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云翱:无限忧伤向吾师!

 一滴水之二 2020-09-11

今天是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我最怀念的是我中学时期敬爱的张贞庆老师,谨以此文怀念老师,感恩老师!此文写于2009年2月17日。

    昨晚近10时,师妹传辉从宝应来电话,讲吾师已不幸去世,悲伤控制不住地涌上心来。


    老师,去年,自从在师妹那里得知您患上肺癌后,我,还有我的学生陪同我一次又一次地从南京去宝应看望您,为了向您隐瞒病情,脸上还要装出高兴,可是那份忧伤却一直挂在心中,盼望着能有奇迹出现。每次与师母通电话时,总希望听到属于“误诊”的判断,可是没有,而是您的病情在不断加重的消息。今年春节时我去看您,从您已经无力的声音里,我的心也陷入绝望之中,抓着您枯燥的手,真怕一下流淌出心中的哀伤。今天我痛恨自己的还有,老是苦于在忙碌之中,没能在医院陪伴您走完最后一段时光!此刻,尽管心中早已有预感,但听到您生命已逝的消息,眼泪仍然禁不住涌上双眼,多少往事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为此,写下这篇挂一漏万的文字,以表无限的哀悼和记忆!

    老师,学生从1972年到宝应县中学读高中得遇上您,迄今已37年,37年来我们一直沐浴在您的关爱之中。读书时,您给我们知识,引导我们成长;离开学校后,您仍然关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经常勉励我们要学有所成,报效社会。您尤其关爱那些相对弱势的学生,在您眼里,一个人的思想高度不是体现在他如何对待强者身上,而是反映在他如何对待弱者身上,您经常和我们说,让您最操心的是那些在企业改制中下岗的学生和生活不顺利的学生。在您眼中,没有贵贱之异,只有人情之美。记得几年前,我在母亲的墓碑上刻有“父爱如山,母恩似海”的语句,今天我也把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而且您的爱比父爱更伟大,因为这份爱超越了血缘,超越了人伦,它是至真、至纯之爱,在这充满功利主义的社会风气中,您的这种爱如清风明月,经常洗涤着我们的心灵。

    在高中三年的日子里,作为当时宝应县中学高中一班的班长,您给予我无限的关爱。那时家中很穷,您和师母不时让我去您家改善伙食,您还经常把我的作文推荐到学校的范文榜上张贴,或者在全班同学面前阅读,以激励我不断的上进心;您的一位兄长在锅炉爆炸中不幸因公殉职,我和全班同学在那段时间里不仅保持了最好的纪律,而且也与您共同沉浸在那份失去兄长的悲伤中,您不止一次地对此表示感谢,其实那是我们应该做的;一次在农场“学农”实习中,夜晚我有点想家,您来看我们已经睡下的学生时,我悄悄地闭着眼睛,假装睡着,不敢把心思透出来,您站在我的床边用手慢慢地抹去我眼角滑落的泪珠,几十年过去了,您那温柔的手温和无声的亲情还一直铭刻在当时那位十几岁的少年学子的心间!

 

    那时,因为我的伯父在香港、舅舅在台湾,被认为是有复杂的“海外关系”和政治上不干净的学生,可是您不这样看,您推荐我担任了班长,让我认识到什么叫人格的“平等”,如何去保护人的尊严。因为“海外关系”,我无法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有时学校召开全校十个高中班班长大会时,校长会在某个时间说:“非团员干部退出会场”,那时在众目睽睽之下,只有我一个人走出会场,那种压力和屈辱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是多么难以承担,只有您,我的恩师,您为我鸣不平,为我四处奔走,一直闹到团县委去,终于到我高中毕业快离校时,您兴奋地告诉我,终于为我解决了“入团”的问题。今天看来,“入团”只是少年学子心目中对美好理想的一场追梦,可是在当时却属于人的社会成份好、坏的重要标志。老师,在那个荒唐无聊的社会背景下,是您给予一位少年学子以无限宝贵的心灵安慰和世情温暖!此生难忘?!此恩怎报?!

    特别让我难忘的是,1977年,在邓小平先生的主导下,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当时我作为“赤脚”兽医还在乡下参加牲畜防疫工作,是您千方百计联系上我,让我赶快进城复习迎考,当我来到您家时,您和师母已为我搭好了床铺,备好了书本,此后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我就在您和师母的亲人般的照顾下,完成了高考复习,顺利走进考场;又是您指导我选择高校,从而能进入南京大学攻读我深感兴趣的历史考古专业。许多人都说过,一个人一生遇到一位良师,就会决定他一生的成败,幸运的是,我,还有我的许多同学,在人生的历程上,恰恰都遇到了您这样的恩师,我们可以骄傲的说:老师,能够遇见您,我们三生有幸!

    老师,您后来一度还放下教鞭,去宝应县司法局担任局长和党委书记,那时我们在通信中还经常讨论“为官之道”,不知高低的我竟然敢要老师在当“官”中当如何如何,实际上,您在多年的局长、书记位子上,一直保持清廉敬业的作风,在社会风气恶劣、官场时发腐败的环境下,您为官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让人敬佩!

 

    老师,您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标尺、为师的榜样,今天我也成了教师,也在学校学习您的“待生如子”的为师之道;学您一直追求的人生平等、关心弱势、热爱社会、分享成功的为人之道。正如我在1995年出版的个人文集《历史与文化》“后记”中所言:“我中学时的恩师张贞庆和师母刘道庆,在我读高中期间生活上极端困难时,给了我家人般的厚爱,也是他们鼓励和帮助我于1977年报考了大学。多少年来,他们善良正直的身影和无私的育人精神成了我一面做人的镜子。”


    老师,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真的能有天国,能有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您这伟大的灵魂就可以在那永远美好的世界中永生!

 

2009年2月17日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