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小作家】周博‖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周博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三完小六五班学生。曾被学校评为四好少年、学习状元称号。2017年7月10号,在全国中小学生英语大赛中,经过初赛复赛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在参加内蒙古赛区决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并在冠亚季军争夺中获得了季军; 在学校组织的吉尼斯挑战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内蒙古自治区小学生大阅读推进实验研究中,自己写的《﹤预言日记本﹥读后感》入选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敢想敢言一书。 2017年11月,代表乌拉特前旗参加由巴彦淖尔市教育局举办的古诗词大赛中获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2018年毕业之前在多家媒体发表了多篇文章

2018

 纪实纵横

校园小作家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作 者  周 博
指导老师 董兰芳 

夕阳西下,五彩的晚霞笼罩着广裹的大地。一个孩子拉着一根长线,一个风筝在天空中自由的舞蹈。这让人琢磨不透的封面背后,究竟有多少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多少的火花碰撞在一起产生的绚丽呢?当我们走进卡勒德·胡赛尼先生的代表作《追风筝的人》时,一切就终究会揭晓。

走进这本书,作者首先描绘出了一个不同的阿富汗。人们和谐友善的相处从来不会发生斗争,这也成为阿米尔和哈桑在童年充满快乐,充满幸福的一片净土,一座乐园。而现在一提到阿富汗,人们便想到了战争、恐惧、贫穷与落后,前朝的富强繁荣和当今的战火不断形成的鲜明对比,令人惊叹,令人震撼。接着,作者开始描述动人心弦的故事:十二岁阿富汗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大赛后,哈桑为了去追风筝,被一群不良少年所施暴,躲在远处的阿米尔却不能像哈桑那样在危机中保护她,最终懦弱地阿米尔没有伸出援手,接着随之而来无尽的痛苦迫使阿米尔逼走了哈桑。此时,阿富汗爆发了战争 ,阿米尔的父亲带着阿米尔离开了阿富汗,来到了美国,可安米尔始终无法逃离对哈桑的自责和愧疚。最终在朋友的劝导下,阿米尔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阿富汗,可得知哈桑已经被塔利班折磨而死,只得救出他的儿子索拉博,阿米尔为哈桑所做的也只有这些。后来,阿米尔为索拉博追着风筝,这就是他们俩人之间友谊的延续!

这部小说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在成长的路上,我们要用勇气去保护身边重要的人,每一个朋友都是我们的挚友,都值得我们去真诚待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力往一处使,同心协力,突破难关。

每一个朋友心中都有一句不可磨灭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会一直在我心里回荡,也会一直提醒我,像哈桑一样去对待每一个爱我的人。

本期编辑: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非虚构的原创作品,字数不得少于300字,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可连载。

    2.作品内容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个人隐私,不得涉及任何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没有赞赏就没有稿费。对普通作者,将作品获得赞赏金额的60%作为稿费;对签约作家,将作品获得赞赏金额的70%作为稿费,但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不予发放。稿费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之后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发放稿费之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再发放。征文作品,按征文要求实施。

    5.发稿时请把个人照片、作者简介发过来。为达到图文并茂的宣传效果,最好发几张与文章相关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