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地摊主和他的三次偶遇

 大春观察 2020-09-10

一个地摊主和他的三次偶遇

作者徐  扬

(一)

经历的多了,事儿也就多了;事儿多了,忘记了的自然而然也就多了......若不是我无意间翻出下面那三张偶遇的旧影,若不是我时常走过路过此处,并且每回每回的触景生情(见题图),往梦也许早就依依稀稀,乃至再也思不起任何的所以.......
我无大才,更无钱财,所以早巴早巴的就被我自个儿弄丢了原本好好的一个“官差”,只能灰头土脸的当了一名在那个年头让人们为之不屑的“个体户”。
从此,梅园新村纪念馆宽敞而庄严的“天井”里,突然半路杀出来一个地摊儿!馆方为显正规正统,并让我能有个持续的好营生,特地为这个地摊儿取了个十分官方的名称“梅园摄影部”,以昭示天下游客:这个照相摊儿是馆方的,是公家的,不是个体的.......

一个小柜子,一两把椅子,一个广告牌牌,俨然成了作者当年的露天“办公室”
随着南来北往的游客日益见多,我的照相生意也跟着水涨船高,特别是那些应运而生的、冷不丁的、各式各样的“偶遇”,着实让我常常感到欣喜万分,或者屡屡令我尴尬不已......
在那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我偶遇了年少时就仰羡不已的大姐姐,偶遇了几十年未见的亲叔堂兄弟,偶遇了我曾经的手风琴学生,还偶遇了一大串喊不上名来的李四和张三,甚至还偶遇了给我暗送秋波至今依旧腼腆着的那个女兵,特别是每年的那时......
这一个个的偶遇,都是一个个的过往;这一个个的过往,都有着一个个的故事;而这一个个故事,是留着?还是就这么随风散去.......

(二)

坐落于总统府往东两三百米处的“南京梅园新村”的17号、30号、35号等院落,是当年中共代表团办事处的旧址,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且每年的1月8日,又都是周总理的祭日,馆里都会在这里举办一些追思周总理的纪念活动。

作者在梅园期间,常帮着馆里为总理铜像擦洗灰尘
在梅园纪念馆待的久了,馆里早就将我当做了本馆的“员工”,大事小事都乐于请我帮个忙,顺便也照顾一下我这个摄影部的生意。我也非常乐意成为这个大家庭里编外的一员,且那会儿既年轻又有活力,整天在馆里忙的屁颠屁颠的......
1990年的1月8日,馆长匆匆走到地摊边:“赶紧的,赶紧的,来了一位首长,带上你的所有相机,拍两个胶卷,拍完立刻冲印.........”
1991年1月8日,馆长又陪着一位首长模样的人走到我的地摊前:“这位首长待会儿全程参观梅园纪念馆,你全程拍摄,照片洗好之后寄给首长.......”
1992年1月8日,馆长急急跑到地摊边:“快快快,一位领导和夫人马上过来悼念周总理,老规矩,两个胶卷,冲印之后领导与你结账......”
这三次的跟拍,除了顺利完成了馆里的任务,我还给我自个儿留下了三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1990年,作者与赛福鼎副委员长合影

1991年,作者与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合影

1992年,作者与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及夫人紫非合影
在上面这三张合影照片中,最可以写一点文字的就属李银桥卫士长了。咱俩那天不停地问三问四问相机,谈天谈地谈总理,且一路说一路拍,直到李银桥卫士长返回至总理的铜像前,与等候在那里的馆领导一一握手告别......
突然,李银桥卫士长提议要与这位摄影师拍一张合影!
我当时感到十分的意外!更有点小兴奋!
拍照前,我对李银桥卫士长说:“您经常与毛主席握手,我能握着您的手拍一张合影吗?让我也感受一下和毛主席握手的那种感觉!”
李银桥卫士长听罢哈哈大笑:“好啊!好啊!多拍几张,选一张好的也寄给我!”

当年人们很少有照相机,凡是外景的摄影生意一直都很繁忙
弹指间,这三个有着非常意义的“没有约定的相见”,都一个一个的离开我三十年上下了.......感叹之余又不禁惆怅:在剩下的那点人生路程当中,我还有偶遇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