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士霞 | 岁月掩不去记忆的幽香

 当代文摘 2020-09-09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重名家,力扶新人

岁月掩不去记忆的幽香

作 者 | 高士霞(吉 林)


夏日回故乡,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小桥上,凭栏俯察碧水亲昵的的脸庞。记忆的闸门轻轻打开,岁月的沉雾慢慢舒展,脑海中的童年故事跟至而来,那一页页美丽的篇幅,让我赏心悦目,越品越香,意味悠长……

童年、水和伙伴

从小在江边长大的我,酷爱水,爱它的温柔而不娇溺,爱它的体贴而不纵容。记得不到六岁的我,随姐姐一同到江边玩耍。看到她们在深水里嬉戏、打闹,尽情的游来游去,我的心里像装着许多的毛毛虫,蠢蠢欲动。不知不觉中跟在她们后面走进了没脖深的水中,我一下子慌了神,在水中开始不停的扑腾起来,手忙脚乱中狠灌了几大口水。出于本能,我开始用自卫的方式游起来,两臂像划船姿势用力“划”起来,居然没费多大劲儿就学会了“狗刨试”游泳,泳姿还算“漂亮”。就这么简单我学会了游泳,而这个富有冒险性的非凡经历我和姐姐至今未敢向母亲说起。

清凉的江水是我快乐成长的摇篮,它哺育了我的童年,滋养了我的坚强。每逢盛夏,我和我的小姐妹们相约、相牵来到我们的活动领域,我们心中的乐园!(男孩和女孩各自有自己的游泳空间,从不相扰,界限分明。)我们喜欢一起扑入它的怀抱,畅快的打水仗,畅快的从突起平滑的石头上纵身跃入水中,畅快的从上游你追我赶的游到下游,畅快的从此岸游到彼岸,畅快的相互牵手围成圈在水中任其漂流。累了,就你拥我挤的依次排开躺在岸边的沙滩上晒太阳,调皮的家伙们则把自己埋成了沙人,玩够了就一头扎进水中,溅起的水花犹如晶莹的露珠,扑打她们可爱的小脚丫。就这样我在快乐的夏日里一年又一年的成长,学会了“高丽把”,学会了“换气扎猛”,学会了“仰头漂游”……那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由泳,什么是蝶泳,什么是仰泳,但我们的游技却都超出平凡,不亚于那些男孩子们!欢笑声、欢呼声、打闹声汇集成美丽的音符在江中荡漾……

童年、水和鱼

我的童年离不开水,也离不开鱼,它们为我儿时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刚刚记事时,总是缠着母亲和她一同到江边洗衣服。我喜欢把小手伸进清澈的水中,试着去抚摸小鱼儿们可爱的“影子”。母亲便把脸盆放入水中,驱赶这些美丽的小精灵,让它们进入盆中,然后端上来让我玩耍。我不眨眼睛的蹲在盆边观察它们游来游去的样子,总也舍不得把它们放回江中。于是母亲便回家取来瓶子把它们放进去,让我回家养着,我每次都会欢快的拍手跳跃!

渐渐的我长大一些,便喜欢同小伙伴们到江边“捂鱼”。那时候的鱼儿很多,每隔十几分钟或更长一点的时间,把“捂子”起出来,(“捂子”是一种简单的捕鱼工具,里面放入玉米面等诱饵,鱼从斗形入口进去,很难再游出来。)在鱼群聚集的地方会“捂”到满满一“捂子”鱼,黑压压的很招人喜欢,一会功夫就能“捂”到一小盆。我和小伙伴们喜欢比一比谁“捂”的多,谁“捂”的少,收获的喜悦总是溢满我们幸福的脸庞。同伴们不管谁“捂”到漂亮的片片鱼,都会主动的送给我,因为她们知道我最爱它们!我总是小心翼翼的把它们集与瓶中拿回家精心的喂养,欣赏它们在瓶中游来游去美丽可爱的样子。

故乡的江水里不仅有可爱的小鱼儿,还有我记忆中的“庞然大物”---鲇鱼。记得有一次,连日的雨水使江水上涨,天晴朗后,江水退潮,岸边间隔出几道小溪,溪水不清不浊,耐人寻味。我从地里摘豆角回家,路过江边,发现水里有几条长长的、黑黑的东西在游动。从小怕蛇的我,以为是水蛇,站在岸边没敢动。再仔细一看,那些东西嘴上长着长长地胡须。我匆匆的跑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笑我是个傻孩子,那可是最有营养的鲇鱼呀!母亲拿起背筐,我紧跟其后来到了我指定的地点。母亲真是好手法,看见鲇鱼就把背筐放其旁边,轻轻的赶攆它们,居然抓到了好几条大个鲇鱼,足足让我们一家人饱餐了一回。从那以后,我又学会了一招,筐捉鲇鱼……

从小桥下来走近岸边,走近江水,用手轻轻的拍打着温淳的“她”,寻觅着儿时的故事!多少年看燕归燕回,霞雾舒卷,它们淡淡地轻抚我的心灵,而童年的水、童年的伙伴、童年的水中鱼,却永远不会化为记忆的飞沫!那股纯纯、甜甜的自然地幽香伴我骄傲的走过一年又一年!

作 者 简 介
AUTHOR INTRODUCTION

高士霞 ,1972年10月生,吉林省抚松县人,大学文化,白山市民间文学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写作,喜欢淡雅生活,多年来在国家、省、市、县级刊物、网站上发表散文、诗歌、论文、新闻多篇,作品曾在国家、省、市、县级评选中获奖。

中 外 文 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