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想成年,先当孤儿 | “番茄炒蛋” 背后真实的留学生活

 与天为徒ytwt 2020-09-10

作为一个名义上的留学生,我就假装,自己的朋友圈被“番茄炒蛋”这件事刷屏了吧。不过公众号被它刷屏倒是真的……留学的话题成为主流并不容易,也正好有几个朋友问我对此事的看法,我们就简单聊聊吧。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件事,可以看下视频:


简单说就是,一个在美国留学的阳光小软男,不会做番茄蛋,打电话问家里,他妈妈亲自下厨做了示范,他爸爸录了像发给他,于是他做好了拿着去参加美国人的聚会,大家都说好吃,聊到时差时,他才反应过来,他妈妈是凌晨四点起来给他做的演示。

这本来是招商银行信用卡的广告,却炸了一路所有媒体。

其实我特地统计了一下,近三天朋友圈内,我的留学生同学里,只有6人提到此事,还全都是吐槽,反倒是国内有17个提到的,却以感动为主。也就是说,以留学背景的亲情牌,打动的反而是国内的人,为什么呢?

因为真在国外的都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啊。

失真的影像

这个视频由最初的一片感动,到舆论反转,槽点主要集中在这人生活弱智,妈宝男,父母无底线溺爱,强硬煽情等等……因为明明随便查个app,搜个百度都能知道的家常菜番茄炒蛋,却要凌晨四点把父母折腾起来,实在是蠢到不可饶恕。

绝大多数心智正常的成年人都不会做这种猪狗不如的事,这是显而易见的错误。

但此外更失真的是,无论你在哪留学,尤其刚到几天的情况下,其实并不会有当地人主动邀请你去聚会,那些老外们也并不会如此没见过世面的对番茄炒蛋赞赏有加。

而且就算参加当地人聚会,带瓶红酒或者鲜花去赴宴,显然是更得体的行为,尤其是不太熟的情况下,因为大多数西方人根本不习惯很多人吃一道菜,他们在中餐厅要一个宫保鸡丁,都要自己抱着盘子吃的。你带一盘菜过去,算是怎么回事啊,人家是吃还是不吃?

名扬世界的宫保鸡丁

刚刚就在前几天,在佛罗伦萨接了两个之前在上海的朋友,一起吃饭时,我们就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放在中间大家一起吃,因为也不常来嘛,每个都能尝尝,挺好。但饭店服务员就会用那种看猴子的眼神看着我们,眉头都要拧成麻花了,我是很理解的,尤其对年纪比较大的意大利人来说,这种行为会把他们逼疯……(当然,后来我们抢着付账时,她就彻底疯了。)

另外,现在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有中餐馆的地方一定有番茄炒蛋,所以其实并没有什么“想念家乡的味道”之类,想吃随时去吃好了,中国人很勤劳,搞不好还能给你送外卖。

所以,视频中其实并不符合留学生的基本情况,自然很难打动真正的留学生。

不过我刚看完这个视频还是流泪了,虽然剧情很虚构,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虚构就虚构吧,大白也是虚构的,不也挺感人么。

外面真实的世界

所以,说到抓痛点,还是咪蒙老司机,写同样的题材,她抓的不是亲情,而是——孤独,这才是留学生真正的痛点。

这显然是不符合大多数留学生的情况,1000个里面有一个这样的算不错。

当然,另有一些人,矫情的渲染留学有多苦多累多难,什么春节有家难回啊,学习压力大啊,没钱打工多辛苦啊……其实还好吧,如果高中生十七八岁出来了,有这些不适应还说得通,超过23岁,如果还强调这些,那就是心理发育问题了。

实际上,在国外生存的难度,顶多算是比国内高出20%确实要求人更自立,但也就那么一点点吧,小指甲那么一小丢丢。

但就这120%的难度,还是客观的把留学生们做了个分化。

这是一张标准的留学生新闻配图,符合很多人的刻板印象

能顺利适应的,别说番茄炒蛋,两个月变大厨不是什么难事,就拿我来说,无论披萨,寿司,甜点,牛排,还是煎饼果子,炒粉,肉夹馍……只有你不敢吃的,没有我不敢做的……google上除了可口可乐的秘方没有之外,能查到一切人类食物的做法,扫一圈超市回来就做呗,做不好也毒不死嘛~

同样,你很快会学会,怎么应对各种国外骗子,怎么绕开搭讪的小黑,怎么面对种族歧视保持尊严,怎么自己跑去学校办好一切手续,怎么用不太熟练的语言来跟房东据理力争水电煤气费……

真的,别低估人的生存能力,真把你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再娇滴滴的根本活不下去啊,原始的求生欲会让你瞬间学会一切生活必须技能的。

但与之相反,确实有一部分相对幼稚的脆弱的人,遇到了不少麻烦。

刚到这里时,我曾遇见过一个男孩,当时看起来就有些弱不禁风的,我看他面色黯淡,疑似衰神附体,没隔一周,果然闹出了大事件。我老婆的闺蜜恰巧是他的室友,俩姑娘住楼下,那男孩住阁楼。话说那天两个女孩一回家,惊恐的发现,顺着楼梯滴下了一滩鲜血,她俩吓坏了,以为出了谋杀案,赶紧叫人来。胆大的男生顺着血迹去到楼上,发现那男孩躺在地上,流了很多血,赶紧叫救护车送去医院了。

意大利的救护车长这样

人送走了,定睛一看才发现,十平米的小阁楼上,满地都是密密麻麻的烟头和空酒瓶子……原来这男孩到这边之后各种不适应,孤独,性格内向,又加上国内女友提分手,就自己蹲在阁楼里疯狂自杀式借酒消愁,好在最后无大碍,满地的血都是鼻血,喝了太多酒冲的。

除了此类事件,还有大量人,面对独立生存的压力,开始逃避现实,也不去上课,一句外语不会,每天窝在家里没日没夜的打游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情况,大有人在。我们学校最开始有个入学考试,我的朋友曾经在入学考试的时候,遇到一个已经来了五年的老同学,仍然在考入学考试,也真是锲而不舍~

成长就是背叛

而无论你能不能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绝大多数情况,确实都是孤独的。

熬过去了,自己搞定了衣食住行,吃饱了喝足了,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无非还是刷综艺刷美剧,跟国内没什么两样。没熬过去,自然更是孤独。

真能融入异国环境,文化的人,是极少极少的,要么有大视野大志向,要么有真正开放的胸襟,要么本身就是国内主流文化的背叛者或疏离者。

但孤独,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啊。

孩子只会长成“大人”,只有孤儿,才会成长为“成年人”在一个人变得心智成熟之前,一定会有个阶段,成为孤儿,不经历这个,根本无法变成熟。

成长本身就是个背叛的过程,因为你的成长,必然会把你抛离原有的舒适生活,你走的越远,原来熟悉的一切就越模糊,你会背叛家人,背叛朋友,更要不断背叛原来的自我,一切让你产生旧日眷恋的因素,都是你前进的阻碍,直到你环视四周,发现孑然一身,能够陪伴自己的,只有地上的影子和镜子里那个似曾相识的人时,你就真正的成长了。

然后,再以一个成年人的心境和身份,重新拥抱那些最初的人。

孤独有什么不好,那是成长的第一养料,不懂孤独的人,学不会相聚。

所以说啊,出国是心灵上的断奶,此言不虚。就算你成绩优异,左右逢源,年薪百万……内心没断奶,也没啥卵用的,再巨大的婴儿,也要霸着婴儿车,抱着奶瓶的。

如果你有幸,年少时,而遨游四海,就好好享受这个负重环境的历练吧,它会让你加速成熟,比其他人更强壮。

你知道么,那个酗酒被抢救的男孩,后来挺自立的,过年回家时,还给家人秀了一下学会的厨艺,炒了一盘番茄炒蛋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