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移民到网络世界

 与天为徒ytwt 2020-09-10

为了事业发展,一直在研究和观察网络形象运营规则。

时代所驱,我们在经历着“现实世界向网络世界的大迁徙”,当所有手机,pad,电脑把虚拟世界连成了另一个星球之后,势必会有一部分人先登上新大陆,然后其他人陆续跟上,也一定会有些人选择驻留原地,甘当前朝遗老,采薇而死。

那么,怎样进入网络世界,移民去虚拟星球呢?靠手机屏幕吗?

没门,那里只能看,是参与不进去的。对多数人来说,在网上无非是看看剧,看别人演什么,刷刷微博抖音,看看别人玩什么,如此而已,这叫参观,不叫移民。

说到这里,不得不重提一个概念“网络世界原住民”,代指那些从小就抱着智能设备长大的00后,他们对网络的感觉真的浑然天成,参与感毫无滞涩,近似于本能反应,而我们这些老翁老妪,就得慢慢学习,就像坐惯了马车的人,学着驾驶汽车一样。

具体怎么做?

以我目前的心得来说,总结出核心的一句话:针对目标人群,提取自己生活中最好的侧影,挂靠在一个大家熟知的形象上,充满有趣的细节,然后立足于自己的主场,持续的,在不断发生的时事中做出正确的,又符合人设的反应。

这一个大长句,有很多关键词,慢慢拆开来说。

1,目标人群:给谁看,这是个前提,不同的人认识的是不同的哈姆雷特~你如果在他的认知之外,对方就无法识别你,然后永久的误解你,就比如家中的老人,尤其不是很近的亲戚,他们基本已经丧失了认识真实的你的可能性,你再怎么解释也没用。所以为了提高塑造形象的效率,你要找到自己的适宜人群。

这里我就是个反例,这个公众号我到现在也没定下来我的目标人群是谁~

2,提取特质:在网上,类似一次重生,你又回到婴儿阶段,从一个最简单的人做起,因为网络口径很小,你没有足够的关注度来全方位的展示自己,所以你不能像现实生活中这样,在公众视野上做一个立体的人,而只能从一个极端扁平化的人物做起,你身上只能具备一个特质,这个特质是你精心挑选过的,将它展示出来。

这一点我又是反例,我特质太多了,人们认知成本就很高,容易看不懂。

3,挂靠形象:提取特质的关键点在于,一定要挂靠在某个大众共同记忆中的典型形象,否则又会出现别人无法识别的情况,所以要主动往自己身上贴标签,那种不用说很多,但一下子就能识别出的标签,比如你如果这样自我介绍的话:我身材魁梧,声如洪钟,连鬓络腮胡子,皮肤黝黑,性情爽朗豪迈,喜欢结交朋友……。

在网上,你不是明星的情况下,没人听你说这么多,直接挂靠形象:老子张飞转世,足矣。

4,有趣:这个不多说了,必须有趣,有趣的方式有很多,你可以随便选,但有没有趣这件事没得选,必须有趣,大家生活都很累,压力很大,没人要来网上看你一张臭脸。

这一点我还是反例,通常来说过于严肃~

5,主场:现在网络内容平台多如牛毛,互联网大佬们烧着钱跪求优质内容,这时候,如果你励志于长远移民的话,就要在一开始战略选择自己的主场,就是选择一个发展前景看好,调性符合自己特质,最好还是初期,竞争对手没那么激烈的平台,然后深耕一处,将自己80%的精力都放在这里。

哈哈我依旧是反例,深耕的是公众号平台,而这个平台早就红海了,完全没发展~非常不理性。

6,持续输出:持续输出个性化内容,就是你是否移民的根本性标志,如果你不输出,那就只是个透明的看客,输出,而且持续输出,你的形象才会在网络存在,你看我三周没更新,是不是就跟消失了一样~

可算有一点我不是反例了……。

7,时事应变:持续输出如果局限在自己的世界中,就很难传播,我们都在同一个世界,对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还是有必要的,而持续做出正确反应,则很考验一个人的功底,这个正确,至少包括三点:a.符合主流价值观,不能惹众怒,b.符合当时语言情景,说话要得体,c.符合自己人设,保持一致性。

猜对了~ 最后一点,我还是反例。

所以呢,这篇文章简单来说,就是完全反着我的套路来,你就很快成网红了~

但为什么我自己知道怎么做是对的,还要完全反向操作呢?因为我要塑造的不是人设,而是人格,追求的不是有多火,而是沉在底下的熔岩。

熔岩层层凝结,就会聚成山峦。

视频日记

《永远都有机会》佛罗伦萨 2018-11-27

关于视频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