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届“图书杯”征文】|| 左增杰||最棒的同仁,最神的老师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左增杰,号新疆好汉,现住新疆乌鲁木齐市,擅长诗、词、联,兼类音乐、演讲。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楹联家协会秘书长,国学家、中华当代慈善艺术家、百名中国一级作家之一,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乌鲁木齐市健康大使"、文化公司“左增杰快板寨” 总经理。诗文入选台湾影响最大的诗刊《葡萄园》出版的《30年诗选》。

征文作品

 最棒的同仁最神的老师

左增杰


1994年7月,《羊城晚报.港澳海外版》发起了《人海观澜》征文活动。

我当时是《新疆铁道》报编辑,应征了。

我们企业报也时常征文。应征稿有两种容易处理:一齐天大圣式,活蹦乱跳,让人眉飞色舞,直接推到版面上;二小猴出世式,乳臭未干,迫人皱眉瞪眼,立马淘汰。烫手的山芋是,可取可舍式——加工费劲、甩了心疼,那就改改、附上意见,退予作者、请他自己修理,如果仨来回都不达标,就不得不忍痛割爱喽!编辑,众所周知,是为人作嫁的主儿啊!

唉,我的应征稿被退了回来,朱笔勾画、足迹串串。我当然乖了,“遵旨”!哈哈,二进宫又碰了钉子,前额鼓出来了大紫包!咬牙切齿,三打祝家庄,后来呢,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可是,没枪毙,还有门儿!

哎呦喂,第四次被退、仍然没下死刑判决书!广州编辑汗流浃背,西北汉子鼻青眼肿。

他抱有希望,可我不忍心再折腾他了,知趣地打了退堂鼓、不吭声了。孰料,他不依不饶,第五封信这回的薄又薄,来了:催稿!

     吉人自有天相!

此时,已近十一。我突然奉命以记者身份往广州铁路局客运段采访,当即第一次给《羊城晚报.》拨了电话。一位男士同意我登门讨教!

     结果呢,接待我的是位美女,文质彬彬、眉清目秀,除了普通话水平实在不能恭维以外,其余无可挑剔!

     我做编辑,对自己的约束之一是:决不吃作者请。

     可当作者呢,嘿嘿,被美女编辑请到沙面大嚼了一顿广东食儿,倍儿过瘾!

我的应征稿《头场雪》,因为涉及文革、实写文革对部队的冲击而遭京津沪十一家报刊的否定!

知音难遇呀,《羊城晚报》慧眼独具,三位经手编辑众口一词:素材厉害!

在珠江岸,她说:“把读者当傻子的作家,自己才是白痴!你交待大背景不厌其详,其实是画蛇添足!议论当然要紧,可是,一旦干、长、涩、人云亦云,就一准会被嗤之以鼻把报纸扔你们吐鲁番去!记住,议论一定要少而精,新鲜、唯一、活泼、有趣,成让人过目不忘、爱不释手的妙语才可以啊!”“我服气,你锲而不舍!”“我遗憾,你半途而废!”“我后天走。”“你回去以后,听我哪天见报的喜讯吧!”

《羊城晚报.港澳海外版》19941217刊出了,标题成了《不堪回首那一幕》议论是他们深思熟虑之结晶,不仅似虹霓闪光在文内了,还如惊雷炸响在了栏头!

爱散文的朋友:请允许我做二传手,将一杯清亮的珠江水捧与君置之案头吧:“议论一定要少而精,新鲜、唯一、活泼、有趣,成让人过目不忘、爱不释手的妙语才可以啊!”

当编辑,他们是我最棒的同仁!

为作者,他们是我最神的老师!

编辑:孙传海

征文启事链接

《纪实纵横》首届“图书杯”原创散文大赛征文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