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小手空空 2020-09-10

  ▌渠诚

  晚清诗人龚自珍有一首《减字木兰花》词,词曰:“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词前序曰:“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龚自珍以诗文著称,最有名的作品是《已亥杂诗》。万尊嶷曾称赞其诗作:“正如一座辉煌的大厦,高入云天。其中千门万户,重楼叠阁,内容丰富,华彩纷投。思想倾向强烈突出,艺术光华灿烂夺目。”相较之下,其词作自然就不大受人关注了。而龚自珍亦曾自评其词作曰:“不能古雅不幽灵,气体难跻作者庭。悔杀流传遗下女,自障纨扇过旗亭。”这虽然不是特指上面那一首《减字木兰花》而言,但是“不能古雅不幽灵”则确实如此。

  词序中的“戊辰”是指1808年,而“悯忠寺”则是西城区法源寺的旧称。悯忠寺是唐太宗李世民诏令所建,用以悼念征辽时阵亡的将士,历经五十一年,直到武则天时期才告竣工。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曾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翻新,从此更名法源寺,并开始以海棠花称霸一时;至于现在所谓“香雪海”的丁香花,则是直到同治、光绪年间才后来居上。

  龚自珍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生人,这是他第二次游览法源寺了(第一次是丁卯年,1807年)。十七岁的他,对未来尚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幻想。要知他的祖父是乾隆三十四年进士,父亲则是嘉庆元年进士,所以他置身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中,当然会觉得金榜题名是手到擒来的容易事,却不料等待他的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海棠花开,便近暮春。暮春是一个容易引发伤感的意象。龚自珍摘下海棠的花瓣,不禁联想到辛弃疾的《摸鱼儿》词。辛弃疾作此词时,是他南渡归宋的第十七年。此前的两三年里,他不断被朝廷调任,而这一年又要从湖北转运副使变成湖南的转运副使。随着年华老去,带兵上阵收复失地的理想便越来越难以实现。词中所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云云,正是作者的喟然长叹,长叹韶华易逝,前途却并不明朗。龚自珍引用这样的一首词,可能是他当时经常听父辈议论,隐约感觉到朝政腐朽,所谓“嘉道中衰”,不是一个好趋向。

  这时的龚自珍只是对朝廷和社会的大问题表现兴趣。他当然无法想象,十年之后,当他再次看到这些海棠花的时候,他所感慨的将是他的自身经历,而他年轻时的兴趣则只能被称作是“戏为”了——嘉庆十五年(1810年)落榜,嘉庆十八年落榜,嘉庆十九年落榜,嘉庆二十年落榜,嘉庆二十三年落榜……直至道光九年(1829年)得中进士,整整用去二十年!

  他作《减字木兰花》之后的十年(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前后,正值第四次落榜阶段。屡试不第,愧对门楣,心中有苦说不出,“泫然得句”,真的是“风痕雨点斓斑里”、“身世依然是落花”了。

  1826年,龚自珍独游法源寺,又作一诗。这位老童生此时并不知道这一年将是他最后的一次落榜,反倒是屡战屡败消磨了凌云壮志,字里行间充满着倦怠感。诗句一上来就是:“髫年袌秋心,秋高屡逃塾。宕往不可收,聊就寺门读。”从“身世依然是落花”的顾影自怜,变成了“秋高屡逃塾”的老顽主,是诚可以想见他心理上的挫败感。可能也正是这种人生中的不得意,导致他整首诗都没再提到海棠花。

  可是海棠花带给他的印象毕竟是很深刻的。他后来甚至梦到过海棠花,并作诗形容道:“四厢花影怒如潮!”四面八方的海棠像怒潮一样盛放。如果没有亲身的体会,如果没有特别的纪念,是决计写不出的。

  龚自珍一生爱国,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绝鸦片,鸦片战争期间更准备去上海参加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战斗,结果突患急病,暴卒而亡。他主张“更法”、“改图”、革除弊政,是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对后来的维新变法有相当影响。比如梁启超就对他评价很高,曾说:“举国都沉醉于太平盛世,而龚自珍却能规划天下大计,实我辈导师。”

  法源寺后来成为著名的停灵寺院。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死后,遗体就是在该寺停灵,以及做法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