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崞县风情录|田小东:唱戏

 享道 2020-09-11

唱戏

田小东

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唱戏,戏少则七场,多则九场。七场戏唱三天,九场戏唱四天。每个村子唱戏都有固定的日子,年年如此。唱戏之前,要写戏,即签合同。日子定下来,大家伙便忙碌起来,四处通知亲戚朋友来村里看戏,其重视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自家做事宴,这可是整个村子的盛事。

很多村子盖有戏台,面朝北的,面朝西的。听老人讲,古时的戏台一般盖在寺庙的正前方,戏本是唱给里面的神仙听的。平日里的戏台静静地闲搁着,等到开戏的前一日,就热闹起来,戏院子里的各色人开始往来。孩子们不喜欢看戏,却爱看戏子扮妆。因此常常溜到戏台背后,看演员涂大花脸,挂长胡子,羡慕人家头顶帅气的鸡翎。大人们为了满足小孩的好奇心,就从戏院里的游商那里买来各种鬼脸,让孩子戴上过过瘾。孩子一高兴,大人心里的小计谋马上得逞。此时,只需俯身,用手挡在孩子的小耳朵上,悄悄地低语几句。孩子心领神会,屁颠屁颠地离去。仅一会儿功夫,扛着一根圆木,气喘吁吁地跑来,盯着戏台的正前方,左瞅右看,找准地方放下来。然后坐在上面,朝戏台瞄了瞄,把圆木前后左右再挪挪。刚想起身离开,瞅着别人不约而同带着凳子,在自己的附近摆放好。想了想,再次坐下,不时扭头向后看,可惜人多,看不到后面。情急之下,站在原木上,踮起脚,向后望。突然看到自己的爷爷,暗自欢喜张着嘴不住地喊,一双小手不停地挥舞着。爷爷听到熟悉的声音,望见自己的孙子,笑容满面,使尽力气应着声。阳光照在孙子的小脑瓜上,爷爷急走几步,绕到卖冰糕的摊贩前,要了一支大雪糕,奶砖,孙子最喜欢吃的。雪糕递到孙子手上,孙子麻利地从盒子里抽出来,高高举起,在爷爷的嘴巴前晃动。爷爷催孙儿快吃,孙子认真地说,爷爷先尝一口。爷爷推辞,孙子不依。爷爷拍拍自己的肚子说怕冷,孙子不再相逼。孙儿一口一口地吃着雪糕,爷爷出神地望着,仿佛吃到自己嘴里那般舒爽。

戏不开唱,人就坐不踏实。绕着戏场转悠,见着久不出门的老人,上前问候。逢着腿脚不便的,场子里自会闪出一条道来,众人帮衬着入座。有在外面闯荡的本村人,此时也会赶回来,村里的喜事,怎么能错过。回村的感觉跟回家一样,见着小孩摸摸头,见着大人掏出烟。

等到戏开演,整个场子就静下来。每个看戏的人认真地望着台上,用心听着演员的一字一句。此时的村庄是静止的,除了上空飘荡的戏曲声。当然,里面有好多人不识戏,村里人戏称这些人是瞎猫看星星。这些人一点也不在乎,赶着去,场场不落。

关  于  作  者

About the Author

田小东,山西原平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