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是逆反思想?墨家是夏代作风?农家是?你不知道的诸子百家

 混沌评说 2020-09-1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术大喷发、思想大解放发生在春秋战国时代,史称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的学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由原始宗教演化而来的哲学思想,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其二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弊端而产生的偏重政治经济的各家学说,如儒家、法家、墨家等等。

在上一篇《读史笔记之十八:太阴?知守观?天下溪神指—先秦哲学思想概览》一文中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了先秦集中哲学思想,今天就粗略的跟大家粗略的比较一下主流的几家学说。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论断:农家是继承的上古时代农业部族的朴素观念;道家则是对侵略性十足的游牧习性的反思;墨家更多的传承了夏代的做派;儒家及阴阳家是总结上古到西周的社会现实而产生;法家是最与时俱进、最贴合春秋战国实际的学说;至于其他非主流学说,暂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一、农家源自上古农业部族的朴素观念

农家,又称“农家流”,似乎中小学历史课本里面没有提到过?总之是知道的人不太多,是诸子百家中唯一涉及农业生产及农民思想的学派;其代表人物许行,是和孟子同时代的人物,事迹和思想记载于《孟子·滕文公上》中,据说《汉书·艺文志》中的《神农》是他的作品,可惜已经失传,其本人没有传世著作。

许行就主张国君及各级官员要和平民一样从事农业耕种,反对不劳而获,反对国君设置仓库储存物资;同时物价比较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这明显就是带有原始部族朴素的平均主义的特点。

二、道家是对游牧部族扩张性社会的逆反

道家学说其实包含了不同领域的内容,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详说;但其在社会政治方面却主张“无为”、“休养生息”,用白话说就是国君、统治者最好少惹事、不折腾,差一点就是“没有你比较重要”了。

所谓黄老之术,黄就是指黄帝,老就是指老子;《皇帝书》和《老子》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其中的辞句、女权优于男权的说法都表明了其来源非常古老,而黄帝明显是一个侵略性十足的游牧部族的首领,其中的无为而治、贵柔守雌的观念应该是对于过刚而折的扩张性的反思。

三、墨家行事作风代表的是夏代文化

汉书·艺文志》描述墨家,“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

用大白话说就是墨家主张生活各个方面应该节俭;如同对待父兄般的兼爱世人;不论出身唯才是用;像敬重祖先那样尊敬、敬畏鬼神;不相信命中注定,人应该努力拼搏以争取好的人生境遇。

这都符合夏代的特点:夏代生产力更为落后一些,又因为在大水灾之后,生活上当然比后来的殷商、周代更为简单、简朴;因为崇尚节俭,所以要节葬、非乐;夏代时间上更为古早,对于大自然的认识更少,迷信较深,所以墨家认为上天有自己的意志,鬼神掌握着刑罚,人们应该敬畏鬼神,多行善事少作恶。墨家崇尚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多出任侠之士。

四、儒家是西周时代所产生的思想

荀子说“三代虽亡,治法犹存”,国虽亡但治法却仍然流传,是非常可能的事;春秋战国时代所能参考的,也只能是夏商周三代了,所以儒家有“通三统”之说。

儒家学说描述过几种社会形态,从低到高依次是乱世、小康之世、大同之世;乱世的模板就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小康之世模板大约就是西周前期的社会形态;大同之世的模板就是存在于想象中、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尧舜禹圣王时代。

儒家典籍六经中,《诗》《书》《礼》《乐》本来就是西周时期大学里面的已有学科,而《易》和《春秋》则为儒家最高之道所在,《易》是讲原理,《春秋》讲具体的方法,两者互为表里。

这六部作品大部分不是孔子的原创,只是他晚年整理过,相当于收集的自己认可的西周时代的思想与作品。

五、最与时俱进的法家

春秋时代出现过许多改革,如魏国李俚变法之后一跃成为强国,向西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魏武卒威名赫赫;如秦国商鞅变法,秦国再跃也成为比魏国更强的强国,一雪前耻击败魏国夺回河西之地。

李俚,商鞅,没错——这两位都是法家人物。

法家主张审时度势,反对因循守旧,和儒家形成了鲜明对比;从现实结果来看,孔子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主张,各国都是表面客气心里呵呵;而法家,李俚、商鞅、韩非、李斯都是名噪一时、各国求之不得的人物。

以上五家是先秦诸子中影响较大的学派,这些学派中也有不少哲学思想及思考,但其根本出发点,还是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里也只是罗列的最最基础的基本信息,以供大家能有个概念性的了解。

本文为读史笔记系列十九篇,由琐活滴岸原创,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文史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