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月光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11

作者:雪人

司马光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教师的最高境界除了解惑授业,还有传道习德。教过我的英子老师便如是,她不仅是我的“经师”,还是我人生路上的“人师”,在我懵懂的少年时期,给予我丰厚的爱意,使我在以后为数不多的从教路上,能以同样的方式,惠济我的学生。

英子老师是我众多老师中的一位,小学六年级时教我们数学,那时的她二十四五岁吧,青春逼人。瓜子脸,大眼睛,肤如凝脂,女排队员的个头,清瘦高挑。冬季一身得体的中式对襟棉袄,外穿一小立领素花罩衣,颈上一前一后搭一草绿色长围巾,保暖又随意,很有民国的风致。站在操场上,蓝天白云般明媚,清风明月样和谐,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典型的颜值相当的美女老师。

小学时的我,语文考试几乎都能稳拿第一,数学就另当别论了。我在语文和其他科目上建立的全部自信,面对数学就轰然坍塌。低端题还能勉强应付,遇到有点拐弯的拓展题准抓瞎,不是凑数字就是糊蒙。每当公布数学测验成绩时,我就沮丧如霜茄。班上数学学得最好的大头,准会适时从我面前招摇而过,阴阳怪气地反复哼着“谁说女子不如男”,面对此情此景,我不是从教室里走出去,就是爬在桌上嘤嘤哭泣。自从英子老师教我们数学后,我才醍醐灌顶,算是真正开了窍。一番逆袭的成长路,让我逐渐了拔掉了前进路上的荆棘,也让大头的嚣张偃旗息鼓。

上课时,老师的大眼睛总是不时盯着我讲,不容我有些许的分神,我稍一抛锚,不是被她用眼神围追堵截,就是一通灵魂拷问,吓得我上她的课不得不专心致志,不再“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惟老师之为听”。

吃完晚饭,她让附近玩耍的邻居伙伴来我家喊我去学校做作业。我家就在学校附近,和学校一马路之隔。到老师的办公室后,我帮老师将要批改的作业一一翻好摞起来,就开始做数学作业,等我的作业写完了,老师的作业也改完了,然后检查我的数学作业,发现问题当即讲解,教我找出题里面的关键词,从已知条件里发掘未知的隐性条件,搭建桥梁,从而和要求进行完美对接。不仅如此,还教我学会举一反三,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英子老师从学校出来,已是月上中天,溶溶月色下,我被月亮的清晖照着,也被老师的爱罩着,感觉从未有过的幸福。就这样,在老师全方位的督促下,我学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成绩也渐入佳境,直逼班级数学最好的大头。以至于班上的大头妒意大发,在一个寒风凛凛的星期天上午,上演了一出让人至今难忘的恶作剧。

那天,英子老师带我来到办公室,生着炉子后,和我一起去西北角的水房担水,回来后却见一屋子浓烟滚滚,生着的炉火被一根长木柴捅灭了,办公室里还散发着浓浓的尿骚味儿。我们出去时是锁上门的啊,再一看门上大开着的窗户,一切都明了了——有人从门上窗户里爬进来过,我们匆匆出门察看,远远的校园土墙上,大头正在让另一个同学支肩翻墙,自己“蹭”地一蹬同伴的肩,稳骑在墙上,用手将另一同伴迅速一拉,越墙而逃了。当时的我,气得真想有一支穿云箭,一下射中大头那肥肥的屁股。老师只是淡然一笑,无奈地摇摇头说:“这个娃!”

周一开课,我期待着数学课上老师能一发雷霆,将大头狠狠收拾一顿,英子老师却像什么也没发生,只字未提周天发生的事,开门见山讲解数学,还不停提问大头,不知那天的大头内心深处有何感想,反正我是见到了大头从未有过的尴尬表情,脸憋成酱紫,回答问题的声音低如蚊子,以往的霸气张扬荡然无存。从那以后,数学课上再也没有摇头晃脑怪声怪气喊着答题了,我的数学成绩也上来了,和大头不差上下,大头也不再往我桌斗里放青蛙来释放他浓浓的妒火了。想想老师这招,还真绝!不由得诚服。宽容地爱学生,是英子老师播给我的第一粒种子。

我们班整体的数学成绩也节节升高,上课抓学生眼球带来的变化,多年以后,也被我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和我都受益匪浅。

还经常想起英子老师大课间或课外活动带我们打篮球的情景。英子老师高挑的个头,在我们这群小不点的身影中来回穿梭,一脚固定,一脚忽前忽后,正身,侧身,用假动作,诱得我们忽左忽右奔跑。她用洪亮的声音,指挥我们接球传球,看见我们蹩脚的投篮动作,又停下来不厌其烦地教我们三步投篮。英子老师投篮的姿势优美极了,我在旁边传球,她一个箭步接球,大长腿三步一跨,小辫子忽闪一摇,轻轻一跃,右手指尖一按,球在空中一个优美的弧线,“哐”地一下,稳稳地落篮!我们一个个都看呆了,傻呆傻呆的样会定格好久,直到老师把球扔过来。那时候我们幸福地跟在她身边,被她用篮球一会儿忽悠到东,一会儿忽悠到西,欢叫着,快乐着……她像一道光,被我们这些懵里懵懂的乡下孩子们追逐着,神往着。

老师的板书布局美观,舒朗有致。笔迹瘦劲又不乏飘逸,有瘦金体气象。课间我们常不让值日生立马擦黑板,而是拿出草稿纸抓紧临摹,有时候还拿小木棍在操场上练,比谁的字体更像老师的。

老师周末要是进城办事,课后会问同学们要带什么东西,有爱美的女生托老师买头油和百雀羚的擦脸油,还要和老师用的一模一样,老师都会一一照办。老师回来时,一帮小女生围在老师周围,叽叽喳喳鹊鸟般欢悦,那情景,让我经常想到一棵大树,一棵与岁月深处,拟人性的,无形滋渥众鸟的高大树木。这棵神性的树,是对一颗颗幼小心灵的最大滋养和庇护。相信如今星散四处的同学们,想必都和我一样,庆幸曾经在这样一棵大树下,幸福地学习、嬉戏,并将这棵大树根植与心,时常幸福地忆起。

蹲下来,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玩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花园,是多年以后我从她身上悟出的又一育人秘籍。

英子老师显然成了我们的女神,我们那么真诚地爱着她,拥戴着她,不许任何人对她有些许的不敬,班上哪怕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对她敬爱有加。牡丹花开了,有人从家里剪上好几枝,悄悄放到老师的桌上,整个办公室都被牡丹浓郁的花香熏染;有早熟的鲜果了,会有淘气的男生赶早偷了,从脖颈处塞在腰里,神不知鬼不觉溜进老师办公室放在老师的桌上……那时候,我们最警惕的是年轻小伙子,若有不认识的小伙子来找英子老师,我门的心都要悬很久,带着敌意打听到他是来干什么的,如果是办公事的,我们才会意地松口气。我们内心都有一个天真的愿望,就是英子老师永远能带我们,永远属于我们!

这一天还是来了。他是外校的老师,总是晚上来学校找英子老师,英子老师见他并不停下手里的笔,改完作业就给我讲题,他就说:“不会让回家自己做吗,那么累干嘛?”听到这话,我气得偷偷向他翻白眼,虽然他高大俊朗,可我就是打心里不喜欢他,感觉他就是来要盗走老师的贼。有一次他趁英子老师出去的功夫,悄悄对我说:“回家做作业去!”我把头一摇,坚决地说:“就不去!”我就乐意做一电灯泡,明晃晃地照着,让他无机可乘。因为我也隐隐感觉到,英子老师好像并不喜欢他,要不她怎么雷打不动地要我一直全程陪她呢。我这样当灯泡是否毁了一段姻缘不敢说,我只知道英子老师远嫁调走以后,那位年轻的男老师调到了我们学校,给我们带体育课,每次上课都有意无意找我茬,不是罚站就是罚跑,可我并不怪他,我在心里坦然接受着这种报复。因为他也那么爱我们的英子老师。

有一年的冬天,我和另一初中部的同学被评为“兰州市三好学生”,虽然天寒地冻,冷风蚀骨,但心里热乎乎的,学区派来一辆卡车来接我们,在锣鼓喧天中,我被拉上了卡车车厢,当我扶着卡车前面的铁栏杆时,手与铁瞬间粘在了一起,那彻骨的冰冷里有种疼痛袭来,我赶紧把嘴靠近铁栏杆,使劲哈出热气让手和铁分离。正在这时,老师急匆匆赶来,扔上来一双尼龙手套,盈盈的蓝,戴在手上,暖暖的,柔柔的,还有一种淡淡的香气。四十多年过去了,那双手套已经镌刻在我记忆里,每每想起,恍如暖流,漫过心底。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英子老师以她的对教育的热情,敬业和爱,被我们奉上神坛。

英子老师纵使爱我们,最终还是要走。她要调离家乡的小学并嫁到城里去的消息,让我没精打采得像秋草,黯然神伤了好久。班上的气氛降到了冰点,课间不再欢腾。再听老师的课,我已经心猿意马了,老师下来找我谈话,鼓励我好好学习,她悄悄告诉我她结婚那天要我去送她,给她当稀客(娘家人),她还亲手用缝纫机给我做了件新罩衣,紫红色的底子,细细的白色线条组成的舒朗飘逸的图案,我喜不自胜。母亲说小孩子是不能当稀客的,这是习俗,不能违。我最终在母亲的劝阻下没能去送老师。娶亲的那个晚上,我坐在我家门前的大石头上,想着一辆车,将要载走我们最爱的英子老师,泪水就止不住地往下落。离别的况味,第一次,在一个少女心里,嵌进了伤感、疼痛……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说:教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它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深以为然。英子老师能公平地爱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者,得英才而育之,是为师之幸事,所以爱英才的老师多,爱差生的老师少,正因为少,就显得尤为珍贵,成为天上的星辰。“一视同仁”、“雨露均沾”,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的尊重与爱,是英子老师交给我为人师者的最核心理念。班上有一位有缺陷的跛脚女生,总被调皮捣蛋的男生取笑,英子老师不但用同理心教导那些男生,还不时在学习上提问表扬女同学,让那位女同学在班上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多年以后,听闻老师回家乡,人到中年的她,早早地带着一箱水果,一跛一跛地来到桥头,为得是一见多年未见的英子老师,答谢曾给予她的厚爱。

多年以后,我也来到了英子老师所在的城市,单位在城市中心的步行街。闲来无事时,我将目光透过二楼的橱窗看街景,面对鳞次栉比的楼之林,川流不息的人之河,却有种从未有过的寂寥。突然,我看见了一个高挑的身影,随人流从我单位门前走过——英子老师!我一个箭步从楼上飞下,冲出门外,剥开人群,往前追去——我伸出双手,堵在老师面前!“老师!”我气喘吁吁激动地大叫了一声,面对突然出现的我,老师眼睛瞪得老大:“你怎么在这儿?”那一幕,就像电影里的镜头,在这个茫茫人海的闹市街头上演。我真切体验了到了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激动和幸福!

感恩遇见,感恩生命里美好的遇见。白月光一样的英子老师,引领着我们往有光的地方走去。她的爱意,像月光一样倾泻下来,照亮着一群少年的心,这月光不是清冷的,而是一簇火焰,温暖着我们,点燃着我们,使我们也萌生起要成为发光的人,有温度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