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瑞芳作品】‖ 聚散两依依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王瑞芳  网名 坐看云起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人氏  爱看书  喜旅游  闲来无事喜用笔墨来涂抹心情    属于无章法乱涂鸦类型   我手写我心罢了

纪实随笔

聚散两依依

王瑞芳

国庆假期结束后,张慧洁在微信上通知同学们,常驻上海的贾国慧同学10月中旬会回来临河,同学们计划10月16日在临河来一场聚会。

贾国慧,小名二毛。当年的校花,我们的班花,如今是西贝集团在上海的负责人,西贝集团老总贾国龙的亲妹子加拿大留学的海归,是我们90中文的骄傲。

2005年暑假,我在临河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期间,正在加拿大求学的贾国慧正好回来了。其时,她的父母还在临河居住。记得那晚上,我们聚会了一大桌人,在北京打拼的张秉那段时间也正好在临河,十几位同学小聚了一场。晚上我们几位女同学,不舍得分离,一起去了二毛的父母家里,几个人挤在一张大床上,彻夜长谈。记得的当时二毛对我们说:平时抽点时间利用电脑好好学习学习吧。那时家庭电脑还不是很普及,那年冬天我买了电脑。从此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时光在忙忙碌碌中流逝着,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的痕迹渐渐刻上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我们的眼角眉梢。期间,我们同学们也聚会了几次,但由于时空的距离以及事业的忙碌,二毛一直是缺席者,这也一直是同学们的缺憾。 时隔14年,终于要重新见到这令我们牵挂也令我们骄傲的老同学了,心里颇为激动。

16日是周三,那天学校组织教师业务考试,我倒是因为年纪老大不用参加考试,可周三我有4节课,请假调课都不妥当。又深居在这山旮旯里,距离临河比较遥远,当天是无论如何也跑不及的。10月15日市教育局组织全市高中老师到临河一中听课,我与晓果15号都能去,但是16号得赶回来。于是张慧洁与二毛协调将女同学的聚会安排在了15号晚上。

15号听课结束后,我和小果搭乘张慧洁的车来到二毛下榻的西贝集团名下的产业——华奥酒店。终于见到了阔别14年的二毛同学,一番热烈的拥抱后,落座叙旧。当年的校花风采依旧,言谈间女企业家的精干爽利顿现。虽是十几年未见,但少年时的友谊历久弥新,全然没有一点生疏之感。谈话间得知西贝集团在临河建立了餐饮服务学校,二毛此次回乡为办学的事情而来,15号她与学校领导们开了一下午的会议,晚上抽空与同学们见见面。期间闫海英、刘培英、崔红、刘凯华、杨玉清、吴宝琳陆续到达,加上二毛的一位初中同学兼闺蜜一行11人,移步距离酒店不远的西贝名下的产业-----巴庄火锅店。

席间,火锅氤氲热气腾腾,同学们觥筹交错气氛热烈。二毛提议:每位同学讲一件大学期间自己的糗事或者回答同学们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她首先谈起当年她们宿舍的姊妹集体去参加杨玉清的婚礼,当天晚上,她们将新郎官赶出了婚房,七姐妹替新郎官入了洞房。新郎官无奈地说:“娶了一个回来一群。”现在年近半百,想起当年的糗事,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只有那个年纪才会做出这样的事吧。

轮到我了,我讲了一件与买饭有关的故事。那些年,大学里时兴编织毛线织品,记得当时正值夏季,我为自己编织了一件无袖浅粉色的窟窿衫,里面搭配一件白色背心,很是飘逸。那时为了买到可口的饭菜,如果下课早,我们早早地就去食堂门口排队,等到食堂的大门一打开,大家一窝蜂地向窗口跑去,抢占最佳位置。那天我美滋滋地穿着新织好的窟窿衫去打饭,食堂大门一打开,我像往常一样往里面跑,可刚迈开步就被拉了回去,再跑又被拉了回去。我很纳闷,回头一看,我后面站着一个高大的男生,正在低头拨弄着什么,原来是我的衣衫挂到了人家腰带的裤挂上了,那男生好不容易将我的衣衫解下来,我臊的头也不敢抬,连饭也没买,身后像有鬼追着似的一口气跑回了宿舍。大家听完,都笑喷了。二毛还促狭地问:“那男生帅气吗?”“当时够丢脸的啦,我哪里还敢抬头看人家啊,当时生怕人家看到我的脸呢。”姐妹们又是一通大笑。

二毛又问刘老大和崔红:“你们俩当年整天咿咿哼哼的,现在说说你们当年为什么老是咿咿哼哼的?”俩人如出一辙地回答:“还不是因为有人整天娇惯着嘛。”这两人,当年一个燕尔新婚,一个正在热恋中。

 姐妹们将当年各自的糗事如今拿出来晾晒,发现原来年轻的我们曾有那样多的故事,热气氤氲间,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大学年代——单纯并快乐着。

糗事晒完了,有人提议现在的社会这样好大家一起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吧,于是大家纷纷打开手机,和着节拍动情地唱起歌来,感觉此时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了,不知不觉间,已是23点多了,考虑到了食堂早过了打烊的时间了,于是我们提议回到酒店接着叙旧吧。

我们姐妹十人,当年正好分属两个宿舍,一间五人,于是提议回到酒店,各宿舍聚聊。回到酒店后,姐妹聊了这许多年来家里单位的诸多事情,人到中年,负重前行,都也不容易啊,感慨唏嘘不已。这一聊就到了凌晨近2点了。我的眼皮渐渐沉重,就提议各自安睡了。

第二天,为了不误课,我和晓果早早用过早餐,乘上前一天预定好的出租车赶回中旗,我还赶着上了上午的第五节课。

16号,从班级微信群里,看到同学们在巴市附中的体育馆里的排球场上大显身手;在二毛幼年时的故乡黄羊镇农家的满是玉米棒的院子里喝茶,在村畔的沙枣林里打沙枣,在农田里举着大大的蔓菁招摇,在湖边的芦苇丛中漫步,小桥上留影。看得我和晓果眼馋的恨不能变身飞回到同学们的身边。真是人在江湖走,半点不由人啊。

二毛身在江湖,心系同学,这次回来,为每位同学都准备给了礼物—一罐价值近千元的茶叶,同学们心里暖暖的,真是我们的好生活委员啊,大学时代,二毛担任班里的生活委员一职,当时就是位很负责人的班干部。

相见时难别亦难,下次的见面不知道又是何年何月了。


编辑 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凡是给本平台推送的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的纪实文学原创作品,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可连载。

       2.作品内容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个人隐私,不得涉及任何法律法规所禁止的内容。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没有赞赏就没有稿费。将作品获得赞赏金额的60%作为稿费。稿费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之后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发放稿费之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再发放。

    5.本平台如同网络刊物,为达到图文并茂的宣传效果,发稿时请把个人照片、作者简介和与文章相关照片发过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