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作者 昨日枫叶

 紫雨轩书院2017 2020-09-10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作者:昨日枫叶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

一个多情的少年活佛;一个为爱可以离经叛道的浪子;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哪一个身份更适合这位少年才俊。仓央嘉措,六世达赖,这位西藏有史以来最为知名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情歌在西藏被人们广为传唱,他本人的悲剧人生,也赢得了那么多人同情的泪水,他一唱三叹的美丽诗篇,留给我们一个浪漫不羁的传奇背影。

一直以来,仓央嘉措的名字在我的意识里是模糊的,真正遇到了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理解了一个少年,一个活佛,在那样一个封闭、复杂、风云变幻的时代是如何的困惑、迷惘与挣扎的。包括他的充满美丽哀愁的诗歌,竟穿越时空让现代人浅酌低吟、如醉如痴,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让时光打磨得更加鲜亮,在执手相看的眼眸中,找到了永恒。

这位不合时宜、特立独行的爱情诗人、六世活佛, 短暂的一生都是在忧郁中度过,在二十四岁时即告别人世,他没死在拉萨,也没死在故乡门隅,而是死在远离家乡的青海湖畔,这位少年才俊死于西藏内部的政治斗争。按理说,一个农家少年,一夜之间成为至高无上的教宗,可谓齐天洪福,理应欣喜若狂,但仓央嘉措却没感到多少幸福和快乐。自始至终,他受制于幕后操纵者,没有任何真正的权利,只是一个被操纵的傀儡而已;其次,仓央嘉措在家乡时信奉的是藏传佛教的宁玛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教,红教的僧侣可以结婚生子。但做了六世达赖后,他信仰的是藏传佛教的格鲁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教,与红教相比,黄教要求严守清规戒律,根本不能结婚生子,甚至不能与妇女接触,每天对着枯灯黄卷无休止的修行,这对于一个生性浪漫、多情、渴望爱情、渴望自由的天性少年,无疑是一种极其沉重的枷锁。他被无法抗拒的命运捆绑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惩罚着,他成了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的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众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于是,他叛逆、他抗争,他以种种惊世骇俗的做法,以六世达赖之尊跪求还俗,拿佛门的修辞技巧写旖旎风流的情歌,以俗人的装束浪游在拉萨的大街小巷,和贵族女子幽会,和酒家女子狂欢。他的结局注定是一个悲剧,他明明知道,但他仍然摆出一副叛逆、抗争的姿态。

白云苍狗,物是人非,似水流年,达赖活佛转眼便换了多少轮,而那些政坛上的风流人物们,每一个觊觎过拉萨这片宝地的人都赢得过短暂的时光,也都等来了凄凉的结局, 只有转经路上依然挤满着虔诚的信徒,他们把佛祖的护佑与仓央嘉措的情歌带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雪域高原那风雨中颠簸的历史,以及仓央嘉措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不同寻常的生命活动的韵律,带你阅读那场情牵梦绕的旧年往事,这些是历史、是诗史、更是心史,轻轻地拨动你的心房,带你走进一场真实的穿越,原来才明白,感情是可以在时间中蔓延得如此深远,相遇太短,回忆太长,怎能没有遗憾,怎能不感怀神伤。

读完仓央嘉措的故事,如同结束了一场朝圣的旅行,只是每个归来者的心绪是如此的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表达,为一个多情、多才的少年生在那样一个年代而沦为政治的牺牲品而感伤,为一个在那么好的年华就经历了世事沧桑而殒命的少年而感叹,他愤世嫉俗的不羁性情,他旖旎独特的古典韵致,共同演绎出流传千古的浪漫往事,为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可感可叹的爱情回忆。用仓央嘉措的一首非常广泛的诗作为结束语吧:第一最好不想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