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子下12.3|《孟子》没有那么难

 欢丸妈妈陈霜 2020-09-10


小朋友你好,欢迎来到欢丸妈妈,我是陈霜。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孟子》告子下的第三章。


▲孟子曰:长按图片,可转发至朋友圈

告子下12.3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

曰:“《凯风》何以不怨?”

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公孙丑问道:“高子说:‘《小弁》是小人写的诗。’”

孟子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公孙丑说:“因为诗里有怨恨之情。”

孟子说:“高老先生这么评论《诗》,实在是太拘泥了。如果这里有个人,越国人想要张弓射他,事后他说起这件事可以谈笑风声;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和越国人的关系疏远。如果是他的哥哥想要张弓射他,事后他说起这件事一定会低头垂泪;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跟他的哥哥关系亲近。《小弁》这首诗的怨恨之情,就是因为亲近亲人。亲近亲人,这是仁德的表现。高老先生评论《诗》也实在是太拘泥了。”

公孙丑说:“《凯风》这首诗为什么没有怨恨之情吗?”

孟子回答说:“《凯风》这首诗,是由于母亲有小的过失;《小弁》这首诗,是由于父亲有大的过失。父母的过失大却不怨恨,这是感情更加疏远;父母的过失小却去怨恨,这是不该有的愤怒。更疏远父母是不孝,容易激怒也是不孝。孔子说:’舜是最孝顺的人了,五十岁还依恋父母。’”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

高子:孟子有个弟子叫高子,但这个高子应该不是。孟子后面叫他高叟,他应该是年纪比孟子大的一个人。

《小弁》:是《诗经·小雅》里的一篇。这是周宣王时期的名臣尹吉甫之子伯奇由于遭受他继母的谗言而被流放,出于怨恨所作的诗。所以高子说《小弁》是一首怨恨的诗,这是对的,但说是小人之怨就不对了。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

关弓:拉满弓。关,通“弯”。

戚:亲近。

都是有人要射杀自己,但因为这个人跟自己的关系不同,心情就不一样。

《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

《小弁》这首诗,说的也是亲情人伦中的大事,是有关仁德的,所以就不能说是小人之怨了。

曰:“《凯风》何以不怨?”

《凯风》:是《诗经·国风·邶风》里的一篇,这是一首孩子赞颂母亲,并且自责的诗。我们在诗经课里读过这首诗。这两首诗的程度是不同的。

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

矶:激怒。不可矶,意思是非常容易被激怒。

《小弁》中父母所犯的错误很大,如果子女无动于衷,那就说明他跟父母很疏远,这是不孝;《凯风》中的父母所犯的错误很小,如果子女因此就勃然大怒,那也是不孝。所以说《小弁》的怨恨是正常的,而《凯风》不怨也是正常的。

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慕:依恋。

舜的故事我们前面讲过,父母兄弟都要杀他,他也不怨恨,还能依恋父母,在古人看来,这就是至孝的境界了。

今天我们读完了告子下的第三章。谢谢你的留言和转发,我们下次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