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假《岳阳楼记》十二雕屏之谜

 大春观察 2020-09-10

这是《大春观察》公众号的第92篇原创作品,

欢迎分享转发,公众号转载须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雄健端立岳阳楼

真假《岳阳楼记》十二雕屏之谜

————————————

作者〡张道康

在湖南岳阳楼旅游参观时,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走进一层和二层大厅内堂,墙壁上均挂有十二块紫色金字的巨幅雕字刻屏,这里面掩藏着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它离奇曲折又有因果报应。听导游介绍说,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时,他本人并没有见过岳阳楼,而是根据好友滕子京给他的一封书信和附上的一幅岳阳楼绘图而写出来的。范大才子的文学造诣和形象思维是何等厉害啊。(数十年前央视征集长江之歌,夺冠者胡某之前也没见过长江,可见确有灵感和才气之说。)

当年滕子京被贬到巴陵后,其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欲振兴岳阳,不出一年时间,即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重建了废弃的岳阳楼,他觉得楼建好了,必须要找一个很有文采的大家来写一篇岳阳楼记,道出重建此楼的重要意义,于是他就亲笔写了一封信,让人附上岳阳楼的图画,千里迢迢带到河南,范仲淹看到信和楼图样后,就为老朋友滕子京写了这篇流传千世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

张照题写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得到了包括康熙皇帝在内的大批文人骚客及范爷粉丝的热烈追捧,特别是那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文坛上留下了千古佳句。康熙请他最喜爱的书法家、他的老师张照写了这篇《岳阳楼记》的书法作品,《岳阳楼记》写好后康熙皇帝非常喜欢,就命令人把它镏金雕刻在十二块紫檀木上,悬挂于岳阳楼殿堂内,人们登楼入堂看到这篇金光闪闪的《岳阳楼记》无不频频点头交口称赞。

范仲淹蜡像

后来有一位姓吴的官员调任到岳阳做太守,他也非常喜欢这篇由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并想占为己有,他命令手下的人摹仿张照原书法字体,重新刻制了十二块牌雕屏,在他调离岳阳的时候把那幅真品换了下来,把赝品挂到了岳阳楼内。谁知老天有眼,天有不测风云,在其调离乘船的那一天晚上,他命令人把这十二块雕屏藏匿在船内,夜黑风高的夜里,忽然洞庭湖刮起了大风,舟船顿时就被大浪掀翻了,可是这个贪心的太守还是舍不得这十二块雕屏,还拼命让他的家人一人抱一块雕板,他以为这个雕屏板是木材做的可以浮起来,谁知道这雕板是由紫檀木做的,材质极其坚硬稹密见水就沉,就这样吴太守一家老老少少十二口人全部淹死在大洞庭湖里。

巴陵郡守滕子京与范仲淹的雕塑

又过了若干年时间,有一位老渔民打鱼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沉没水底的雕屏板,他费尽心力把它们一块一块的打捞上来,数一下共有十二块,拖回家里准备做两张家具床,后来有一位有文化的乡绅发现了这雕屏板上的文字,就用了很多的银子把这十二幅雕屏板买了下来,经过老渔民打捞和碾转倒腾,雕板上的字体已有个别损坏,乡绅花了三年的功夫模仿张照字体的比例,重新把破损的字体用原木材质娺补上去,后人把这篇原来的真品又挂回到了现岳阳楼内,把那幅赝品挂在了另一层,当今天人们到岳阳楼参观,导游们总是会先问问游客们,你们知道哪一幅是真品哪一幅是赝品啊?有很多聪明的游客都会看出来,包括我本人也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至于哪层楼挂的是真品,哪层楼是后来仿制的。我在这里卖个关子留个悬念,请各位游子贵客到岳阳楼内自我解谜,仔细鉴赏玩味一番吧,你绝对会大有收获!

作者的其他精彩文章

柬埔寨也有一座"圆明园"

孤儿院里的小天使

顾家奶奶(感人!)

洞里萨湖的无国籍人

惊  天 大 发 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