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前我高考,因为一个疏忽,命运差点被改写

 冬不拉拉 2020-09-10

1990年7月7、8、9三天,是我参加高考的日子。一晃30年,但差点改变我命运的那个下午,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作为70年代初生人,那时候的高考真的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录取率极低。在父母眼里,考大学是唯一的出路,他们常常念叨:“考上了,毕业后,国家包分配,从此生活一帆风顺,考不上,进工厂当工人,有你受的”。因此,90年代,考大学,是压在父母和孩子身上的一座大山。

30年前我高考,因为一个疏忽,命运差点被改写

7月的北方,已是酷暑。考前两三个月,收入不算高的父母已经开始为我增加营养,每天一支蜂王浆,还要炖排骨汤,考试那几天晚上,妈妈拉着我在小区里溜弯减压,然后便催促着赶紧上床睡觉。但因为天气热,家里没有空调,加上心理压力大,睡眠质量并不高。考试那几天,似乎就靠着意念支撑。吃饭不香,睡觉不香,但因为要面临影响一生的大考,精神状态不行也得行。

那时,教室里也没有空调,只记得考场里面有个不太管用的电风扇,每次考前老师都要在屋里洒水降温。

如同现在的陪考家长一样,妈妈也骑车陪着我去学校考试,她带着一保温瓶绿豆汤,还有一块湿毛巾等在考场外面。

30年前我高考,因为一个疏忽,命运差点被改写

考完一门,我们就跑出来,先喝一碗父母倒的绿豆汤,再把他们早已浸湿、凉凉的毛巾放在额头上,冰镇一会儿,再进去考下一门。

还记得9号下午,最后一门是英语考试。对我来说,这是一门相对轻松的考试,因为英语是我所有科目中学得最好的。想到考过这一门,我就可以“胜利大逃亡了”,内心无比向往。

然而,考卷发下来,我却脑袋懵懵的,有点隐隐的恶心,冒虚汗,总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勉强答完,像梦游一般,交了卷子。

看到在骄阳下晒了一下午的妈妈,看到她期待的眼神,我眼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我英语考试发挥得不理想,身体不舒服。”妈妈摸摸我的额头说:“没发烧”,别的家长围上来,看着我苍白的小脸说:“是不是有点轻微中暑啊。”“谁叫xxx,准备证号都不写就交了卷子,还要不要成绩了!”我一激灵,那不就是我吗?赶紧跟着老师,走进去,涂上准考证号。“你怎么这么马虎呢?幸好是我整理卷子的时候看到了,否则你这科就是0分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一下子清醒了,看着救命恩人一般的老师,真不知道如何感谢才好。

大概半个月过后,成绩出来了,我骑车到学校,战战兢兢走到分数榜前,一看,英语刚刚60分,比我平时成绩足足低了30分。

虽然,本科线过了,但我也知道,这30分对于一个高考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与心仪的学校,心仪的医学专业失之交臂。看到我的不满意,妈妈安慰说:“不幸中的万幸,否则,你连这60分都没有,你本科线都进不了,没有学校可去了呢。真应该感谢那位老师。”妈妈说的对 ,我虽然有点沮丧,但结果还不算太差。

30年前我高考,因为一个疏忽,命运差点被改写

1990年,我如愿成为了那个年代的天之骄子,但从小立志延续家族血脉,做一个好医生的梦想就此破灭,我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这是一个那个年代新兴但并不热门的专业。毕业以后,我没有成为一名IT从业者,而是转了专业,学习企业管理,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媒体人。医生梦破灭,我却还可以用笔记录医务工作者的生活。

这就是我的高考故事,一个有惊无险,带点遗憾的故事。今天写出来 ,也是想提醒各位考生 ,在选择多元化的今天,放松心情,保重身体,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挑战。考出自己真实的水平,就不会留有遗憾。

如今,与我而言,人生过半,再回首当年,才发现,其实,高考固然重要,但那只是人生中的一站,长长的旅途,需要的是耐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拼到最后,无论起点如何 ,你都会笑得灿烂,也不会输得太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