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上喝茶会失眠,浓茶解酒更有效?这十个茶圈的伪知识,该认清了

 小陈茶事 2020-09-1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秋。

算起来,茶龄又长了一年。

平常的生活里,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作为日常生活所需,喝茶本来是件简单自然的事。

暑热当空,喝杯清茶解暑降燥。

北风凛凛受了风寒,煮壶热茶暖身驱寒。

早秋时夜凉如水,独自泡上一杯茶,也是特别好的消遣。

过日子对很多人来说,不能少了茶的参与。

但有不少人,一直喝了很多年茶,但却有很多事没理明白。

再加上,茶界里各类谣言说法,层出不穷。

以至于不少人对于喝茶这件原本平常简单的事,产生了恐慌感。

诸如晚上喝茶会失眠,茶叶多次冲泡会浸出有害物质,胃不好的人不能喝茶……

其实,这些关于茶圈里常见的喝茶谣言。

及早认清,知道得越早越好!

《2》

谣言一,茶叶忌冲泡次数过多,会浸出有害物质?

完全是假的!

茶叶的冲泡次数,由一款茶的内含物质,以及每一冲的泡茶时间决定。

按“快注水快出汤”的泡茶方法,用盖碗泡优质的红茶、白茶、岩茶、普洱等茶叶时,轻松随意便能泡上十多冲。

喝茶时,面对这样耐泡又好喝的优质茶叶,要是只“浅尝辄止”,泡上三四次就换茶,确实浪费。

至于说,茶叶多次冲泡过后会浸出有害物质,更是无稽之谈。

如果一款茶的内部,当真藏着对健康不利的成分,也该是一早就被泡出来,怎么会等到最后才浸出?

可见,这样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谣言二,泡茶时冲出来的茶沫,是一杯好茶的精华?

不一定!

在泡茶时,遇到汤面的茶沫多,并且不易散开的情况。

资深的老茶客们会做“刮沫”这个动作,让泡出来的茶汤视觉感更佳。

但在茶圈里有不少人云亦云的观点,认为茶沫是精华。

其实不然。

茶沫的组成因素有很多,有茶皂素、灰尘杂质、水花击打形成的水泡等。

很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觉得茶沫的形成是因为茶皂素。

而据传茶皂素有消炎抗菌的效果,所以将茶沫的出现视为好现象。

其实并非如此。虽然茶皂素有一定消炎作用,但它的滋味辛辣苦涩,风味不佳。

同时经有关数据查证,原料粗老的茶叶里,茶皂素的含量更多。

所以,在泡茶时遇到茶沫特别多的情况,十之八九不是好事。

谣言三,喝茶回甘,是因为苦尽甘来,先苦后甜?

假的!

真相是喝茶回甘生津,和茶汤里的苦味没有关系。

从人体的味觉判断看,酸甜苦辣咸的五味里,舌头会苦味的捕捉更为敏感。

所以在喝茶时,苦味会更先一步被尝出来。

同时,当你喝过一杯极浓极苦的茶汤时,再去喝凉白开,会发现连水里也带着甜味。

这种“先苦后甜”,本质上是味蕾的错觉,并非真正的回甘。

好茶的回甘与生津,和茶叶内部的有益成分相关。

喝过几杯茶汤后,能让人回味无穷。

喉咙里回甘强劲,生津感明显,舒适愉悦的感觉持久不易散。

谣言四,晚上喝茶不健康,会睡不着觉?

不一定!

这样的定论,下得太草率。

喝茶提神,让人兴奋难入眠,主要是因为茶汤内的咖啡碱。

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咖啡碱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

对许多老茶友而言,三五不时的在临睡前都会泡上一杯茶,放松身心。

这样反而睡得更好更舒适,从来不会遇到失眠睡不着的问题。

但也有的人,下午多喝了几杯浓茶,到了晚上仍旧是精神得睡不着。

可见,有关晚上喝茶的话题,不能一刀切。

再说了,要是担心晚上喝茶失眠。

可以选咖啡碱含量少的茶,同时尽量喝淡一些,适量饮用,避免晚上过量喝茶。

这样既能享受到喝茶带来的乐趣,又能避免失眠难入睡的困扰。

晚上喝茶时,卸下心理包袱,更能轻装上阵。

谣言五,浓茶可以醒酒?

假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酒后饮茶……腰腿坠重,膀胱冷痛。”

但按现代医学的角度解释,过量饮酒后,再摄入大量的浓茶。

这时,浓茶内部含有的大量咖啡碱,能够提供的提神醒脑效果有限。

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

由此看来,酒后依靠浓茶来醒酒,对健康并没有好处。

并且一不留神,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所以,浓茶能解酒的说法,压根不科学。

谣言六,胃不好的人,不能喝茶?

分情况!

现代生活里,不少工作忙碌一族,或多或少会有“胃部”的健康问题。

保胃护胃,是不少人关注的话题。

很多人看来,茶汤内含有刺激性的物质,胃不好的人不能喝茶。

其实,这样的想法太“一刀切”。

如果是消化不良的群体,适量喝茶反而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起到“消食”的效果。

另外喝茶能补充水分,当人体水分充足时,胃黏膜的才能得到较好的保护。

据研究表明,茶汤内的茶黄素等物质,具有消炎,并调节有益菌的效果,能呵护胃黏膜健康。

可见,胃不好的朋友,不能将茶视为“洪水猛兽”。

要是担心喝茶过后,会对胃部带来过多的刺激,可以尽量选择茶多酚、咖啡碱等苦涩刺激含量少,性味温和的茶叶。

同时避免空腹喝浓茶,过量喝茶,不喝烫茶。

养成健康喝茶的喝茶习惯,对养生更有好处。

谣言七,儿童不能喝茶?

假的!

关于儿童能否喝茶,业内的研究里,核心是咖啡碱的摄入问题。

通常,咖啡碱味苦,喝苦味少的茶,便能避免这个问题。

或者是,在泡茶时添水将茶汤稀释后再喝,喝茶口味淡一些。

小孩子可以适当饮茶,但要留意不能过量,以及喝浓度太高的茶。

虽然,总体而言,凉白开、纯净水等是孩子们补充水分的最好选择。

但如果是,想喝一些带风味的饮品时。

淡茶水远比碳酸饮料、功能饮料,来得更健康。

同时,还能培养小孩子对茶文化的喜爱。

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成长更有好处。

谣言八,好茶闷着喝,更香更好喝?

假的!

现实中不存在能够越闷越香,越闷越甜的茶。

泡茶时,茶叶在热水中浸泡时间越久,越容易导致香气的挥发。

以及大量苦涩物质浸出,打破茶汤滋味的浓淡比例,让汤水味道尝起来浓苦不已。

换言之,任何内含物质丰富的好茶,都不建议闷浓了喝。

从健康喝茶的层面看,长期喝闷浓的茶汤,对养生反倒不利。

尤其胃不好的、患有痛风的,尿酸含量高的,容易失眠的群体,更不推荐喝浓茶。

冲泡茶叶时,好茶尽量避免闷泡,注水后快速倒出茶汤。

喝这样浓淡适宜的茶汤,不仅汤水的整体风味更佳,更能领略到喝茶的美妙。

与此同时,还对健康养生更有好处。

谣言九,早晨空腹喝茶会胃痛?

分情况!

这个问题,曾专门调查过身边的朋友。

从收到的近百个答复里,发现有喝茶习惯的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早晨有空腹喝茶习惯的。

理由是,早上起来口腔太黏腻不爽,刚睡醒比较没精神,为了调整工作状态……

剩余的答复里,大多是看情况。

如果当天上午有时间,也有空闲,就先泡一杯茶,再吃早饭。

要是比较累,胃不舒服,时间比较紧,就等餐后再找时间喝茶。

由此可见,早晨空腹喝茶会不会让胃难受,还真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对此,也不能一刀切。

谣言十,隔夜茶第一泡倒掉,第二泡继续喝还是好茶?

假的!

不管是任何形式的隔夜茶,都不推荐饮用。

隔夜茶的定义,不单单是隔了一晚上,才隔夜茶。

如果早上泡了一壶茶,没喝完,放到晚上继续喝。

这样隔了八、九个小时左右的茶,本质和隔夜茶无异,也不适合继续喝。

因为隔夜不新鲜的茶,香清甘活的美妙喝茶体验,大为下降。

与此同时,茶汤内的可溶性糖,蛋白质等物质,还容易因氧化变质,或是滋生出有害的菌类。

将这样不新鲜的茶汤继续喝下去,不仅不好喝,对健康还没有任何好处。

哪怕是再洗茶一遍,倒掉一泡茶汤,再继续冲泡喝,概莫能外。

《3》

福州的天气,四季一直不甚分明。

或者说,这儿原本就没有春夏秋冬。气温从来是冷完了就热,热完了就冷。

夏天来得突兀,并且漫长。

长长的酷暑结束后,一直等到九月,十月,“残暑昼犹长”,秋凉一直不明显。

而再过几个月后,天气突然冷了,冬季才会毫无征兆的到来。

总之,四季的天气变化,就是这么随心切换。

同样的,我们喝茶,也是件随心简单的事。

健康生活,舒心饮茶,可不要受外界的谣言影响。

明辨真假,卸下心理包袱,喝茶更能放松自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20),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