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建忠‖白凤翔将军与刘喜沟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兰建忠,1949年出生,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人,中共党员,内蒙古大学地方史志自考大专毕业。1964年参加商业工作,1985年从事乌拉特中旗党史地方志工作,历任副主任、主任,主编《乌拉特中旗志》、地方党史地方志资料、史料多辑。2002年离岗,主编政协文史资料,《人大志》等其他部门史志类资料。参编盟、自治区、国家有关《年鉴》等资料。

往事悠悠

白凤翔将军与刘喜沟

兰建忠

说起白凤翔, 人称“白三阎王,石哈河地区上年纪的人都知道,抗战期间他的一些部队以小股部队形式不时到处流窜,骚扰地方,抢劫百姓,奸淫妇女,在高台梁一带名声很坏。长期以来,不少人观念中的白凤翔是汉奸,自然是坏人。   

事实上,白凤翔在西安事变中以捉蒋而闻名于世,却因兵败固阳投降日寇而身败名裂。然而,他是诈降于日寇,隐忍苟活,忍辱负重,机东山再起,结局却成为一个悲壮型人物。随着岁月的磨砺,不可否认白凤翔是潜伏敌营抗战的英雄。

1
“白三阎王”在石哈河地区的残存记忆 

2016年7月25日,笔者采访1951年在石哈河区参加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工作的老同志阎杰,他是当地人,1935年出生,十分熟悉石哈河地区的历史。说起白凤翔,他说,他1963年在石哈河公社参加“四清”工作,那时就听“白三阎王的传闻,这个人为什么叫“白三阎王呢?是因为这个家伙力气大,一棵树砍倒后,别人两个人抬,他一个人就能扛走,被村民誉为“阎王”,他排行老三,就被称“白三阎王”“白三阎王”来了固阳合教洋堂后,现在叫合教村,他找了个小老婆,是石哈河的西道拉忽洞村刘仕标的侄女子,可能是刘仕标的哥刘功的女儿,因为刘仕标有好几个哥,是否不能确定,但其中刘功的名气很大,乌兰板申放地时,刘功买的地最多,而后再转放,是有一定实力影响的人物。刘仕标在“白三阎王”那里当兵,当上了个副官,还给了他一个盒子枪。其实他是个洋烟鬼,啥事儿也不管。他对我说过:“我一没有烟抽了,就把洋烟盒子给给侄女,她就把洋烟给我了。”后来白凤翔死了,她改嫁了还是去了什么地方,当时也听说过,但现在记不起了。

阎杰还说“白三阎王”的部队确实不怎么样,白天当兵,黑夜就出来叼人,奸淫妇女。1941年“白三阎王”被日本人发现假投降,是因为国民党人员来了后,留在军部,被日本人怀疑的。他被日本人在血管里打上慢性毒药毒死后,他的一部分部队向傅作义靠拢,去后套时被日本人打散,留在当地的也有。我1960年下乡在石兰计公社南河畔(邢寡妇圪旦村南,原名何缠圪旦,在今乌拉特中旗境内西南部,当时属临河县),遇到生产队里的一个饲养员,姓周,50多岁,东北人。他说当年我们从合教出来,让日本人追着往西走,后来我就不走了,留在这地方。1963年在石哈河公社参加“四清”工作时,在石哈河公社东道拉忽洞村,也遇到过“白三阎王”的部下,也是一个饲养员,姓金,60来岁,东北人。他说曾在吉鸿昌部警卫连当过兵,后在“白三阎王”东亚同盟军当兵。他们这些人,都是独孤生活,终老独自一人。

2016年7月27日,笔者采访楚鲁图村委什巴格村村民贺方兵老人,贺自述是1928年生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由山西偏关申彦村四面沟来这个地方至今。说“白三阎王”是在固阳住的,归了日本人。他的部队是野溜溜,不是正式部队,以一个连、一个排不一定,来过石哈河这地方,大队没过来,大队住在合教洋堂。问起刘喜沟打仗情况,他说“没听说打过恶仗”。

2

白凤翔是潜伏敌营抗战的英雄 

白凤翔(18971942) 字瑞麟,热河省围场县新拨镇人(今属河北省),幼年家贫,少时随父耕牧。青年时贩盐。后聚众进山为匪,后率部投靠张作霖,任骑兵旅旅长。1936年在张学良东北军所属骑兵军第6师任师长,“西安事变”时奉张学良命令捉拿蒋介石有功,晋升军长。张学良被蒋扣押南京后,白凤翔被免职闲居北平。抗日战争爆发后,白凤翔到南京向蒋介石请战,被任为热河省抗日先遣军总司令。他随即从南京返回西安,变卖部分家产收拢原骑6师旧部,筹建热河先遣军。不久率部北上,先遣军进驻伊克昭盟,归东北挺进军司令马占山节制,负责河防。之后,白凤翔率部离开准格尔旗前往后套,投奔刚刚升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傅作义。傅作义令白凤翔驻守高台梁地区,侧卫后套安全。同年7月,白凤翔率部诱引日军驻包头部队出击,他指挥部队边战斗边转移,把日军引到乌拉山南麓一处山谷。待敌人二十多辆汽车进入伏击圈后,将日军尾部两辆汽车炸毁,堵住日军后退道路,集中手榴弹炸敌,消灭300多日伪军,缴获一批武器装备。

1940年7月,日军集中数倍兵力将白凤翔所部包围在固阳地区,战斗中,他腹部受了重伤,部队弹尽援绝。通过电台向蒋介石请示,经重庆军统负责人密电指示按“曲线救国”伺机反正行事,遂接受了伪蒙军李守信的劝降。国民党军统局故意将白凤翔老母亲和妻儿作为汉奸家属逮捕。日军为此大造声势,将白凤翔委任为“东亚同盟军”总司令,总部驻固阳合教堂(今包头市达茂旗乌克镇合教村),辖守固阳至包头北境。所辖7个师,总兵力约2000人。后来流传白凤翔因身体带伤,疼痛难忍时吸大烟扎吗啡针成瘾,又因其在兄弟中排行老三,绰号为“白三阎王(烟王)

白凤翔诈降日寇后忍辱负重,冒着生命危险以东亚同盟军司令部的名义,掩护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派来的霍刚战地工作团、军统局驻五原办事处的冯兰亭小组开展敌后工作和情报工作,保护了被日军围剿的八路军大青山游击支队绥西部队和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第三路、第四路和第八路部队。

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白凤翔认为时机已到遂策划合教兵变,拟将部队拉出,并派老部下徐宗尧代表他携带官兵花名册、枪马册和就地抗日作战计划,同冯兰亭一起去重庆请示蒋介石。通过秘密电台与重庆和傅作义将军联系,准备反正。因事机不密,被日本驻包头特务机关长福森利柱侦知,日军驻蒙疆地区高层在张家口秘密开会,决定除掉白凤翔。日本特务机关趁白凤翔到包头治病之机,派特务暗中给他注射慢性毒药,直到不能行动时才被送回固阳合教堂防地。白凤翔在头脑已经迟钝的情况下仍密召部下研究起事事宜。

1942年1月,东亚同盟军所辖7个师,总兵力2170人。在固阳包头一带驻扎的情况是,白凤翔总司令部60人,驻黑教堂(即合教堂);特别大队大队长刘永胜,兵力100人,驻小佘太川;特二团团长刘万杰,兵力100人,驻白灵淖;炮兵团团长赵福林,兵力90人,驻固阳城内;第1师师长白凤翔(兼),第1团团长胡河澄,兵力100人,驻明安川;第2团团长高德亮,兵力90人,驻明安川;第3团团长武凤鸣,兵力170人;第2师师长刘维河,第4团团长郭瑞珍,兵力200人,驻黑教堂;第5团团长刘维义,兵力50人;第3师师长朱连璧,兵力200人,驻窝尔喀壕;第4师师长王翔(应为王国才),兵力200人,驻白脑包;第5师师长杨富保,兵力230人,驻固阳东北;第6师师长王绳武,兵力450人,驻白灵淖;补充师师长郭玉亭,兵力130人,驻小佘太川。(以上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资料《第八战区辖区内军政情报》1942年1月,全宗号787—5689,第33、34页)  

1942年2月8日,白凤翔将军终因日军毒害在黑教堂与世长辞,年仅45岁。2月19日,白凤翔部下6骑兵师师长王绳武、4骑兵师师长王国才按照他的密嘱,趁机发动哗变,杀死先遣军日本顾问团的全部顾问11人,护送白凤翔的遗体,将先遣军主力拉往后套。日军得悉后,派3架飞机和汽车部队、炮兵部队及伪蒙古军第8师跟踪追击两夜一天。王绳武、王国才率部行至高台梁地区刘喜沟(今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东南部)及红山口,与尾追日军两地激战,伤亡200多人,白凤翔的遗体被日军抢回。哗变部队亦击毙日军一个小队30多人,缴获机枪5挺,终于胜利抵达五原,受到傅作义将军的嘉奖。部队被编为第八战区骑兵挺进第二、第三纵队。

王国才     

 昔日战地刘喜沟              杨  宏/摄

重庆方面知道白凤翔反正途中被毒杀,特派军统戴笠去兰州找司令长官朱绍良研究白部反正人员的安置及白凤翔的抚恤问题,第八战区追认他为抗日烈士,并向住在兰州的白母颁发了烈士证及抚恤金,蒋介石退居台湾后,于1951年颁发第00069号《恤亡给予令》将白凤翔将军遇害定性为“阵亡”,给予白凤翔遗属按期发放抚恤金20年。

1942年3月间,东亚同盟军被日军改编为伪警察队,日军唯恐叛乱,密谋消灭。因泄密,杜生旺等3个团全部逃离伪警察队,调转枪口对付日伪军

同年4月17日,《中央日报》发表了白凤翔将军部下王绳武等人发动的合教抗日兵变通电,周知国人:“绳武等自抗战军兴,愤恨敌寇侵凌,于二十八年九月间,追随先白司令凤翔,潜入敌后,本期率爱国健儿,挺进热河,实行游击工作,讵意行抵武川,与敌遭遇,虽经将士戮力血战,终因众寡悬殊,而被围困。绳武等于千钧一发之际,秉承白公意旨,暂时佯为投敌,待机再图溅血,此时所以隐忍苟活而不即死者,盖有为也。数年以来,绳武等协助白公,秣马厉兵,以充实力量,激励将士,使知同仇敌忾,鹄侯良机。不幸于二月间,白公暗受敌算,致遭毒害,延至八日,遂赍志而殁。临危自知不起,即召集绳武,嘱托后伟,惟以防地辽阔,未能全部如期赶到。时仅国才在侧,白公屏去左右,乃嘱托曰:我受毒已深,恐不能久,今后汝等已不能在敌区潜伏,速率所部,裹我尸体西返,晋谒傅长官。所恨者大业未成,使吾抱恨泉下,汝等当继吾志,勿稍懈怠,勿负领袖、长官及同人之期望,我虽死犹生也,言已而逝。呜呼痛哉。”

白凤翔将军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逐渐见于媒体。1993年,由国务院组织编辑出版的中华英烈人物丛书《中华英烈人物大辞典》及《张学良和东北爱国将领传》均有翔实记载。2015年,中共中央授予白凤翔抗日英烈奖章,内蒙古达茂旗合教村也被列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5月19日上午,时已87岁的白凤翔女儿白雅丽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为殉国的父亲领取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链接

往日作品

兰建忠‖乌不浪口阻击战

编辑:孙传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