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笔记系列之二:我诛你九族!那你得先知道九族都有哪些人

 混沌评说 2020-09-10

        现代社会,人人常常说家庭就是构成社会的最小细胞了——这是从组织形式意义上说的,那其实家庭这种人类组织单元并不是一开始就天然存在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演化出来并逐步占据了主流地位。其实在历史上存在着多种有别于家庭的组织形式,其中不乏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今天就分享一下有关古代有关族制、宗法的一些趣事。

  

        一、《礼记》中有过“大同之世”的描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等,被很多人称作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但其实就是原始社会群居时代的记忆残留,那个时候大家抱团取暖聚居在一起,个人还没有私产,家庭尚未出现,老人与小孩大概也搞不清楚谁和自己有血缘关系,都是集体奉养、抚育的。

二、后来逐步以女子为中心,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群;其聚居,并不限于两代,母亲及同母亲的人以外,又有母亲的母亲,母亲的同母亲之人等,就逐渐形成了母系氏族。

三、每一个母系氏族都有一个名称,就是所谓的姓,一个姓共尊一个始祖母,如殷商之简狄,周之姜嫄。当然,随着后来母系氏族消亡,父权社会兴起,姓也就跟着父系传承、共尊一个始祖父了;如后来殷商遵奉简狄之子契为始祖,周遵奉姜嫄之子稷为始祖……

  

   四、母系氏族的权力,也不全然掌握在女子手里,有时也在男子手中,此即所谓的舅权制。此等权力,大抵是兄终弟及,而不父子相继。如春秋时代鲁国自庄公以前,都是一代传弟,一代传子,大概是其兄终弟及的遗留影响。

五、随着母系氏族社会逐步演化为父系社会,亲族的观念也不断变化。如影视作品中的“诛你九族”的所谓九族,在不同的时期就包含不同的人。如周代的九族,就包含父族四(父姓五服以内、姑母及其子、姊妹及其子、女儿及其子)、母族三(母亲的父姓、母亲的母姓、母亲的姊妹及其子)、妻族二(妻子的父姓、妻子的母姓)。到了秦汉时代,九族就变得简单多了,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为九族,通俗的讲就是以自己为坐标原点,向上到爷爷的爷爷,向下到孙子的孙子……

      实在忍不住吐个槽:周代的九族太变态了!!!

  

     六、估计大家都听说过“吃人的封建宗法制度”的说法那到底什么是宗法制度?进入父权社会后,同姓之人聚居在一起,而后人口越来越多,不能不分居,于是就总结出一套办法来维系彼此之间的连结,即所谓的宗法制度。

以周代为例,粗略的总结大概如下:

A、同宗之人,共奉一个始祖。

B、始祖的嫡长子,为大宗宗子;自此以后,嫡长子代代承袭为大宗宗子;凡是始祖后人,无论多少代以后,无论亲疏远近,必须遵奉大宗宗子,接受他的管理;此即大宗的“百世不迁”。

C、始祖的其他儿子,分别为各自的小宗宗子,也施行嫡长子承袭制;不同的是小宗之人,出了五服之后,就不在接受小宗宗子的管理(仍然接受大宗宗子的管理),是为小宗“五世则迁”。

再来吐个槽,好像始祖嫡长子始终在加强中央集权,始祖其他儿子则不断施行推恩令,越来越分散,从而保证大宗嫡长子的权威。

当然了,以上只是非常粗略的内容,其实周代是宗法制度最为完备与复杂的时代,后世反而要简单很多,大抵都不超出周代的宗法范围。

  

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人逐渐拥有了更多的私人财产,婚姻制度发生了变化(参见《读史笔记系列之一:婚姻形制变化中那些惊掉当代人下巴的趣事》),家庭这种组织形式逐渐兴起,氏族制度崩溃。西方社会家庭多以夫妇二人及未婚子女组成,称之为小家庭,超出这个范围的,称为大家庭;中国社会则多以父母、夫妇二人及未婚子女组成,有时亦有兄弟同居的现象。

家庭本质上是个经济单位,存在抱团以对抗潜在风险的功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社会解决养老、抚幼的问题后,个人足以对抗意外风险之后,家庭这种单位也会逐渐崩溃;至少,当前晚婚晚育及丁克的现象都在逐步增多。

八、虽然古代大部分实施的嫡长子承袭制,但更多的指的是承袭父母权威,如社会地位、名望等,对于财物,则还是众子均分的;如《清律》明确规定: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但以子数均分。

九、现代通常姓氏两个字连在一起,表达的是姓的意思,但其实在古代,姓和氏是完全不同的含义。姓的起源,是族群的称号;而氏,用以区别一姓之中的不同支派;始祖之姓,谓之正姓,永远不改;氏谓之庶姓,随时可以改的。如后稷的后人都姓姬,周公受封于周,则以周为氏;其子伯禽受封于鲁,则以鲁为氏;鲁桓公有三次,又分为孟孙、叔孙、季孙三氏。

假如,我们在鲁国问一个人尊姓,他说姓姬,就表明他和鲁国国王是同姓,是一大家子的;但鲁国国君一大家子人太多了,不好判断他的身份;再问他贵氏,他说是季孙,那我们就知道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正卿一家;跟国君相比,正卿的同族就要小的多,所以这个人和正卿的关系也就亲密的多,所以可以巴结一番了……

  

当然了,古代的族制与宗法内容复杂多样,即便是抱着书本也难以完全搞的明白,很多学者一辈子研究都未必清楚明了;以上只是截取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片段分享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点个关注/订阅,读史笔记系列会持续分享一些有意思的历史细节。

本文由混沌减压机原创,为读史笔记系列之第二篇;从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清,咱们慢慢聊。如若喜欢,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