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步君|三上黑鹰疙瘩山

 文粹读书 2020-09-10

作者:姚步君  编辑:花生

 小时候,常听姐夫说,他年轻时候到黑鹰疙瘩做过山庄,那里山清、水秀、树绿,天蓝、云白,每到深秋季节乔木葱郁、野果飘香,山上还生存着许多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及名贵山药。特别是山大人稀,土地资源丰厚,种植庄稼收成不错,真是一个安口养家的好地方。

当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做山庄,我却牢牢记住这个既陌生又有趣的大山名字,那时,我多么向往这个世外桃源,却没有机会前往,因为我还很小,父母不会同意我到大山深处去的。

几十年之后,我在南部山区教书,终于有了去黑鹰疙瘩的机会,见证那个真山真水的好地方,领略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当时,那种急切向往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

秋后一个下午,我利用放学的机会,骑自行车从村学出发,沿达溪河北岸向西约行八公里后就是芦子集村,芦子集向南是主川道伸向广袤大山的另一条川道,由于林木茂密,南川道仿佛被两面的大山挤得很窄,隐约有瘦水从其间流出,道路两旁的树木低头弯腰很不精神,将并不很宽的路面拥挤得只容一辆农用车过去,加之,牛羊的脚窝和粪便布满高低不平的土路上,自行车在很不称意的小道上颠颠波波,摇摇晃晃,约摸行,过了不到一个小时,天色已晚,路上的牛羊成群结队,从山沟各个角落相涌而出,很不客气的挡住了我的去路,这时,我只好躲进树身后面,焦急地等待着。

时间一分一刻地过去, 牛羊一只只,一队队在眼前簇拥而过,仿佛过队伍似的,头接着尾,尾接着头,个个膘肥体壮,有角的、秃顶的好生威武。善于好斗的牛羊还不时向我发起猛烈的挑畔,一边发出怪异的叫声,一边向我轮蹄甩顶角,吓得我缩成一团,不敢正视那些撒野的牛羊群。当然,放牧者多半是老年人和孩子,他们个个没精打采跟在牛羊群后面,似乎没有任何理由,制止牛羊的不礼貌行为,也更沒有及时将烈性的牛羊赶走。牛羊队约摸行过了个把小时后,川道上仅剩下一只只甚至一头头零散的,掉队的牛犊或羊羔。这时,路面渐渐宽松多了,我才钻出树后长叹一口气,继续向前,争取赶天黑前登上黑鹰疙瘩山。

经过一段不懈努力,我行至山前时,天色已晚,夜幕降临,突然,我隐约听见大山深处猫头鹰的哀鸣和山豹的长吼,这时,我突然又想起了姐夫从前说过,大山深处每当夜晚,经常有出没山间觅食的山豹,野性大发猛烈攻击牛羊甚至伤人的事,于是,我只得转身返回。

二登黑鹰疙瘩是在深秋的又一个下午,我骑自行车仍独身一人,一股作气绕村涉水刚上到半山腰时,不远处传来救人的呼喊声,当我走上前去,发现山道拐弯处拉运圆木的两车相撞发生严重车祸。于是,我立刻加入抢险救援队伍,经过紧张激烈的奋力营救,人算从车厢下救了出来。可是,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再要上山,时间却不允许了,加之,山道被散落在地上的许多圆木卡住,站着的、躺着的圆木横七竖八死死堵住通往上山的路,因此,我又违心的打道返程。

三登黑鹰疙瘩时,我为了确保给登山留有充足的时间,选择在一个春色渐艳的礼拜天早晨,我提前打点好行囊趁早出发了,力争赶十二点前到达山顶。

这次,我还算下了决心,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凭借前二次去黑鹰疙瘩的经验,一路急走。

其实,这条南川狭窄而幽长,隧道般的斜指向古老的大山深处,每隔一段还有沟岔和狭谷,漫山遍野林木密布,没有去过大山深处的那些陌路人,稍不留神一定会迷失方向的,包括初涉大山的我。从前姐夫说过,从塬上去黑鹰疙瘩,得从阳光岭一路下去,约行几十里到芦子集后,再向南川走不远,前川地域属崖窑川村,继续往南十几里地,是与陕西接界的新老庄村,这个地方是新集最远最偏僻的一个小山村,以前,在那里做山庄的塬上人还不少,崖窑川向东这座山,就是黑鹰疙瘩,是现在的万宝川一分场所在地。

幸好,我当时在山区工作,从离黑鹰疙瘩不远的山区出发节省时间不说,少走路程是必然的。我按照姐夫所说的,沿着崖窑川向东方向的山道,一头钻进被树木全封闭的狭窄上山小道,作一段艰难跋涉,随着山势时而弯曲、时而陡峭,时而急、时而缓的山坡小径螺旋向上,我顿觉神清气爽,万般惬意涌上心头,虽说大汗淋漓,心态却一直很好,因为早听姐夫说过,大山深处自然风光无限,空气也非常清新,长年能在那儿待下去,一定赛过活神仙。

当我行至中途,一只锦鸡不知从什么地方飞了过来,绕过头顶落在山道不远处,只见它抖动着小小的身子望着我发出几声哀鸣,似乎在求救于我,正当我望着眼前的小锦鸡发楞时,头顶大树上飞下一只山鹰,它伸出利爪扑向锦鸡,眼见锦鸡被老鹰抓走的片刻,一群野猪从另一密林岔口窜了出来,那行头既凶险又神速,一瞬间,野猪便消失在道边原始密林深处,这时,锦鸡得救了,老鹰却飞走了。可是,我心里犯嘀咕了,再向上行,莫非还有什么危险?

正当我在努力选择上去?还是下去时,一辆伐木车从我身后驶了上来,司机见到我非常热情地打招呼,并让我乘坐他的车上山,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七绕八转,才到了一分场所在地。他很客气地领我到场部饭厅打下饭菜,同我一边吃,一边拉家常。

当那司机离开时,他告诉了我许多大山深处的秘密,特意将黑鹰疙瘩指给我看,并再三叮咛我,黑鹰疙瘩凶险,不要一个人上去了,那里野兽多,草蛇也不少,以前山上的住户人家已经搬走了,耕种的田地已经荒芜多年了,留下几孔土窑洞早已被草木遮盖得不见天日了,说不定破窑洞里早已成了山豹鸟雀的巢穴了。你要看就看一分场这条山梁吧,这里也属黑鹰疙瘩区域,就这样我才打算不去姐夫从前住过的窑洞看看了,了却了这个自作主张的冒险举动了。那一上午,我在一分场周围的大山深处转悠了半天。

事过几天后,我愰然大悟,那司机莫非是我前几天救过难的人,当时,我俩谈话非常投缘,我从他口中得知,他是塬上木材加工场的一名司机,他却从没有吐露半点,我曾是他的救命恩人。

原来黑鹰疙瘩是山的古名,它是依据山的形体而得名的。这座在历史上并没有任何记载的大山,站在对面阳光岭上远眺,仿佛一只守护大山的高龄老鹰,它常年累月蹲坐蓝天白云下的山梁上,胸怀大山秀水,背朝苍天圆月,尾指西川腹地,翘首长安古都,将一个小小的万宝川,象伟大母亲一样,呵护得代代平安!

黑鹰疙瘩山的确独特了些,名字别致而古老,可是,大山外面许多人却不大了解它,只有生活在山里的人们,对山有更深的感情。

据说解放前黑鹰疙瘩山,不止一次地接济过许多贫苦农民,原因是塬上人稠地少,一个大家庭十多之口需要天天吃饭,偶然,遭到天灾人祸的欠收之年,讥荒年馑袭来的时候,人们更难以生存下去,有头脑的人们纷纷离开塬上,携带子女钻进大山开荒造田,辛勤劳作使全家人填饱肚皮。当时,大山对一个久居塬上的人来说,环境和气候或多或少总适应不了他们的生活,但总比在塬上啃树皮,吃草根强多了。

那时人们把这种在深山耕田种地叫着做山庄。姐夫就是在五十年代发生年馑时去黑鹰疙瘩做山庄的。姐夫说,在山里生活只要人勤快啥都会有的,首先柴禾不成问题,门前门后树木成林,稍微修剪一下树枝,烧火做饭就来柴禾了。只要人有力气,开荒种地多的是,粮囤总是满满的,吃饭不成问题。有点狩猎本事的人,还可以在山里猎到野物尝到野叶,调补一下生活是很容易的事情。

可是,姐夫初到黑鹰疙瘩时,还有许多不适应:土窑洞潮湿,每到夏秋季节时常有蚊虫叮咬,驱赶蚊虫每家也有妙法,用一种叫白槁的山草扭成火绳,待干枯后,每晚点亮挂上炕沿边,可以防蚊虫叮咬。山泉水质苦涩,饮水不习惯,在山里住久了,人会得大关节仲痛病,为防水质不良给人带来各种疾病,他还特意在水中掺进食盐,用以淡化过滤水中过重的杂质,增强人的免疫力。

当然,山中还有草蛇、山豹等,它们无时无刻袭击牛羊,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每家都备有长、短手刀,棍棒之类,有的人家还备有火药、火炮以及猎枪等用以防身护园。

几年过去了,我从山区调回塬区。十几年过去了,我在塬区工作走过了二个乡镇,告别了好几所学校,良知告诉我:人的一生很短,干事创业的机缘也十分有限,前半生真心实意对待事业,身后一定也会有不同的说法,当然,我始终不计较这些,我只对自己的不同阅历感到满足和欣慰。

几十年过去了,我已经走到教育终点,更不会计较那些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人际圈。可是,黑鹰疙瘩留给我的不至于姐夫告诉我的这些,还有我那眼见为实的粗略印象。

一晃多少年过去,不管外面世界如何变幻,黑鹰疙瘩山,依然野旷神怡,苍桑翠绿,永远是家乡南部山区的一道风景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