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历越高的人越不愿意结婚?丨心理学与“恐婚一族”的秘密

 谢耳朵馆长 2020-09-10
在恋爱中受过的伤害是刻骨铭心的,因为恋爱是爱情最开始的阶段,人们的注意水平高,卷入度也高,因此情绪体验也非常强烈。
恋爱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能够让人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处于恋爱中的人们会觉得世界很美好,心情仿佛都被渲染上明亮的色彩。
恋爱使人拥有明朗的心境,也可以让人跌入深渊。
许多在恋爱中遭遇出轨的人都可能对爱情产生怀疑,他们开始思考爱情的真谛,开始思考结婚的意义。他们逐渐明白爱情并不是永恒的,以前在电视上所看到的那些甜蜜都是骗人的。
他们逐渐意识到甜蜜、长久的爱情可望而不可即、可遇而不可求,对爱情的欲望也随之下降。

随着人们思想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把人生的重心放在个人发展上面,比起传统的结婚生子观念,他们更愿意为了实现理想而付出所有。
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学历越高,结婚生子的意愿就越低,学历高的人一般情况下肯定是不愁收入的,但他们为什么会拒绝结婚生子呢?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是观念的变化。
对于结婚生子,很多人的态度尤其是旧时代人们的态度都是顺其自然,他们认为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结婚,不结婚是难以想象的,并且随着身边的人不断结婚以及家人的催促,即使他们不想结婚也没办法。
观察我们身边的人,我们也能发现那些较早辍学的人、学历较低的人似乎总是在成年后不久就完婚,甚至孩子都已经几岁了,这不由得人们不去怀疑观念对于结婚意愿所产生的作用。

一个人的学历越高,他就越可能见识到更多的东西,接触到更多反传统的思想观念。
随着知识的增长,他们逐渐离日常生活越来越远,转而去追求世界的一般原理,希望获得更多的关于世界的真理。
在追求知识意愿的驱动下,人们可能会暂缓结婚生子,选择在做出成果之后再考虑生活上的事情。
还有一种可能,即知识越丰富,他就越追求人生的自由。
很多结婚多年的人纷纷表示,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一定不会选择结婚,多年的婚姻磨灭了他们的激情,剩下的只有柴米油盐之类的家庭纷争。
结婚之前,他们为了自己而活,结婚之后,他们不再为自己而活,虽然一些人能够在其中找到某个平衡点。

但大部分人都曾为婚姻所困,他们失去了个人时间,一生都在为房贷、车贷、孩子而奋斗。
等到头发花白时,他们才意识到这几十年来活得一点都不像自己,才了解到自己已经丢失了自己独立的人格。
高学历的人有能力去追求自由,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经济上完全能够独立,他们希望一生都为自己而活,不希望被婚姻和孩子束缚了手脚,他们还有很多梦想要去完成。
婚姻有相对成功的,也有失败透顶的。
失败的婚姻导致家庭分崩离析,丈夫妻子受到很大的伤害,孩子的发展也会受到不利影响,更讽刺的是昔日同床共枕的夫妻可能会为了那一点钱而对簿公堂。
有些人看透了这样的婚姻,认为婚姻最终都会走向毁灭,由此导致结婚意愿的降低。

我们不需要多么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数据,观察身边就足以发现,关系和睦的夫妻有多少?
或许他们表面上比较和睦,但每对夫妻都逃不过激烈的争吵,性格再合适的夫妻,只要对对方投入了无私的爱,只要是真心爱着对方,都无法避免撕心裂肺的疼痛。
从这一角度讲,婚姻是矛盾的,因为爱而生恨。
然而世间的一切都是矛盾体,但看透了这些失败婚姻的人不想考虑那些,比起虚无缥缈的幸福的婚姻,他们宁可选择孤独终老,不去触碰那带刺的玫瑰。

对于男性来说,他们害怕高额的彩礼以及房车压力,害怕个人发展受到束缚。对于女性来说,她们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她们害怕男人变心、出轨,害怕自己嫁人之后受到很多委屈。
孩子条件优越,可就是不结婚,到底怎么办?
这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但究其根本,无外乎物质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婚姻或许会变成另一个模样,一个只有和睦、没有争吵的模样。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