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喜风物志|赵好玲:佛手瓜

 享道 2020-09-11

佛手瓜

赵好玲

    公公户口不在家,是公家人。家里就三口人的地,都是机械耕种收割。不似以前要靠劳力,清闲了很多。况且物价、房价涨的厉害,镇上厂子工资低,村里很多人都去了江西,无锡那边电子厂找营生。回来光鲜的不行。先是二十几岁的往外跑,再后来四五十岁也按耐不住往外跑。好似不出去就落了人后,得受穷。

    2011年我和安子也随打工大潮初来青岛,九月里厂食堂有份菜常见。跟肉片翻炒,莹莹的绿混着酱汁入口脆生生,很喜欢。便想知道这片状的绿是个什么物。经同事释说才晓得叫佛手瓜。外皮翠绿,模样体积像两只手掌拳起贴心并着。不知道是不是菜名有个佛字积善,还是那模样本身带着虔诚之气,心里就越喜欢。在山西我住的地方却没见过,觉得稀罕。

    故乡秋季的菜,也就冬瓜、土豆、南瓜、扁豆之类。这会暮秋茄子、西红柿、长豆角长的歪瓜裂枣,失了夏时的精气神。母亲却觉得都是费劲长了一季,撂了可惜,采回来削了损处做菜。茄子切成丁,南瓜豆腐粉条炖一锅。一人一碗。吃的是家里一家团圆的热闹劲,菜里的滋味倒显的淡了。到了异地,或许贪家里的一丝暖,念起来就做顿。我原本就喜欢吃素,对荤腥的东西不喜欢。这会却因不晓这佛手瓜的做法,学着食堂切了片跟肉翻炒。喜了安子,他是大块吃肉的人。我要是几天不见荤,就自个买来坐对面馋我。这世上东西多,那是对钟情的人。若要不喜,就是场面做的再动人,也不为所动。闹的安子常感叹,娶了我天生是制约他似的。那吃肉的欲念越发长,时不时露一脸委屈。

    我寻思着佛手瓜的种子,想带回故里试试。不仅是因为两地都属华北气温差不多,还因为稀罕瓜名带着份吉祥,如果能落坐在父母亲小院,携着为人子女的祈愿相守在身前多少有些慰藉。总觉得与我结着善缘。况且母亲定是没吃过,想着她在案板上切着碎碎念:这是四从青岛带回的瓜。寂寥的日子竟变的情动起来,就越发想。只是这瓜切开不见种子,就有个嫩芯。后来房东大姐说这瓜就是种,得在地窖催芽,来年春上下种。

    临冬,去集市上淘,超市里都嫩。下种得是农家长的发了白的老瓜。寻来寻去整个集市就淘到三颗。兴许是瓜种都留在了农家,毕竟集市不是瓜种落脚处。

    过年回家时,几颗佛手瓜种跟着我和安子从青岛火车站坐上车,穿越三千多里来到我生长的村落。父亲思量了半天,在院子南面阴凉墙角处挖了个地窖存放。家乡过了正月天气回暖,不像青岛挨着海,春寒长。

    开春,母亲种在窗前花池里,拉几根绳拴在二楼的栏杆上。这东西贪长,纠着豆角南瓜攀上二楼循着栏杆疯长。七月,藤上枝叶间嘟噜着淡黄的花,馨风里颤动,一落雨,蔓上莹莹闪闪,给小院添不少情趣。只是这佛手瓜能结,家里人少吃不了,邻里跟着尝新鲜。可这东西到底生在外人家,想吃了买不到。真不如种在自家院里随意老气。便提前嚷嚷着让母亲留瓜种。经亲戚街坊相传,一来二去,这佛手瓜作客乡里,倒成了家乡的寻常菜。

谁说的物都是死物,真真是探着人心思,或许你挪就能活。

关  于  作  者

About the Author

赵好玲,笔名零凌, 1975年生于山西省闻喜县上峪口村,热爱阅读和诗歌。有诗歌发表获奖,入选年度选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