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十二章 儿女亲家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王永昌,男,1969年生于内蒙古五原县。公务员,中共党员,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税务局工作。喜爱文字、阅读、书法、体育、旅游,兴趣广泛。偶有作品发表并获奖。


槐树院

(第十二章)

儿女亲家

王永昌

说起儿女亲家方面的话题,不少人羡慕着我的父母亲,羡慕着父母亲结交了一帮好亲家。

羡慕着父母亲与亲家们在多少年来的交往中,一如既往,一团和气。父母亲在平时的言谈中高度评价着他们的亲家们,亲家们也喜欢和父母亲走串来往。

从我记事以来,从来没有见过或听说,父母亲与儿女亲家之间闹过意见、红过脸,或者在交往中有什么过节,产生过什么误会。生活中传说的,或是电视剧中演绎的婆媳姑嫂斤斤计较的故事,邻里间传的沸沸扬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似乎都有理。这种“挑拨离间,招惹是非,无理搅三分”的亲家间的故事,在父母亲儿女亲家的交往中,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对此,甚至有人提出过这样一种困惑的问题,说:“父母亲命好,面对那么多儿女亲家,怎么能够都和和气气的相处下来?”

能够和亲家们友好、和谐地相处是父母亲的命好,我不认可这种说法。我却认为,亲家们的好固然是一个方面,亲家们之间能够一直密切友好地交往下去,却是亲家双方为人处世的一门艺术了。当然,也不排除亲家们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这些角色,在其中所起到的微妙作用。

俗话说“捉猪儿子还要看猪婆”。在后套流传着这样一种乡俗,就是两个陌生的家庭,两家儿女联缘结亲,在结亲之前,本着对子女完全负责任的态度,总要有着这样一道程序:双方老人通过亲戚或者熟人,提前暗中打听着对方的人家怎么样?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打探对方老人的人品怎么样?类似于我们入党前的政治审核。

这一审核关,我们家会顺利通过,用不着担心。打听我们家,打探的结果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说法:“老人们勤劳、善良;娃娃们通情达理、仁义;没问题,好人家,找个哇!”

事实上,好多故事表明,儿女亲家之间的交往,还是比较敏感、比较微妙的话题。本来,亲家双方就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两个家庭,因为子女的联姻而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两家教育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对许多问题的见解肯定存在差异,很容易出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误会。交往间就需要大气,宽容,通情达理,和睦相处靠得就是理解、包容。

再者说,在实际生活中不同角色的相处,包括女婿在岳父门下的相处,也包括儿媳与公婆的相处,甚至包括父母子女关系,适当的礼仪还是很有必要。它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可以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一个大家庭中,有的人总以为“家不叙常理”,不好好说话,和外人相处都能客客气气,一回到家里就“不会说话了”,包括对自己的父母。忽略了这种礼仪,好端端的家庭也会导致唇枪舌剑、烽烟四起,矛盾日积月累,慢慢地到了无法收拾局面的地步。这里隐藏着好多事例,只是我不能讲,因为它是负面的。

也有人说,“某人良好的表现是假象,是伪装出来的。”生活中有了矛盾,以偏概全把一个亲人就给否定了。我在想,良好的表现若是能够伪装出来,那么长久的伪装下去也就不是伪装,就是一种真实的良好表现。说“伪装”的人是主观判断,存在臆造误解之嫌疑,行为结果才是内在客观真实的表现。这种“伪装”远比不作为更有正能量,决不能给这种热情的“伪装”再当头泼一盆冷水,把热情浇灭,使得热情不再热情,伪装不再伪装,好人不再是好人。何必呢?所以这种行为还是应该报以赞赏和掌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处在不同位置,站的角度不同,就会看见不同的景象,你看此山像峰,他说像岭。对同一事物所持的观点也不一样,好多争议大可不必,盲人摸象,各执一词,只有情理,没有真理。世上好多事,并没有是与非的答案,只是站位、角度转变观念,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观点,甚至会产生不同的世界观。

在生活中,对于我们做子女的,这些个新成立的小家庭,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因为双方老人的原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父母亲家间的友好交往,又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就像一盏明灯,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向,不由得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由此,也让我联想到,我将来也会成为“亲家的亲家”,我怎么处理这种关系?我能不能像那盏不灭的明灯一样,为我们的女儿照亮前方?

大嫂的娘家,本是和我家同在一个村庄--南圪梁,大嫂也是出生在这个地方,我们两家的历史背景相互知根知底。早在1975年的时候,大嫂的娘家就举家从南圪梁搬进了五原城,全家人一下子就成了让全村人羡慕的城里人。

想起《平凡的世界》里的故事情节,特别是提到少安和润叶的时候,总让我联想到我家大哥和大嫂年青的时候。从时间上推算,他们是同龄仿佛的人。

所不同的是,润叶进城教书,少安死守在村子里,并且在两人的这桩婚事上,不断受到了润叶父亲的百般阻挠和羞辱,而少安遇到困难又总会自卑,最终退缩。而大哥和大嫂同样是自找对象,订婚后,大嫂进城上班,大哥光荣入伍。大哥退役后,又被顺利地分配到五原县城工作。也没有受到双方老人的半点阻挠。那时,我家的光景也相当紧困,是典型的贫农家庭。

在当时,年轻人谈恋爱、找对象,流传着一种很世俗的观念:“一军二干三工人,至死不找庄户人”,这种夸张的说法尽管是一种世俗偏见,但也客观禁锢在人们的思想中。尽管大哥当兵入伍是一件既光荣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大嫂看上他的并不是“军人”身份,因为他们俩找对象时,大哥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户人”。

巧合的是,大嫂和大哥同岁,大嫂的父亲和我的父亲同岁,大嫂的母亲又和我的母亲同岁。而且两家老人在村子里一直交情不浅。

大嫂的父亲是个很有头脑的人,和父亲一样也经历过国民党抓壮丁、当逃兵的这些过程。解放后,大嫂的父亲在整内人党的期间,被打入内人党并受到了批斗整治,一块挨整的还有我的三舅,他们一起被关押起来接受批判,其间遭受了不少罪。所不同的是,三舅让整没了公社会计工作岗位,而后大嫂的父亲却整出个工作岗位,国家拨乱反正后他在多个公社当过公社领导,任职过公社革委会主任。后调回五原城任二轻局副局长,直到退休。

大嫂的母亲也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大嫂的姥姥早早地离开了人世间,姥爷一个大男人拉扯着一群小孩,全家生活举步维艰难以为继,已经到了穷得揭不开锅的地步。于是,她的姥爷在驴背的褡裢上一边驮着大嫂九岁的母亲,一边驮着五岁的五姨,走了很远的路程,到了一个叫“广和泉”(南圪梁北约5公里)的地方,把两个幼小的女儿分别卖给了两户人家做了童养媳。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枝表大嫂的五姨。大嫂的五姨在童养媳的公婆家从小遭受虐待,不把这个小孩当人看,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罪。她一生坎坷,屡受挫折,三次改嫁,命运悲催。

就在童养媳的那个家里,大嫂的五姨常年挨打受气。一次,大嫂的五姨身患疾病而又无钱医治,已接近于奄奄一息。婆家以为这小孩命该如此,难逃此劫,大冬天里把小孩放在了门前的雪堆上,等着断这最后一口气。大嫂的奶奶得知此事,一路小跑过去,劝说主家:

“啊呀呀,她婶婶!头顶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人家娃娃活的时候没人管,死了也是有主的人呀!可不能那么做,这是在造孽呀!”

这么一折腾,婆家这才把小孩抱回了家中。没想到,大嫂的五姨命不该绝,竟然慢慢活过来了。

一枝表的是大嫂的母亲。大嫂的母亲与五妹的命运有着天壤之别。在童养媳的公婆家中,受到了像女儿一样的对待。等到一定年龄后婚配成家,俩口子一步步从困境中走出,后来举家从广和泉搬迁至南圪梁入社。大集体时期,大嫂的母亲在村里担任着妇女队长的职务,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进城后,在二轻局下设的五金厂是个带班管理的副队长。

儿女亲家回故乡(左母亲 右大嫂母亲 2016年摄影)

同样是驴背上驮着的两个小孩,命运迥然,天上地下,冰火两重天。几十年过去了,老姐妹俩常常走到一起,总有着聊不尽的话题。也不知道,姊妹俩在闲聊的过程中,会不会探讨到“命运”这个沉重的话题。

如果小姐妹俩在当时被送人的那个时候,互换一下位置,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从姐妹俩的故事看,命运中确实暗藏着某些玄机,蕴藏着说不清、道不明,偶然的、必然的好多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使着事物按照它的规律在运行发展,这种发展的轨迹到底是在什么规律下运行,用人类的眼睛,真的是很难看得清。

后来,回去看望父母亲,在大哥家常常遇见大嫂的母亲,我们尊称为“三婶”。也就是大哥、大嫂还未成家之前,我们仍沿用过去那种村情的叫法。三婶也好酒,而且好猛酒,母亲好慢饮。我头疼病没犯之前多次与三婶举杯豪饮,三婶与我喝起酒来,酒桌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有时互不相让,都能喝个半醉。

二嫂的娘家,居住在五原县锦旗乡红旗村社。由于距离远,两家老人往来见面并不频繁。只是在二嫂的母亲伺候闺女月子的时候,亲家间才有着亲密地接触。后来,亲家两家也在子女们娶娉的事宴上相见,絮叨。

二嫂的娘家是典型的农民家庭,父母亲老实、憨厚、朴实,一生勤勤恳恳。总共养育了四儿五女,全家十一口人。如果拿现代人抚育子女的观念和精力来看,光凭养育大这九个子女,就得让人活活兑掉一层皮。

三嫂的娘家是五原城里人。三嫂的父亲是个文化人,而且有时还有着写日记的好习惯。三嫂父母亲和蔼可亲,只是可惜的是,正待子女们的光景稍有起色的时候,三嫂的父母亲在两年之内不幸得病相继离世。

尽管三嫂的姊妹们个个都是孝顺的子女,但是父母亲过早的离世,是三嫂心中永远的痛。

然而,值得称赞的是,尽管指挥部不在了,三嫂众姊妹各个家庭之间,互相帮衬,密切联系,常常聚到一起,一片欢声笑语,姊妹们亲密无间的频繁往来始终没有断过。那种热情和谐的氛围,也积极地影响和感染着她们刘氏家族的晚辈们,这是一种巨大的利好能量在积蓄着。

父母亲的这些老亲家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出生在平常百姓家,都是从贫穷挨饿的旧社会一路走来,都经历过炮声隆隆的抗日战争年代和国内战争年代,都有着一种生命无着落的不平凡经历。他们见证了伟大的新中国诞生,从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到又有房又有地,做了土地的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此复杂的人生经历,都是一种奇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大哥、二哥、三哥像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善待着自己的岳父岳母。

大嫂、二嫂、三嫂又像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对待着她们的公婆。

而且,父母亲及我们,和亲家们的其他子女们,都也有着很好的交往,往来交谈从不尴尬,相见一见如故。

在父母亲的眼里,大嫂、二嫂、三嫂是他们很不错的三个媳妇,在我的眼里,也有着三个可亲、可爱的嫂嫂。据传,大哥、二哥、三哥在他们岳父岳母的那个大家庭里,也都是很优秀的女婿。

我总觉得,在一个大家庭里,如果女婿与岳父间有了矛盾,一定程度上,是儿媳在其间的角色没有当好。如果婆媳间相处出现了矛盾,又是儿子在从中的角色没有当好。既当儿子又当女婿,既当女儿又当儿媳,这种多重角色的即转换,在言语和行为上,确实需要适当的把控能力。作为晚辈,不要总把问题的根源推在对方老人的身上。如果把矛盾顺手推到对方老人身上,只会把矛盾进一步扩大。“天下无不是的老人”,这句老理好懂,难做。难做,也得做。

嫂嫂哥哥们,他们那种做媳妇、做女婿的优良作风,那种榜样的力量,对我和妻子的影响到底有没有?要是有,有多大?

父母亲还有一对亲家,那就是我的岳父岳母。

从家庭的年龄结构上来看,岳父岳母的家庭更显得年轻了些。因为,岳父的父亲和我的父亲同岁,1924年生人,都属鼠。这样,他们就是我的父母亲一对“年轻”的小亲家了。

岳父聊起他的身世,也是一部坎坷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那时他的妹妹更小,他们早早失去了母爱,从小哼着《小白菜》:“跟着爹爹,还好过呀;只怕爹爹,娶后娘呀。亲娘呀,亲娘呀!……”这就成了他童年全部的内容。并且深深地受到这首童谣的影响,心里有着阴影,岳父总以为,后妈就是个虐待人的角色。他哭哭啼啼地坚决反对父亲续娶,生怕有了后妈,就会虐待他的姐姐、妹妹和他。等到他和姐妹长大成人后,他们又竭力支持帮助父亲给他们找了后妈,找了一个没有虐待他们的后妈。

岳父生来争强好胜从不服输。一路打拼,猛闯猛干,跌跌撞撞,竟然从一个农民娃娃闯到了井下,成了煤矿的下井工人,并且一路闯到了中旗某国有煤矿的矿长岗位。

我与妻子李娟是大学同学,那时岳父是煤矿的副矿长。就因为是副矿长,我也以为这门亲事不能成,她家门第高,我是农村娃,有些“门不当,户不对”的想法。我觉得这种想法并非多余,而李娟却说,“你家大哥是副局长,二哥是副乡长,门当户对的。”而且在成家前前后后的程序里,也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成家初始,如同哥哥们一样,也没有家底。况且,成家后的头几年,流年运气实在不佳,常遭窃贼光顾。家搬到哪里,窃贼就跟到哪里,从五原一直偷到中旗。我娶亲时的妆新衣裳和鞋子都穿在了窃贼身上,真是败兴到了极点。

刚成家的那几年岳父正值辉煌时期,副矿长又升任为矿长,岳父身边前呼后拥的人很多,可我并不想接近于他。“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我不想在屋檐下低头,还想着做那个内心阳光、不卑不亢、不怕穷的“小伙子”。我家是农民,穷人有穷人的自尊心,我不愿意低三下四,不想为“五斗米而折腰”,也不想让人多说道。如果我热情了,会不会让旁人误解为我是不是看重人家的家产了?作为新女婿的我也会这样多心着,总是谨言慎行、瞻前顾后,放得不是很开。

人生起伏不定,兴衰沧桑,直到后来企业转制,岳父的政治前途从此止步于前,他的产业日渐衰败,接二连三的事情也随之而来,岳父很郁闷。就在这一年,陪他们一起过的春节。岳父从矿长退下来后,我才和他逐步有了深度接触和密切交往。加之早年,小舅子从伍期间翻车跌出些毛病,岳父单干的产业后继无人,跟不上后续力量的补充,所谋划的大事情总不能成,每况愈下,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不说,反倒落下一些饥荒。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急于挣钱还债的岳父又懵懵懂懂地卷入了传销的旋涡。为了共同致富,岳父也曾说服过我,居然没有忘记我这个亲他的女婿,梦想着与他共享将来的大富大贵。

就在传销的这件事情上,我专门从网上搜集了好多资料,为了说服有力,我打了草稿,准备劝服岳父回心转意。当时,岳父一家在五原给孙子陪读,他从宁夏回来后,我照着提纲说服着扎在传销堆里的岳父。劝说失败后,我愤然离场,回到了母亲那里。不久,妻子也回到了母亲这里,情绪激愤,喘着粗气,悲观绝望的样子。

此后,我又出主意,鼓动妻子,让她和平时在公安局交往不错的同事到宁夏贺兰县实地劝返岳父,暂时见效,但几日后失联,重返。也可能是当地打击传销事件态势严峻,几经周折,岳父最终回心转意,迷途知返。为了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们都对此事避而不谈。之后,岳父还是当初那个慈祥、热心的好岳父。

岳父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人生,也使得这个家庭动荡不安。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一向积极乐观,有着一腔热血和满怀豪情的工作激情,有着敢于冒险的工作胆量,这种求胜心切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也太激进了。加之他倔犟、不听人劝的性格,仍然拿出了当年猛闯猛干不服输的那股劲,急功近利,没有去“三思而后行”,这正是他性格之要害。

这些年,岳父这一家子所遭遇到的不顺,用“屋漏偏逢连阴雨”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我的父母亲也同情和关心着这个家。为此,三哥为我岳父的孙子找了专门的企业代培学校,求得一份稳定的正式工作。对这个家庭力所能及地解除了一些后顾之忧。

过去,要强的岳父经常感慨地说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没想到多少年后,这一理论,活生生地把自己逼到一个非常尴尬的角落里。

2004年10月,岳母病重,在内蒙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髓外浆肿瘤”,视为不可治愈的要命病,全家人的思想处于崩溃状态。根据妻子提供的病历和症状,我在网上查询到半夜。然后,把我了解到的情况电话打向睡梦中的岳父,“有办法,跑北京”。岳父听了我分析一下子兴奋起来,“对,跑北京!砸锅卖铁也要去北京”。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我接到了岳父的电话,他兴奋地大声说:“永昌,我们在北海公园转悠的了,病看完了,没事儿!你领上瑞程,坐上飞机,尽快来看你的头疼病,我这里给你挂号,一切费用我来承担。本来计划给你买一身名牌衣服,衣服就不买了,看病当紧!”至此,才把一场虚惊瞬间转化为惊喜。

人生就是这个样子,不走运了往往祸不单行。就在2017年的正月里,春节的气氛还未散尽,岳母患上了脑梗,给这个本来就多事的家庭,再一次带来不小的打击。

这些年来,岳父岳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树倒猢狲散、门前冷落鞍马稀这些个残酷的现实,他们也只能默默地、无奈地接受,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忧郁和伤感。

过去,岳父经常爱念叨着一句俗话就是:“女婿花了外父钱,牲口吃了路边田;外父花了女婿钱,人命就在眼跟前。”我听这些话总感到有点怵,浑身不自在。毕竟我还是一个刚过门的新女婿。况且,我不认可这种说法,他也不应该在我面前这么说。这样往往会导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对我而言,就像“名言警句”。很像单位组织观看的廉政教育警示片,不禁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岳父好酒,而且到了不醉不休、一醉方休的地步。他热情、豪爽、耿直,也为人们办过不少大事情。同时,也常常因为酒后失言,失言到了骂人的地步,并且骂怨下了好多人,包括他的至亲好友。好在我还没有被他骂到过,这让人们感到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岳父喜好和人聊天,而且聊起来犹如江河奔流、滔滔不绝。在他的眼里,我是他最好的听众。岳母也佩服着我这种善于倾听的惊人耐力。

岳父岳母和我的父母亲也有着很好的交情。在2010年的夏天,父亲去世前不久,听说我回去照顾父亲,岳父也着急地赶去看望他的老亲家。接下来,热心肠的岳父积极联系,在乌不浪口公墓指定地点,亲自指挥父亲的墓地工程。

岳父也会因为我们有着一点点的进步也会狂喜,溢于言表。清晰地记得,在2003年,通过考试,我由协税员身份直接转录为公务员,那天晚上他高兴地跑出去买酒、买菜,下厨,置办酒席为我庆祝,他喝了不少酒,几乎醉了。

在女儿瑞程考入南京理工大学,在她大二时的入党,大四时的保研,以及后来转博的这种时候,岳父岳母总是兴奋的不得了,简直就像个孩子似的,并且很容易流露出来,他们那个高兴劲儿,远远比我们做父母的还要厉害。

作品链接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十一章 母亲的娘家人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十章 抚慰乡愁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第九章 工作的波折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第八章  求学的艰辛(下)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七章  求学的艰辛(上)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第六章  再进五原城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 第五章 乡村情结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 第四章 走向农村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第三章)揽长工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二章 走西口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一章)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序、自序、目录)

编辑: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非虚构的原创作品,字数不得少于300字,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可连载。

    2.作品内容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个人隐私,不得涉及任何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没有赞赏就没有稿费。作品发表以后将作品获得赞赏金额的60%作为稿费,但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不予发放。稿费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之后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发放稿费之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再发放。 

    5.发稿时请把个人照片、作者简介发过来。为达到图文并茂的宣传效果,最好发几张与文章相关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