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县老家的牵牛花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9-10

图文:程守忠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骑行路过,路旁的牵牛花杯盏里斟酌金秋的甘露,令人沉醉。只可惜,我没有带相机。

早晨起来,眼前还是那恣意、灿烂的牵牛花,就牵出车子,飞驰而去。与美丽的风景擦肩,特别是不期而遇的,那种心动是独特的;再去欣赏,就有着如晤面老友般的温馨和惬意。
       

路过宋楼镇新街“大碗鸡汤”小馆,不知是其中的韭菜鸡蛋大包子馋人,还是浓稠金黄色的小米粥香郁,我就停来下来。要了两个大包子,一碗粥,付了三元钱,这就是我的早餐了。韭菜配炒熟的鸡蛋花是绝配,而且包子个大、皮薄、馅子多,软糯可亲,一口咬下去,感觉如母亲温糙的大手抚摸我儿时的小脑瓜一样;喝一口喷香的小米粥,温情便在胸中流淌。
      

带着滋心润肺的早餐熨帖,轻飘飘的快感,骑入子午河东岸的彩虹路。新修的沿河旅游公路还未全部贯通,但电车、小轿车如过江之鲫。向北,奔着县城方向,是主流;向南,即将通到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方向,车辆稀疏些。虽然有点凌乱、目不暇接,由于没有卡车的驶入,依然心情大好,心稳神安。

双向两车道旅游公路,中间隔着三条彩色三色隔离线,而且路旁新栽的整齐划一的行道树下铺满绿茵茵的草皮,最外侧栽满各色花卉,而黄色花朵最多,明黄的颜色似乎晕染透了周边的时空,不觉间就微笑了,吸一口气,感觉花香自鼻入肺,精神一震,车速就快了起来。

过了通往全国文明村——宋楼镇杨楼村的东西柏油公路,迎面遇上了县城骑友晨骑彩虹路的车队,频频打过招呼过后,不觉遗憾起来:我带了相机,居然没有拍摄到骑友们骑行的英姿。行到杨楼村北的桥上,我下车等候骑友们的折返。此时,太阳出来了,一切沐浴在金色的神光里。
       

我正在拍摄、欣赏绿植、花卉、苹果、秋荷、鱼戏浅水,车友们呼啸而来。抓拍了几个镜头,就飞车疾追,想邀请他们一起去赏牵牛花。哪里能追得上,又不便打电话,只能目送“归鸿”了。

至陈楼村南,我拐入了通往254省道的新修的东西向柏油公路。路两侧都是清一色的毛涩相大小桃树,车友们称之为“桃花路”。想一想,就禁不住兴奋起来:来年春天来此,看桃花夹道,灼灼其华,该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
       

过了254省道再向西一点,就是老254省道了。老路老矣,乃年久失修的缘故,布满尘土和坑洼。这条老路,记载着我们这一代人来去县城的轨迹,如果仔细寻找,说不定还能发现昔日的足迹。老徐丰路丰县段,做得非常好,在老路基上,新铺上水泥路,既缓解了新丰徐路的交通压力,又让老路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顺着一条车辙纵横的黄泥小道西行,来到了复新河畔。河上的小桥仍在,只是简约成连栏杆也省略了。复新河还是这么恬静,如果没有弯曲,向南一看,就能发现我的老家——宋楼镇于堤口村。
       

过了这条亲切的小桥,离目的地就近了。往南走,不到200米,就是我们村的土地,当时叫“大河西”,西边直抵潘庙村北陈庄。

土道北侧都是密不透风的玉米林,足以藏下千军万马。可能此地北邻苗城河,东傍复新河,就是今年夏季雨水过大,排水入河条件得天独厚,这里不曾有受到水灾的痕迹。

牛角一样的玉米棒子藏在每一棵玉米桔肋下,大刀一样的宽大叶片拱卫着,凛然不可侵犯。我们的民族,历代都具备着坚韧不屈的魂魄和传统,从来不惧怕任何穷凶极恶的敌人,不论是鬼子、洋鬼子还是假洋鬼子,我们都会把他们埋葬。

南侧是桃林,与土道有一条铁丝栅栏隔着,牵牛花的大本营就驻扎在栅栏上。
       

辕门外,几朵哨兵般的淡蓝色花朵,非常精神,坐守栅栏之上,仰天长啸,令白云驻足,庄稼肃穆。往里走,但见连营座座,兵多将广。
       

深蓝色的花朵,内敛而庄重,看着看着,就陷入诗情画意中: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浅蓝色的俏丽,薄施粉黛,更加风流: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浅白色的雅洁,似素雅仙子降临人家,衣袂飘飘,轻舞漫唱。
       

同色不同态,同质不同行。
       

有的雍容,丰满华贵,坐拥珠翠;有的修媚,长袖善舞,天鹅白鹭;有的写意,随意泼墨,佳趣天成;有的工笔,纤毫毕呈,蝉翼纹清……

有的斟满玉露,一滴甜透;有的盛满琼浆,浅尝得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