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玉书院,坐落在玉山县怀玉山金刚峰下,其前身为定文寺、读书堂、杨亿精舍、芳润堂、草堂书院、斗山书院等。明嘉靖年间,改称怀玉书院。嘉靖三十六年(1557),江西提学副使王宗沐题额“怀玉书院”。嘉靖三十九年(1560)春,阳明弟子王畿、邹守益、张浮峰等在此讲学论辩,史称“斗山之会”,使怀玉书院闻名遐迩。两宋时期,王安石游怀玉山作《题玉光亭》诗。汪应辰、朱熹、吕祖谦、陆九龄等学者曾讲学其中,朱熹晚年留下定论《玉山讲义》。清乾隆年间,世人朱世荣、毕璋等捐资重修怀玉书院。1912年新学改制,怀玉书院改为怀玉山中学堂,为玉山县第一所新式中学,后为县立第二小学、怀玉高等小学等。1934年毁于战火,2017年在旧址上按照书院原图进行重建。 到此参观时,感觉书院建成不久,室内尚未装修,更无有关展览陈列,大部分房间锁着,故拍摄几张建筑外景。











 怀玉书院平面图。从图中看,建有泮池、院门、讲堂(芳润堂)、报德祠、崇贤祠、由义斋、崇圣殿、藏书楼、朱子庙等。
 出书院往前走,看到了“旅友之家”,这是一栋1958年建的苏式建筑,原为村委会使用,后装修为旅馆。 这家餐馆取名为“老兵食堂”,大概是是一位老兵开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