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章上9.6(二)|《孟子》没有那么难

 欢丸妈妈陈霜 2020-09-10


小朋友你好,欢迎来到欢丸妈妈,我是陈霜。

今天我们来读《孟子》万章上的第六章,今天是第二部分。


▲孟子曰:长按图片,可转发至朋友圈

万章上9.6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禹之前都是禅让制,禹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这个变化自然会引起后人的很多非议,是不是禹的德行已经衰落了呢?

孟子曰:“否,不然也。

孟子说,不是的。

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王位传给谁,不在于对方是不是自己的儿子。我们在小古文课程里学过祁黄羊的故事,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该传谁就传谁,至于这个人跟自己关系如何,这不是需要考虑的事情。况且表面看起来,王位是舜传的,是禹传的,其实这只是表象,实际上,都是天传的,天给谁那就是谁的。

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

阳城:是现在河南的一个地方。

尧传舜、舜传禹,舜和禹都直接大大方方接受王位了吗?并没有,为了让尧的儿子、舜的儿子继承皇位,舜和禹都远远地躲起来。但是躲起来也没有用,老百姓照样会追随过去。而禹传王位之后的情形就不同了。

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

箕山:也在我们现在的河南。

禹传天下给益,益也躲了,这次躲起来成功了,果然没人追随他,大家反而都去追随禹的儿子启。这是什么原因呢?

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丹朱:尧的儿子,本名朱,封于丹,所以叫丹朱。

不肖:儿子不像父亲,意思就是不成材。

一方面是儿子不肖,另一方面三个辅佐的人,情况也不一样。

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而这两方面的不同,也都是上天注定的,人力没有办法改变。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

伊尹:商朝的伊尹,他本来是有莘国的奴隶,后来辅佐商汤讨伐夏桀,被尊为宰相。商汤去世以后,他继续辅佐了后来的两任君主,是商朝初年的重臣。

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

太丁:商汤的儿子,未立而死。

外丙、仲壬:都是太丁的弟弟。

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

太甲:太丁的儿子。

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

自怨自艾:悔恨自己的过错,自我惩罚,想要改正。艾,惩罚、惩治。

亳:汤的国都。

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有些事情,努力就能成功,比如说我想当个好人,那我就严格要求自己,去做好事,就成了一个好人。有些事,努力不一定能成功,比如说得天下,就是个更复杂的问题,有各种因缘际会。所以孔子虽然是圣人,却没能得天下。这不光是他努力就能成功的。

就好像我们学习,我可以通过努力,把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都掌握好,把会做的题都做对,这是我们能力所能达到的。但是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这也不一定,一次考试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我们说天命可能不合适,但也确实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

所以我们讲,要尽人事,知天命。该努力的,一点都不要少,都努力做到,至于最终的结果,如果不是最理想的,那就要听天命。这个听天命,不是破罐破摔、听天由命,而是在尽力之后,对结果的不强求、不纠结。如果这次运气不好,那么我们再来下一次就好了,只要努力够了,真本事都在自己身上,迟早会有好的结果。

今天我们读完了孟子万章上的第六章。谢谢你的留言和转发,我们下次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