分重要。在一个叫“满果”的地方,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到了古老的中国,因为《马可·波罗行记》中多处提到的一个地名和它同音,他让手下人也附和他的看法。也许风高浪险的海上生活使他精疲力竭,失去了继续寻找“黄金国度”的雄心。更加让他头疼的是,岛上土著和欧洲人的冲突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内部又发生了叛乱,自相残杀。航海中经验丰富的哥伦布却难以应付如此复杂的局面,他任命胞弟巴代勒米为“少将”,镇压反抗的印第安人和西班牙叛乱者。

于是,质朴自然的人间宝地变成了血腥的战场:几十名土著人被处死,上百名印第安人被俘虏,当成奴隶运走;两位德高望重的酋长也被关押,一位年轻的女酋长被活活吊死。印第安人被迫循着大角鹿的踪迹逃到山里,神出鬼没地袭击殖民者,而欧洲人一旦捉到他们,便强迫战俘采集黄金,从事繁重劳役。有些心地残忍的殖民者将染病的战俘赶入大海,让滔滔的海水淹没印第安人绝望的嚎哭……短短两年,土著人数量锐减三分之二,田园诗般的巴哈马群岛几乎变成了荒芜之地,昔日的花香鸟语被一片死亡的阴影所笼罩,只有凄冷的月光偶尔垂怜着它。


“海军元帅”成了“阶下囚”

哥伦布第二次远航回来,再也见不到首航归来时的热烈场面,国王忙于国内的战事,王后忙于嫁公主,顾不上理会他了。这还不算最坏,好歹他是自由的。第三次从“新大陆”回来,哥伦布身戴镣铐,衣衫褴褛,完全是一副囚徒形象。

哥伦布何以从“海军元帅”变为“阶下囚”?首先是他为了控制“新大陆”的动乱局面,私下给弟弟巴代勒米授予军衔,引起了国王的不满。其次,他委以重任的副官和教士同他分庭抗礼,先他一步到达西班牙,在国王和王后面前大肆诋毁。并和一些昔日的宿敌结成同盟,联手整他。在西班牙权贵们眼中,一个来自热那亚的水手,凭着王后的宠爱攀上了高位,早就心怀不满,又听到他的种种劣迹,简直怒不可遏。有些大胆妄为的“口头文学家”还编造了他和王后伊莎贝拉的绯色故事,污泥浊水一古脑儿向他泼来,百口难辩。

回国一个月后,哥伦布才受到国王和王后的召见。他跪在王后面前,泣不成声,国王和王后表示既往不咎,答应会把没收的财产归还给他。但无意恢复哥伦布的殖民地总督和海军元帅身份,也不愿把探险成果归他一人,特别让哥伦布难以接受的是,从此禁止他出海航行。在这段离开大海的日子里,哥伦布壮志难酬,夙愿未竟,他编撰了一本《预言故事集》,对命运作了深刻的反省和思考。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带回了价值连城的宝石和香料,此事刺激了西班牙人,国王和王后批准了哥伦布的第四次远航,但是规定,他只能探险和寻找新岛屿,不准行使任何权力。1502年4月6日,他从西班牙启程,6月29日到达圣多明各。但囿于国王禁令,他不得上岸。这次航行途中,28艘船有19艘被暴风抛上岩岸,撞得粉碎,500多名水手遇难。在风暴中航行80天之后,登上南美洲陆地(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交界处),又向北驶向墨西哥。这段航程也十分险恶,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哥伦布在1503年7月7日的《航海日志》中写道:“狂风暴雨刮了88天,刮得天昏地暗,船只粉碎,帆被撕裂,锚、绳索、救生船、食物等全掉到海底。水手一个一个相继病倒,痛苦万分,无以名状。以前也经历过风暴,但为期如此之久,如此可怕的,这回是生平第一遭。”

在滞留牙买加的一年中,哥伦布受尽苦难和欺凌,部下发生反叛,印第安人又拒绝提供食品,内外夹击,不堪忍受。幸亏他从随身携带的年历中预见到月蚀,赢得了印第安人的敬畏,求得了一点生存的条件。待他身心俱疲地回到西班牙时,伊莎贝拉王后已经病重日久,没有召见他。不久,王后去世,遗嘱中竟无一字提到哥伦布,倒是嘱托她的夫君和子嗣善待“新大陆”的印第安人。

1506年5月20日,55岁的哥伦布百病缠身,灯枯油尽,正如惠特曼的诗中所描述的那样:“躯体凋零,犹如残木;生命已至尽头……”临终,他的陋室中除了几位亲人,只有圣芳济会的修士,昔日的追随者几乎都无情地背弃了他。他至死也不明白,当苦苦追求的梦想变为现实时,会落得如此孤苦伶仃的结局!特别让他死难瞑目的是,为了航海,对远方的情人碧雅翠丝薄情寡义,疏离日久。好在他们13岁的儿子费南多·哥伦布跟着父亲完成了最后一次远航,日后整理出了“最伟大的航海志”《哥伦布日记》。

从古至今,英雄从来是有争议的,因为英雄不是完人,甚至带有明显的缺陷。被缚在高加索悬岩上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窃取了火种,而火带给世间的不光是光明和温暖,还有无穷的祸患。征服了整个欧洲的拿破仑战功卓著,为法兰西赢得无上荣耀,但他让上百万法国男儿成为炮灰。当原子裂变竟酿成杀人武器的时候,就扼杀了一个美丽的课题,这恐怕是居里夫人始料不及的。当殖民者的大皮靴恣意践踏伊甸园般的“新大陆”时,它的发现者也被推上了历史的被告席……做为探险家和航海家的哥伦布,五百年来一直在光环和阴影中轮回,世人对他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从来没有过一致的看法。但无论怎样评价哥伦布,他那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都是极其可贵的,在人类征服海洋和探索太空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凡的意义,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

  

作者简介


邢秀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重庆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著有散文集《情系高原》、《眼中的星空》、《紫调欧罗巴》、《西部神韵》等。作品入载《当代散文精品》、《21世纪中国经典散文》、《中国精短美文精选》、《中国散文大系》等几十种选本。曾获《人民日报》“精短散文征文奖”、“青海省政府文学奖”、“首届重庆散文奖”、“首届四川散文奖”、“ ‘我与自然 ’全国散文征文大赛 ”一等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等。


©2016

©2016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