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三字经》,学常用字(16) | 作《中庸》,子思笔

 欢丸妈妈陈霜 2020-09-10

大家好,欢迎来到欢丸妈妈,我是陈霜。

今天我和欢丸继续同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三字经》。

收听往期节目请点击菜单栏-听-“懂三字经”。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上一次,我们讲了四书里的《论语》、《孟子》两本书。那既然叫“四书”,一共就有四本,今天我们来讲另外两本。

作《中庸》,子思笔:《中庸》本来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礼记》里边的一篇文章,它篇幅比较短。虽然短,但是非常重要,是儒家的一个重要观点。这篇文章是孔子的孙子孔伋(jí)写的,这里的“笔”,意思就是用笔写,现在我们也会说,某篇文章出自某个人的手笔。孔伋是战国初期的思想家,他姓孔名伋,字子思。

中不偏,庸不易:中庸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平常不变。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中庸就是这样的一种思想,做什么都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所以也可以用来表示很平常、平凡,没什么过人之处。

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孔子的这两个学生,哪个更贤能,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做事容易过头,子夏做事容易差一点。”子贡说:“那么是子张更好一点吗?”孔子说:“做过头和没做到是一样的,都是不够好的。”做事要做得恰到好处。

这个字在大象字卡的木部/橙部,家长和小朋友们可以找出来看一下。

中是一个象形字。字形中间的一竖就像是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在飘扬。这个字本来是氏族社会里的一种标志。在古代如果有什么大事,需要开会,就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树立这样的旗帜,人们看到了,就会聚集到这个地方。同时也因为旗杆是在正中竖立的,所以就用来表示中心、当中这样的意思。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作《大学》,乃曾子:四书中的最后一本书叫《大学》。《大学》和《中庸》一样,也是礼记里的一篇文章,被朱熹挑出来编成了四书。

曾子:名参(shēn),是孔子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儒家主要的代表人物。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这句话还总结出一个成语,三省吾身,就是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意思。《大学》这本书大体上就是曾子的思想,曾子可能也参与了这本书的创作。

自修齐,至平治:这是为了押韵,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先提高自身修养,然后治家,管理好家事,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最终才能平定天下。这是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从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先把收拾书包、做家务、学好自己的学业这样的事情做好,打好基础,再去获得更大的成就。

今天的《三字经》我们读“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还学了一个中国的中字。小朋友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什么心得和想法,都欢迎留言给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