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枪”记

 大春观察 2020-09-10

“中枪”记

—————

作者〡天天

 前些年,南京新开了一家书局,口号是服务大众。在一统天下的新华书店外多了一个品种,是件新鲜事儿。我向来有淘书的习惯,当然要进去看看。

 刚开张的书店有些不错的新书,其中教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解题的教辅教参,有做人的格言、先贤名句....。在结账的收银台前,服务员说你最好办一张VIP卡,可以打折,还有积分,以后积分还可以再抵钱用。小姑娘的话听着似乎有点道理,现在书这么贵,能打折当然好。不过办VIP卡有门槛,必须要充值到一定数量的金额。数字不小,但充就充呗,反正要用,用不完慢慢用,也没有想太多。

 好书不是天天有,只能过一段时间去看看,这里也是我的精神家园,“常回家看看”理所当然。就这样,......看看转转,有好的就买。

 不过有几次发现卡里的钱好像不对,感觉少了。问服务员,服务员就刷一下,说正常,就这么多,不会错。

 我开始为自己的记忆力沮丧,衰老得太快了。为了对付自己的这记性,我开始把小票留着。小票上有消费明细、消费时间、余额...。

 一段时间之后去买书,收银员告诉我,你的卡过期了,要重办,激活。我纳闷,定额的制卡,怎么个过期法?银子有过期的吗?收银员继续说,你老卡里的积分要的话可以转新卡里。当然,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转吧。服务员一边熟练地敲着键盘一边说,转积分是要收费的。我犹豫。但不转这卡不就废了吗,我无语。小姑娘轻盈的手指在键盘上空悠扬地飞舞了一会之后,忽地高高举起,然后猛地下落,只听 啪、啪二声之后,一串似乎很体贴的话语响起:虽然扣了一点钱,但你以后可以继续打折了,还是很划算的。看着刚刚从灵巧的手指中舒展开的小票,我发现少了大几十元。所谓积分名存实亡,所谓优惠,镜中花而已,虚的。

 把浴火重生了的书卡装进口袋里,我出了门,随手将小票揉成了一团。在找垃圾桶时,忽然想起还是应该留着。

  ......。

 太阳东升西落,我早出晚归。

 又过了些日子,我去书局。结账时看了看上次的小票,嘿,还真发现少了钱。数字很具体,实的。

 凭据在手,不动声色,询问收银员怎么回事。小小年纪收银员似乎比我“老巨”,也会不动声色,平静的回答依旧是:正常。数字对不上,怎么个正常法呢?经不住追问,回答说这事归商务中心负责。找到商务中心后其称只负责一部分,其他归收银台负责......。就这样上上下下转了几圈之后,终于逼出了一句真话:每月按余额扣除10%! 

 晕! 凭啥?

 答,此为店规,名曰管理费。一个大点的小头目如是说。

岂有此理,消费者的预付款成了店家的流动资金,无偿占用没付利息,还成了负担不成? 

真是喝口水被咯了牙,躺着中了枪。

这让人想到幼儿园里的《颠倒歌》(1)、狼外婆......,不过此时此地是现实版、真人秀。

最后,消协出面帮助讨回了被不知情的暗流吞噬的三位数,并责令该店:各种“游戏”规则必须公开张贴于店堂醒目之处。既为大众服务,就要让大众明明白白消费。

 故事就要结束了,没有启示,没有反思,然颇有感触:卖圣贤书的,不一定读圣人书,做贤人事哦。

(注1)《颠倒歌》:旧时民谣。以调侃形式、诙谐幽默的描述讽刺不合理现象。如:出门碰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