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的窑洞 | 戴晋鹏

 紫雨轩书院2017 2020-09-10

专栏

家乡的窑洞

家乡过去的房屋以土坯瓦房居多,能够住上窑洞是让人很羡慕的事。

家乡的窑洞全部用大块石头垒成,每眼窑洞高、宽有丈许,深有一丈五六尺左右,看上去大气、端庄、厚实。居住在里面更是冬暖夏凉好处颇多。冬天只要有一盘好土炕,取暖问题就全解决了,睡在热炕上那种暖暖的感觉很是舒坦。夏天不用空调,进入窑洞就很凉爽,睡觉时还得盖上毛巾被,否则还有感冒的可能。因为窑洞有着冬暖夏凉的特点,所以窑洞也是储存粮食的最佳场所,而且家乡窑洞的洞顶还能够晾晒粮食,因此家乡的人都向往着住上节能、实用的窑洞。

幸运的是我小时候就在家乡的窑洞里度过。

我家老院有七眼窑洞,其中有四眼坐西向东(西窑),三眼坐北向阳(正窑)。西窑洞较正窑洞又大又深,是院子里的主房。我家居住的窑洞是西窑洞中间两眼和正窑洞中间一眼。二伯和三伯分别居住着其它窑洞。听父亲说,西窑洞在过去是村里最好的窑洞,不仅仅宽敞,而且中间两眼窑洞内互通,冬天村里村干部开会,大都会选择在我家西窑洞里,而且村里来了下乡的干部,一般也会被分派到我家窑洞居住。当时很难体会父亲的心情,但听到父亲的述说,心里便会产生一种很自豪的感觉,而且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也因此种上了住窑洞是最幸福的种子,以致后来尽管住上了父亲新修的砖瓦房和现在的楼房,但仍然感觉窑洞住着最舒服。

十二岁那年,我们搬迁到父亲新修建的房子居住,老院就一直闲置着。现在,每次回老家都不忘到老院走走看看。尽管老院已经没有人居住,但那里的欢声笑语依然在我的记忆里。儿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一觉醒来,母亲坐在炕上做鞋的身影,依然还是那么的清晰;冬天早上总是赖着不起床,等着放在褥子下面的棉衣被热炕烤热才穿衣服;秋冬时节黄昏时分,烧炕时被烟熏的双眼睛流泪,满脸烟灰的狼狈;星期天在洞顶上玩耍,窑洞里捉迷藏的快乐……永远回不去的童年,永远回不去的窑洞,有的只是满满的回忆。

站在窑顶,看着全村一排排整齐的窑洞,我的思绪再次回到了过去。从小在村里长大,我能够体会到每户人家修窑洞时的喜悦和艰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在家乡修建砖瓦房是件不容易的事,而修建窑洞则显得相对容易许多,因为建窑洞的石材山上随处都有,每个村里还都有石匠、木匠,因此家乡人建房以窑洞居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家乡建窑洞的高峰时期。修建窑洞不用水泥、钢筋,不用砖瓦,主要用石头、石灰、木材、炉渣。石头用来垒墙,石灰用来夯基础和抹墙,木料用来割门窗,炉渣和石灰搅拌成灰渣泥用来抹地面和墙缝。修建窑洞最困难的是上山采石、运输。好多人家为了省下采石的工钱,不得不自己亲自上山采石,然后用骡车或牛车运回。石灰也是自己烧制。有的人家为了建窑洞,储备石料就得用上一冬天。现在看着窑洞上的垒石感慨万千。所有的石头都是靠肩扛、人舁垒上去的,付出了多少辛苦与汗水。窑洞前脸是石匠凿的整齐的斜式纹理,让窑洞更加美丽。

窑洞建好后,接下来最主要的便是在洞内盘一盘土炕。再用白灰把墙壁抹的白白的,既明亮又环保。地面则用炉渣和石灰搅拌和泥抹平,既美观又吸潮。最后窗户按上玻璃,既明亮又能获得充足的光照。住在这样环保节能的房子里,不得不说这是家乡人的一项伟大创举。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修建窑洞合拢时的欢快景象了。每当村里有人家修建窑洞合拢那天,村里的人都会去帮忙。有的肩扛石块,有的抡锤敲打石头,有的人负责合拢石块的垒放等等,每个人都根据各自的特长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晚上,主家会准备几道菜和酒犒劳大家。这一天对主家来说是盼望已久的一天,窑洞合拢意味着修建窑洞最大的工程已经结束,离住窑洞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了。

看着家乡一排排整齐的窑洞,心中充满了对家乡人的敬佩。现在家乡人都已住上了窑洞,为了居住更加舒适,他们给窑洞披上了黄瓦,换上了断桥门窗,铺上了地板等等,把自家的窑洞装点的更加漂亮、舒适、温馨。

家乡的窑洞已经取代过去破旧的土坯房成为家乡人的主要住房,家乡的窑洞是家乡一道靓丽的景色,也是每一个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家乡人修建窑洞的聪明才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淳朴善良,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心间。


作者 简介

     戴晋鹏,网名越霄野老,70后, 毕业于晋中师专中文系。先后从事教育、组织、纪检等工作。热爱生活,喜欢读书、摄影,喜欢用笨拙之笔记录生活的点滴,记录家乡的点滴。

紫雨轩书院是一个集文、诗、书、画、影为一体的原创平台,拥有多名国内外实力派多元知名艺朮家、诗词名家及最受欢迎的游记达人等,作品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陶冶情操,雅俗共享,敬请大家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