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赵超英作品:印象贵州

 紫雨轩书院2017 2020-09-10


作者简介

赵超英,大学文化。河北省楹联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张裕钊书法研究会理事。

平素喜好诗词、书法、散文等,尝以“吟诗填词难合时尚;泼墨走笔足慰平生”自娱。偶有书法、诗词、散文等作品见诸报端。

印象贵州

作者:赵超英

引  子

终于来到了贵州,我们一行四人。

从未踏上过贵州的土地。贵州之于我,是陌生的。心底里只有些不甚清晰的碎片。这些碎片源于几乎是儿时的记忆。

初中的课本上,有一篇古文叫《黔之驴》。大意是贵州本来没有驴,有个热心的人牵来了一头。这头驴子呢,本事不大,最后让老虎吃掉了。后来由此派生出了一句成语叫“黔驴技穷”。意思是贵州的驴子没有多大本事。

这是碎片之一。它教我知道了贵州省。顺便知道了黔是贵州省的简称。

第二块碎片,源于红军长征的往事。长征太有名了,以至于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长征这件事情。红军在一个叫做遵义的城镇召开了一次很重要的会议。这个叫做遵义的城镇就在贵州省境内。

贵州的茅台很有些名气。但我属于“不解饮”的那一类人,也就没有太过关注。所以呢,这是块挺大但提不起我兴趣的碎片。

影影绰绰地,还觉得贵州跟汉语的“蛮”字似乎有些瓜葛。

几块支离的碎片,是拼不出贵州的大致、所以的。

于是,我来了。

印象贵州之一 

贵  阳

贵阳的城市道路算不得上乘。“地无三尺平”是贵州省的写照,贵阳当然不在例外。“宽敞”、“平坦”诸词汇用在这里,谈不上奢侈,但至少是不准确的。

而贵阳自有贵阳的靓点。那就是它的城市夜景,绮丽、迷离。在花果园广场附近拍了几帧照片发到朋友圈,反响自然很受用。“眼前贵州非贵州,我看分明是天堂”就是我置身其中的感受。

    贵阳市西南端,有一个幽静的所在,叫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堪称椟韫于市井的美玉。其面积之大、景致之美、植被之丰茂和空气之清新自不待言,而雍容、温婉的小车河,穿行于于景区的鲜花、青草之间,水流丰沛而风情万种。

风雨桥便坐落其上。

风雨桥红杉为骨、通体褐色、沉稳大气、古色古香。远看是桥,近看似亭,而信步其中,那分明就是画廊了。

我们过桥时,大雨不期而至。信步是不行了,我们几乎是窜上去的。

桥上小憩,凭栏听雨。近看是水面作背景的雨帘,远处是烟雨朦胧的树木和屋舍,再远处便不知其所以然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眼前这种美,消受就是了,写下来便显苍白。

曾经看过《廊桥遗梦》,那是风靡全球的爱情故事。与眼前的风雨桥相比,衣阿华州的那座罗斯曼桥,不仅仅是简陋的问题。在那样一座桥上,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金凯尚能爱得如醉如痴。真不敢想象,二位若是来到眼前的风雨桥,演绎出来的爱,该是怎样的死去活来。

又有谁敢肯定,我们的风雨桥上,没有发生过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呢。

印象贵州之二 

小七孔桥

小七孔桥不仅是一座桥,也是一个景区的名字。

由打贵阳坐大巴,约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小七孔桥景区,已近中午。先“干午饭”(云南籍导游如是说),再游览。

阿亮导游给了三个半小时供我们游览。结果到底还是有人迟到了。怨不得我们这些迟到的游人,都是美景惹的祸。

先说小七孔桥。长不过二三十米,宽不过丈余,连个栏杆都没有。若是搭在其它的地方,人们甚至都不愿意多看一眼。但嵌于两岸蓊蓊郁郁、水流丰沛(我不能保证不第三次使用这个词)的响水河上,藤蕨缠绕,苔藓满身,就像原地长出来的,远观是幽远的古朴,近看是不张扬的典雅,那叫一个浑然天成。

沿诗意的曲径逆流而上,依次是拉雅瀑布和六十八级跌水瀑布。六十八级,有零有整。河面宽窄不同,河床落差不同,河水流速不同,所得之声,或函胡、或清越。一路走来,不绝于耳的,那分明就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的交响乐!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多半是指款款于小七孔桥附近的澄碧如翡翠的流水,如若看到其在上游横冲直撞的样子,我还是来谈点儿别的吧。

印象贵州之三 

西江千户苗寨

贵州省地处偏远,是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其中人口最多,最具特色的应该是苗族了。而位于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此处完整地保存着苗族传统的"原始生态"文化。要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这里真是个不可多得的、绝佳的去处。

然而我不是研究民族发展的历史学家,几个小时泛泛的浏览甚至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我只能凭着直觉去感悟。

此时最吸引我的,就是风雨桥了。

是的,就是在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见过的那种风雨桥。功能相同,用于行人往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形态也大致相同,是桥又似廊似亭。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桥更别致、更生动,画面感更强。因为,在蜿蜒于整个苗寨的白水河上,依次坐落着八座风格协调又形态各异的风雨桥。河的左岸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右岸的吊脚楼依然是鳞次栉比。有了几座风雨桥的衔接,整个苗寨便浑然一体了。站在高处的观景台上放眼一望,眼前分明就是一幅画面更紧凑、勾勒更生动、市井百态更集中的《清明上河图》。

苗寨之魅力,由是可见。

印象贵州之四 

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大瀑布是我们此次贵州行的最后一处景点,如果不算购物的话。

最重要的景点,需要浓墨重彩地去描写,这是常理。可我不想这么做。不是惜墨,也不是刻意地不按常理出牌。

我是这么想的。这里是国家顶级的旅游景点,名气太大了。写它的人多如牛毛,写它的文章多如牛毛,网络上关于它的词条、图片更是多如牛毛。硬要拿着自己写的几句顺口溜跟李白较劲,是件自取其辱的事情。我掂量得出自己的本事。

简言之,黄果树大瀑布就是白水河流经此地,河床突然断裂,形成了一个近八十米的高度差(水流下的话,叫落差)。也搭着河床太宽了,丰沛的河水倾泻下来,震撼出现了。如此而已。

在人们忙于拍照的时候,我捡了处距瀑布最近的位置,静静地感受了一番。(这里由于水花太大、拍摄角度过于刁钻,反而相对清静些)这时的感受用七个字可以高度概括:震撼,浑身湿透了。

一个小水花从瀑布的顶端落下,也就几秒钟。流下之后,就舒缓了许多。再流出几里,恐怕连水花自己都不清楚,在万人瞩目之下,曾是那样地辉煌过。

苏轼有几句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感悟就这些。前面提到的七个字和苏大才子的半首七律诗。

印象贵州之五

 不算结语

游贵州,五天时间。本欲凑个“小全张”,可一路走来,我发现不过是在个人的收藏中又增加了几块碎片,顶多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好在这是个“斑斓”的“斑”。斑斓者,色彩错杂灿烂之谓也。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这一斑,看得值。

最后补一句,窃以为,“黔驴技穷”其实说的是从外地引进来的那头驴没本事,充其量是招商引资方面的失误,我们不能武断地理解为贵州的驴没本事。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