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打动我们的小说语录,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中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书中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从友谊、亲情到背叛、救赎的故事,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还对阿富汗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有深刻的反映。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已于2007在全球上映。 《追风筝的人》 阿米尔是首都喀布尔富裕家庭的少爷,而哈桑则是这个家庭仆人的儿子,他正直、忠实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即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的线;哈桑也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因为阿富汗的传统是线被切断而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在为阿米尔的追逐风筝的过程中他勇敢、正值是书中乃至电影中的完美形象。 左:哈桑 右:阿米尔 可在性格上阿米尔懦弱不敢出头哈桑则正好相反。阿米尔因为胆小懦弱的性格无法直视哈桑为自己被伤害的事情,于是他编造了谎言。哈桑被迫离开了那个他忠心耿耿的少爷身边,后来这件事也成为阿米尔心中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愧疚。 哈桑 时间过得很快,因为战争的等问题,2001年身处美国的阿米尔接到电话说:“有机会重新做好人,他心中少年时的悔恨又充满心头,并得知哈桑是他的父亲的私生子”。当他回到阿富汗时却发现哈桑因为战争被杀害。只有一子索拉还被坏人掳去,在阿米尔的种种交涉与努力下他深入到阿富汗地区终于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但索拉已被他人控制最后在阿米尔的勇敢努力下他带着这个“侄子”回到了美国,离开了那个所谓的伤心地。 前往美国的索拉 从少年时懦弱无知因私信背叛了友情到最后深入战区救得哈桑遗子,救赎的故事因风筝开始因风筝结束。风筝,是救赎灵魂的上帝。 美国《休斯敦纪事报》曾评论道:“一位现居美国的阿富汗作家的一鸣惊人之作。作者以极其敏锐的笔触让他的祖国栩栩如生。他深入描绘阿富汗移民在哀悼失去祖国、努力融入美国生活之际,仍然根深蒂固的传统与风俗。此书是一部睿智并发人深思的小说:赎罪并不必然等同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