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忘了,你的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唐若心学 2020-09-10

这是唐若的第 85篇原创文章

有人说,成长是自我的事情,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你的成长是自我与环境的塑造。

1

我一个朋友,在外企工作后辞职,发现自己怎么找工作都不如意,后来他又去考公务员,考三次败三次,当时内心充满彷徨与无助。

后来他的朋友邀请他去创业,他把它当做救命草一般,在里面投入全然激情与创造力,前两年即使只拿两三千的底薪,他也愿意干,现在终于步入正轨,公司年销售额超千万。

他和我们回忆筚路蓝缕的过程,他的成长从来不是他个人的事,而是有更多的偶然性,如果没有朋友那次的创业机会,或许他还是一个彷徨的愤青。

2

作家李筱懿,是《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公众号创始人,当时她在正经传统纸媒工作,但是身处变化的时代,她其实也有自己的焦虑,那时新媒体刚兴起,于是她坚持自己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写作,然后在各大新媒体上传播,她的成长借助着新媒体传播机会,被人广泛所知。

她借用自己的笔耕不辍让自己在新的平台上跑得更远,她在采访中讲述到,有时对于成长,我们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气,更需要是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

她不仅用自己的写作收获了名声,更用写作疗愈了自己那场兵荒马乱的焦虑与担心。

《摔跤了爸爸》鼓励大女儿在摔跤中拿冠军,对女儿说道,如果你成功,你的成功不仅是属于你,还是属于更多千千万万的女子,你也会激发更多的女子像你一样拼搏。

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生命中许多偶然因素,你正好抓住它,于是成就了你。

3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成长是一个人的事,可是后来才发现,一旦认为所有成长都是个人的事,我们就活在自我小世界中,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那么简单。

我家乡的同学,毕业时,很想在深圳闯荡,那时他毕业后,已经受到深圳著名公司offer,但是最终他没有去南方拼搏,因为那时他的父亲已经年老体衰,而他是独子,他担忧自己为了自己想要未来拼搏,却放弃了自己孝顺良知。

于是他留在了家乡的小城,选择一份安稳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却可以照顾自己的父母,他也在培育自己另一门爱好,书法,寄托自己余生,他说,这是他生活范围能最好的成长。

越来越长大,发现生命有许多身不由己,每个人的命运似乎都会有一定的定数,用诗人纪伯伦的话说,我们是带着镣铐舞蹈,人生都有着身不由己的束缚。

4

经济学里有一个重要概念,博弈概念,意思是我们的选择都是带有未知,成长也是如此,但是真正的高手是选择自己能把握的博弈方向成长,这才是我们一个现代人所需要具备的思维。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门罗,她30多岁才开始起步写作,她有三个孩子,她写作的作品大都是在孩子睡觉的时候,才会抽空写下来。而门罗绝不是一个特例。

身边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半自由职业者逐也步成为趋势,一方面她们会选择用一半时间带孩子,但是另一半时间依然不放弃自我成长,做自己感兴趣事情,这也是她们对现实生活博弈智慧。

这些半职业人女子,她们既不为现实生活奴役自己心灵,一方面做好母亲的职责,另一方面热爱学习,热气腾腾的活着,生活忙碌而又充实,在有限的时空中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由。

你的成长虽然从来不是你的事,在束缚生活范围内,选择最具有可能实现你内心生活方式永远是我们需要拷问自己内心的问题。

而在有限的自由内活出自己最大的自由来,这才是你我人生中最需要的智慧。

作者简介:唐若,女性心力成长训练营开创者,十年品牌资深策划者,曾任创业高管,国际DISC认证讲师与顾问,二级心理咨询师,汝汉纸学习社创始人,擅长内容策划。个人微信号:tbh8337098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