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 品 美 文 | 严 丽:忆 往 事

 当代文摘 2020-09-09

忆   往  事

作 者 | 严  丽(四  川)


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难免有些压抑和一些生活上的烦事儿。偶尔回想儿时的那些往事......抿着嘴,嘴角上扬,差点笑出声。心情豁然开朗....每每这个时候,所有烦事儿都一扫而过,儿时的事,犹如一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         我有个比我大三岁的姐姐,年龄相近。我们便成了儿时不可缺少的玩伴。我们住在有十多户人家的板壁构造的四合院里(听大人说,是以前地主大户人家住的)。那时很热闹,因为每家至少都有三个小孩以上,和我们年龄相近,自然就有好几个。那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我们的乐趣也很多。记忆最深的就是叫上伙伴们从各自家里偷偷拿出油盐,火柴,花生米,更好笑的就是带上个洋铲,就到家背后的山沟里,几个小伙伴开始分工,捡柴,洋铲当锅烧起来。要是碰上豌豆角可以吃的时候,花生米和豌豆角就成了我们的食材。一场野炊有模有样的开始了。袅袅的炊烟,红红的火苗,洋铲里的油煎花生,豌豆角噼里啪啦的声音,小伙伴们已兴奋的手舞脚蹈。不到一会功夫,一个二个就开始下手吃起来。一边用手搓着有点糊了的花生,一边嘴里哈着气。巴不得快点吹冷,尝尝味道。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一个个都成了大花脸,各自都望着笑了起来。等到打人要收工回家以前,就把“战场”收拾干净,各自回家,好像什么事都没做过一样。其实心里又在各自揣测下次的时间,地点。带上什么好吃的。现在想来,长不大真好。那份无忧无虑,那份简单与单纯的生活,无须深入认识这个世界。今天的我们已不再年少轻狂,生活已磨平了我们所有的棱角。儿时那美好的时光,还总是让我快乐的回忆,向往着!


还记得一件儿时的事, 我是家里排行最小的,还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我父亲当时是乡里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他是传统思想的典范,老共产党员。我最大的一个姐姐,在我记忆中,她那时就在上班了。那时她就比较时尚,我记得有次休息回家,头发烫卷了,还穿了一双高跟凉鞋。恰逢父亲也休息回家,她那身“装备”不敢从正屋进门。从偏门进了家,还是没逃过父亲的“法眼”!父亲的脸马上严肃的起来,并起身出了门。一家人很少在一起,本来很高兴。看到父亲的举动后,一下子安静的出奇。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一会父亲提了把锯子进了家,叫姐姐把凉鞋脱下来。他找了个凳子,把鞋跟摁在了上面,三下两下...鞋跟就被锯了下来!我们都惊呆了!! 姐姐一副敢怒不敢言的表情。我跑过去把被锯了鞋跟的凉鞋递给了姐姐,姐姐一把抓过鞋子,转身进了卧室就睡了!父亲口里还愤愤的说,看老子把你头发再给你剪直了!!另外2个姐姐在旁边捂着嘴笑了。第二天,姐姐穿上那双凉鞋,鞋头翘翘的,她嘴巴噘着老高,又好气又好笑。这件滑稽的往事,一直在我的记忆中。那时虽然生活条件不是那么好,至少一家人能在一起,品尝着酸甜苦辣。但愿时光不老,故人不散!    还有个淘气的哥哥,比我大了六七岁。他调皮捣蛋的事,我也是跟着见证长大的。现在聚在一起时,聊起往事,他必定是我们一大家子的话题。记得那时他读书不行,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找不到人了。伙起邻居几个男孩子拿起自制的滚珠儿车车,从高高的坡路上滑下来,裤子要不了几天,就破起了洞。父亲因为工作,少有在家,拿他没有办法,哥哥平时也不帮家里做家务事。妈妈在坡上干活,家里都是二姐姐在做饭。只要饭煮好,菜摆好。平时见不到影子的哥哥就按时到家了。这时姐姐就会鼓着圆圆的眼睛,骂哥哥:你硬是算得到时间,闻得到饭好了。哥哥一脸嬉笑着,管她怎么说,呼呼的吃他的饭。吃饱又跑了。哥哥的事我们只有一笔笔的记在心里,等到父亲休息回家,我们姐妹三个就会七嘴八舌告起哥哥的状来。这个时候就是“暴风雨”来临的时候。记得有次,父亲叫哥哥跪起。这时我们姐妹就在旁边观看,心里暗自偷笑,只差没鼓起掌来。哥哥头低着,父亲可能就是他当时唯一害怕的人了。父亲一边教育着,一边口里喊着:要改不改,改不改!哥哥只是低着头,一声不吭。气的父亲抓起身边的板凳,对着哥哥要打下去。此时我们仨姐妹不约而同的跑上去,拉住了父亲的手,抢下来板凳。我被吓哭了!我们三姐妹劝着父亲不要这样打哥哥。也许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尽管那时我们打打闹闹,磕磕绊绊。亲人之间那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心疼是油然而生的。      风干的往事,变迁的时光,在记忆里永恒。现在想起都会会心的一笑。这些往事,会直至儿孙绕膝,生命的尽头,回味...再回味!

作 家 文 艺 原 创 精 品

作者风采及简介

严  丽,四川宜宾人,爱好文学,热爱生活。希望自己能给自己更多时间去分享身边的人和事。第一次向作家文艺平台投稿,请大家多多支持!

声明: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发布,转载请留言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