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射童年

 与天为徒ytwt 2020-09-10

原创第594篇,1362802字

发现了一个绝好的例子,来说明投射。

投射效应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情绪,态度,动机……扔到了别人身上,投射其实谁都不能避免,但怕就怕不知道自己在投射。今天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一次典型的投射。

我们来回忆童年。

罗大佑写了一首歌叫《童年》,这歌是1982年写给张艾嘉的,然后1986年的时候,被成方圆在大陆唱火了,那时候很多人都说听了之后热泪盈眶。

但我们这一代人,听了其实并没什么反应,甚至还觉得傻乎乎的,词里写到的:秋千,榕树,福利社,万花筒……基本跟我们没什么关系,那不是我们这一代的童年。

我们小时候,放学了还有些时间在外面玩,其实现在想起来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基本就是一群小伙伴,脖子上挂个钥匙在街上闲逛,如果兜里还有点零食,那就很幸福了。回到家,有动画片,后来又出现了任天堂的红白机,其实当时是小霸王学习机,但基本没有人用来学习,因为确实游戏功能比学习功能强大一百倍~

我极少回忆童年,也不曾怀念,但想起来还是感觉不错的。

但上一代人并不认同我们这种生活方式,说是过于娇生惯养了,曾经主流媒体管80后这一代叫做“小太阳”,意思是全家都围着孩子转,那是那个时代的专有名词,现在听起来已经非常傻乎乎了,令人起鸡皮疙瘩。

而接下来,90后,又是另一个样子了,他们的童年与电脑关联更大一些,生活也更加丰富,或者说……疲惫,课余负担很重。

到了00后,则会让人感觉异化已经很严重了,抱着电子设备出生的,前些年一个细节,当时我跟朋友久未谋面相谈甚欢,旁边他孩子4岁多,一开始还听的津津有味,时间长了不耐烦了,开始半哭半喊的不停发出奇怪的声音,我正担心哄孩子不是男人所长,结果我那朋友随手抽出一个ipad扔给孩子……此后我们又聊了三个小时,旁边鸦雀无声。

这就是这一代人,所谓互联网原住民的电子化程度,他们可以那么毫不犹豫的在社交软件上展示自己,可以随手几分钟搞清楚一个新app的使用方式,也可以一天十几个小时捧着电子设备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们跟同龄人的交流已经变得很少了,在户外接触自然更少,这样,真的能行吗?

这是时代大问了,每一代人都会忧心忡忡的看着下一代,心想,这样能行吗?!至少会怀疑,这样的童年真的幸福吗?

幸福不幸福这事,其实还是要本人说了算的。

其实任何人的童年,如果你问他们自己的主观感受,都只有四个字“理所应当”,每个人生来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就会认为世界理所应当就是这样,但每个时代的理所应当不同,于是互相看着彼此都觉得不对劲。

这就是投射了。

这就像,我们都抱着一面巨大的镜子,然后在对方的镜子中看到抱着镜子的自己,然后认为那不是自己,这可以无限的嵌套下去。

你可以说“如果我是你”,如果我像你这样的童年,我不会开心的。

但问题在于,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如果”,直接就认为“我真的是你”于是“你真的是我”,所以你也不会开心,这就是困在了自己的囚牢里。

其实啊,子非鱼,子非我,再进一步,鱼非鱼,我非我。

那我是谁呢?

其实不重要了,至少投射已经感受到了吧~

视频日记

《阿凡达》佛罗伦萨 2019-1-13

关于视频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