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阅读提要】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红楼心语 2020-09-10


 导读:潘建华 

四十一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回目解释:
①“栊翠庵”,妙玉修行的地方。
②“怡红院”,宝玉在大观园中的住处。
③“母蝗虫”,黛玉对刘姥姥的戏称。
 
重点情节:
①栊翠庵品茶。 ②妙玉谈茶。 ③妙玉对待贾母、刘姥姥、宝玉等的不同态度。 ④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⑤刘姥姥游大观园路线。

 
经典语言及解说
1、“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这是黛玉说的话。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典出《尚书·舜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相传舜帝敲打石磬,铿锵的乐声令各种兽禽一齐翩翩起舞。后来常用“百兽率舞”比喻政治清明,人民安乐,连鸟兽都被感化的太平盛世景象。“一牛”指刘姥姥,用的是谐音手法。
刘姥姥喝了点酒,听了藕香榭那边传来的乐曲声,高兴得手舞足蹈。黛玉把没有什么文化修养的乡下老妪,比作应乐起舞的“一牛”,虽然应时即景,幽默风趣,但是毕竟含有轻视、鄙薄之意。
 
2“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
这是妙玉说的话。贾母带着刘姥姥等一行人来栊翠庵喝茶,妙玉亲自捧了一杯用成窑五彩小盖钟盛着的老君眉给贾母,贾母喝了半盏,剩下的让刘姥姥一饮而尽。妙玉对收拾茶具的道婆说:“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因为刘姥姥吃过了,妙玉嫌脏不要了。宝玉知道妙玉的意思,只是看破而没有说破。
“成窑五彩小盖钟”,是明朝成化年间官窑烧制的一种瓷器,非常名贵,价值连城。后来,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妙玉虽然同意了,却还是心有不甘:“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
有人认为妙玉有洁癖,她对刘姥姥的态度,都是洁癖惹的祸。这种解释既表面又片面,并不准确。如果妙玉真的有洁癖症,作为一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疾病,她应该既嫌弃刘姥姥,也嫌弃贾母,才能讲得通。然而事实是,她是主动拿出“成窑五彩小盖钟”给贾母使用,却什么杯子也没有给刘姥姥。她对贾母是极力讨好,而对刘姥姥是极度讨厌,态度截然不同。她最后答应把成窑杯送给刘姥姥,也不是动了恻隐之心,而是看在宝玉的情面上。
由此可见,妙玉虽是出家人,却有一双势利眼。她虽然经常把“世法平等”挂在嘴上,宣扬众生平等、人人平等,实际上却是欺贫爱富,区别对待。她对刘姥姥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缺少起码的怜弱惜贫的悲悯之心。
 
3、“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这是宝玉说的话,“他两个”指宝钗、黛玉。妙玉给宝钗的茶杯是“(bān)瓟斝(páo jiǎ”,用葫芦做成的;给黛玉的茶杯是“杏(一作“点”)犀䀉(qiáo)”,用犀牛角做成的;而给宝玉的茶杯是“绿玉斗”,用玉石做成的。
宝玉故作不满,说宝钗、黛玉的都是“古玩奇珍”,自己的却是个“俗器”。妙玉听了很生气,反驳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有人认为妙玉这是在炫富。恐怕未必这么简单。“绿玉斗”是妙玉日常吃茶用的,她把自己的心爱之物给宝玉,以此暗示对宝玉的好感和情愫。然而宝玉似乎并不领情,这才是妙玉生气的原因。
阅读这段情节时,有人试图计算出妙玉这些“古玩奇珍”的价值是多少。单单送给刘姥姥的“成窑五彩小盖钟”,按照现在古玩市场拍出的价格就是2.8亿人民币。那个先后被“晋王恺珍玩”、北宋大文豪苏轼收藏过的“(bān)瓟斝”,更是无价之宝。妙玉不只是有这两件宝物,而是有一批类似的宝物。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妙玉肯定是有史以来最富有的尼姑。
于是就衍生出第二个问题,就是妙玉的这些“古玩奇珍”是从哪里来的?第十八回曾交待过妙玉的来历。她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她进栊翠庵时,父母和师父都已去世,怎么也看不出她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些“古玩奇珍”。除非我们脑洞大开,想象妙玉又是什么身份高贵的公主,一时蒙难,埋名隐姓在贾府,她的这些“古玩奇珍”都来自故宫……
其实,这些只是曹公虚构的情节而已,与第五回里描写秦可卿卧室的陈设一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目的或是为了渲染,或是为了讽刺。身为出家之人的妙玉,却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包括宝玉说的这些玩笑话,什么“世法平等”,什么“随乡入乡”,看似无心实是有意,总觉得他是在讥讽妙玉,讽刺妙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
 
4“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这是妙玉对宝玉说的话。妙玉非常喜欢茶文化,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茶叶。贾母和妙玉有一段对话,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六安茶”,又叫“六安瓜片”,属绿茶,产于安徽大别山一带。“老君眉”,又名“仙茶”,属白茶,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老年人肠胃比较弱,不适合喝凉性的绿茶,而适合喝温和的白茶,妙玉深明其理,所以为贾母捧上一杯老君眉茶。
第二,关于茶水。妙玉为贾母沏茶用的是“旧年蠲juān)的雨水”,“蠲”是积存的意思。为宝钗、黛玉、宝玉沏茶用的则是梅花上的雪水,妙玉称之为“梯己茶”,“梯己”是“亲近的、贴心的”意思。雪水与雨水相比,前者口感“轻浮”,而后者口感略硬。
第三,关于茶具。妙玉收藏的茶具,都是高雅精致的古玩珍器,如给贾母用的“成窑五彩小盖钟”,给宝钗用的“bān)瓟斝”,给黛玉用的“杏犀䀉”,给宝玉用的“绿玉斗”,以及给众人使用的“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等等。
第四,关于茶道。妙玉认为,一杯为品,意即品尝、品评,细辨其滋味。二杯为解渴,只消除了渴的感觉,而忽略了茶的滋味。三杯为饮牛饮骡,比喻吃茶的人粗俗不堪,吃茶就牛、骡饮水一般,只是把茶糟蹋了。
由此可见,妙玉深谙茶道,远胜过禅道。

 

5“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这是妙玉对黛玉说的话。妙玉拿出珍藏的梅花上的雪水沏茶,招待宝钗、黛玉和宝玉喝“梯己茶”,表明对他们的好感和认可。
黛玉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俗人”有两种解释:一指凡庸的人;二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妙玉原以为黛玉也深谙茶道,没想到她连旧年的雨水和梅花上的雪水都分不清,失望之余,便讥讽黛玉是个孤陋寡闻的凡庸之人,以此显示自己的高雅和见识。
面对“天性怪僻”的妙玉,平时“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黛玉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选择离开:“黛玉……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执。
说到“俗人”,笔者认为妙玉才是“大俗人”。妙玉出家后,理应既“洁”又“空”,做到洁身自好,看破红尘。但是事实却是——
她住的栊翠庵,却栽了十数株“胭脂一般”的红梅;她使用的茶具是精致名贵的成窑杯、绿玉斗等,这些都说明她难忘尘世繁华的生活。
她把自己喝茶的杯子给宝玉使用,宝玉生日时还专门送来贺帖,庵里的红梅也只赠送给宝玉,这些都说明她对宝玉暗藏情愫。
她对待贾母是“笑往里让”,是亲自烹茶、亲手捧与;而对待刘姥姥是冷漠、嫌脏,把刘姥姥用过的杯子“搁在外头”,扬言要“砸碎”,甚至还让人用水来冲洗刘姥姥站过的地方,这些都说明她欺贫爱富,根本不能做到“世法平等”。
妙玉的结局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她无论是被强盗掳走(一百二十回本),还是沦落风尘(脂批本),这样安排,其实也代表了曹公的一种态度和评价:妙玉是可怜之人,也实有可恨之处。
 
6、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你怎么尝不出来?
这是妙玉对黛玉说的话。“玄墓”指玄墓山,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明《姑苏志》记载:“玄墓山,相传郁泰玄葬此,故名。”郁泰玄,东晋人,曾做过青州刺史,晚年隐居并葬于山中。据传,郁泰玄性仁恕,墓葬之日,有数千只燕子(玄鸟)衔土来堆其墓。因此,玄墓既是指郁泰玄的墓,又是指燕子衔土而葬的墓,山由此而得名。
玄墓山上有“圣恩寺”,全称“天寿圣恩禅寺”,坐落在玄墓山东南部,面朝太湖。唐天宝年间创“天寿寺”,南宋宝祜年间又建“圣恩禅庵”,寺庵并列,曾被辟为上下道场。妙玉口中的“蟠香寺”是虚构的,很可能就是指“圣恩禅庵”。妙玉原是苏州人氏,进贾府前曾在玄墓蟠香寺——即玄墓山圣恩禅庵带发修行。
玄墓山上多梅花,有古人诗篇为证。明代张元凯的《玄墓山看梅和友人作》:“芬芳秀色若可餐,正月梅花开未残。万树俱含兰气郁,千崖欲动珠光寒。春风披拂白云上,明月常抱青林端。深入山家疑积雪,闭门犹恐惊袁安。”明后期诗人王穉登的《看梅过玄墓山中》:人似梅花瘦,舟如兰叶长。青山十亩白,流水一春香。种密人难入,开齐夜有光。苔枝容我折,野老不嗔狂。”妙玉说“收的梅花上的雪”,也就有了着落。
“鬼脸青的花瓮”,是古代一种相当名贵且不可多得的青瓷器,由宋、元时钧窑烧制,因窑变而在瓷器表面形成斑块,如鬼脸一般,因此得名。
由此看来,妙玉用来沏茶的雪水,实非一般雪水。它收集于梅花之上,珍藏在鬼脸青的花瓮里,埋在地下历经五年,可谓非常宝贵。妙玉用这样的雪水,来招待宝钗、黛玉、宝玉,不仅表达她对几位来客的尊贵友情,也通过她追求品茗的精致和风雅,衬托出她“孤僻”“太高”“过洁”的性格和品质。

特 别 推 荐


欢 迎 来 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