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静是一种才能 | 得定者得天下

 与天为徒ytwt 2020-09-10

前几天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三国时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为什么刘备全得了,也没安得了天下?

这显然不是负负得正可以解释的~ 

以我看来,问题出在一个字上——

蜀汉政权中后期战略上,一直透着一种焦躁:刘备匆匆称帝是躁动,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是躁动,乃至武侯六出祁山,战略上也很焦躁。当然,孔明有孔明的难处,但这不是我们的重点,我想说的是:

安天下靠的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自己都不安能安得了谁呢?得定者才得天下。

你仔细想想,那些金子般的词汇——学识,修养,思想,潜能,意志,信念,清醒,从容,智慧……百分之百都是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获得。

可以说,所有生命中无形而高价值的东西: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深刻的创造力,事业的成就,内心的幸福和自由,都来源于安静的力量。

如果你认为上面这些是老生常谈,就说明你还没真正认识到这件事有多重要,以及,有多难。

真正静下来,并保持住这种状态,几乎可以说是天下最难的事。

沉不下去,静不下来:现在是真正的信息大爆炸,人如果没有直击事物本质的能力,就只能“飘浮在信息流中”,然后随波逐流,这样飘浮久了,注意力碎片化,丧失深入思考能力,这都是轻的,你看鱼的记忆只有7秒,信息流之下,现在人的注意力也比鱼高不了多少了~

想不明白,静不下来:心中有太多悬而未决的疑问,也是根本静不下来的,比如我们每天面对十件事,其中有八件事想不通,内心肯定是八面漏风,焦躁不安。而把所有事情给个结论,给万事万物下个定义,容忍一定程度的未知,这都要经过很多学习,思考和历练才能做到的。

不接纳自己,静不下来:有很大一部分人静不下来,是因为一旦单独面对自我,就会自己跟自己打架,为了逃离这种自我戕伐,他们只能去热闹的环境寻找感官刺激。真接纳了自己,理顺内心的各种力量之后,才有心境的平衡,安静,安静,心安才能静。

抵抗不了诱惑,静不下来:另一个静不下来的主要原因是欲望膨胀,坐怀不乱,大丈夫也。而多数人正相反,人们总想要,不能等,不能忍,马上就要,于是就焦躁,一焦躁就乱做动作,这就是作死,不作死,就不会死。就像市场上都在找风口,少有人能够踏踏实实的去做事情,结果一个又一个风口过去了,吹上去的都是猪,安静的猪,飞的比人高~

事到眼前,静不下来:还有一些人,有一定修为,平时生活中都好,平和从容,但真遇到困难,挑战,或者一忙起来,事到眼前的时候,就慌了。其实就算再强的风暴下,台风眼中也是寂静的,找到台风眼,那个突破口,心中有底,有恃无恐,别人都慌了时候,谁定的住,谁就赢了。

那具体怎么静下来呢?

最简单的心法是这样:

首先做减法,要断舍离,把所有没必要的都去掉,我们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如果把你扔到一个极简的环境中,就像《龙珠》中修行用的“时间与精神小屋”那地方时间凝固,除了一片白墙什么都没有,任何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安静下来。

现实生活中肯定做不到这么极致,那也要尽量舍掉不必要的,给自己安静放空的环境和机会。

第二步,我们以前说过的“情绪储存器”(原文),一旦有了安静的体验之后,把这种状态储存起来,然后不断的回忆,再现,再把这种安静的状态常规化,扩大化。

比如一开始你只能在休息日,阴天,手机静音,听音乐的时候才能安静下来,那么当稳定的能够再现状态之后,再试试不听音乐,晴天,再试试不是休息日,手机非静音……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进步,越来越熟练到底回归到安静的心态。

基本就是这两步,最后再拔高一下,以三国开始,以西游结尾吧~

孙猴子最厉害的不是金箍棒72变,也不是火眼金睛,他有个犯规而无敌的法术——定身法。一个大写的“定”字贴在脑门儿上,点穴一样,不能动了,这不就开挂了么,剩下就是为所欲为了,敌人再厉害也是插标卖首。

这法术怎么用?

自己定住了,才能定住别人,别人都定住了,你就可以动了,动若雷霆,其势万钧。


主题相关文字: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燥热?

磨练心性,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无名火是怎么来的?

视频日记

《周游世界》佛罗伦萨 2018-10-10

关于视频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