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恒瑞还“厉害”的公司!

 阅读加倍 2020-09-11
科创板注册制已经实施了1年有余,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公司,而且马上蚂蚁集团也要来了,科创板将吸引到更多资本的目光。
随着越来越多公司上市,老裘团队覆盖的研究范围也将变得更广,我们还是会依然保持谨慎的风格,但也不会放过任何一家优秀的公司。在努力做好研究工作的同时,我们也会不定时地推出一些福利课程,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今天我们就开门见山,说一家中国的原创新药公司,微芯生物。
1、创新药业基本介绍
有人听到创新药,第一反应,不就是恒瑞这种公司嘛。没错,但以恒瑞为代表的国内许多创新药公司做的是“Me-too,Me-better”,然而微芯生物要做的是“First in class”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研究方向的定位。创新药业可以被分为一些等级,高质量仿制药<改良型新药<Me-too创新药<First in class创新药,每个等级都有一些比较著名的公司,分别有华东医药、丽珠医药、恒瑞医药、微芯生物等等。
First in class主要是寻找新的靶点和新作用机制进行开发,以取得革命性突破,开发难度非常大,投入也非常巨大。以前我们在线下课交流的时候说过,“一个药,十亿美金,耗时十年”,可能有些夸张,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研发一款全新药需要投入的时间和资金之巨大。
2、公司高管团队及专利布局
微芯生物的官网上信息量还是比较丰富的,其中就有大量高管的介绍。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鲁先平博士是资深的留美科学家,之前还是北京协和医院生物化学博士,拥有超过30年大型跨国药企原创新药物开发和医药领域管理的工作经验;副总经理宁志强是英国伦敦大学免疫学博士,还有其他几位副总经理,都是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博士,管理层几乎都拥有雄厚的专业背景,研发经验丰富。
同时,公司股权结构相对稳定,公司团队形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8%。
由于公司的管理层都具有丰富的医药领域工作经历,对于知识产权的布局直接瞄准了全球化发展,公司已申请全球发明专利221项,其中已获得79项授权专利。
我们给大家展示一下公司在海外的专利布局。

注:图片来自公司官网
3、核心产品-西达本胺
公司2017-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1.11.51.7亿元,增速分别为29%、33%和17%,2020年上半年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2870万元,同比增加64%。虽然营收不高,但增长较为稳健。
营收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目前只有一款上市产品,西达本胺(商品名为“爱谱沙/Epidaza”),这是国家Ⅰ类原创新药,公司独家发现的新分子实体药物,机制新颖,也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
西达本胺2015年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适应症成功上市销售,是中国首个以单臂II期临床试验结果获批上市的药物,亦是目前中国唯一获批治疗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
2019年11月底,西达本胺乳腺癌新适应症获批上市,这标志着西达本胺的适应人群由血液肿瘤拓展到了实体瘤,这也为公司业绩持续良性增长提供助力。
现在,西达本胺正在开展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III期临床试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II/III期临床试验。2017年西达本胺纳入医保,实现了上市后的迅速放量。今年西达本胺续约进入医保,每片价格为343元
截止今年上半年,西达本胺已惠及近万名淋巴瘤患者,已累计销售超过6亿元,后续免费用药项目累计向2000多名患者赠药近3万盒,极大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并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仅今年上半年西达本胺销售量达到13,883盒,同比增长32%,继续保持快速放量态势。
这里的西达本胺老裘再多介绍几句。西达本胺属于表观遗传调控剂类药物,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存在和其他机制药品联用巨大潜力(如艾滋病、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等重症疾病),目前西达本胺正在与PD-1、CART、利妥昔单抗等药品开展联合用药临床试验,临床未来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006年,公司通过“许可费 里程碑收入 收益分成”的技术授权许可方式将西达本胺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权利授权给沪亚生物国际有限责任公司(美国企业),由其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地进行海外开发与商业化,从而实现中国原创新药的全球同步开发、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目的。
2013年9月,公司将西达本胺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权利授权给华上生技(台湾企业),由其在中国台湾地区进行开发与商业化。技术授权许可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增长。
2016年2月,沪亚生物将已完成日本I期临床试验的新药西达本胺在日本、韩国等共计8个亚洲国家的开发,销售权以再许可的形式独家许可给日本卫材,再许可的里程碑付款高达2.8亿美元,体现了西达本胺的创新价值。
这样说大家可能理解有点累,老裘做了表格,西达本胺具体海外进展如下。
4、其他在研管线
我们之前分析药企也介绍了,除了要看目前在销产品的技术含量,适应症,是否已进入医保等等,还要研究公司的在研管线产品,因为这关系着公司未来的潜在市场规模和发展方向。
微芯生物无论是在研的还是已上市的产品均主要为自主研发的新分子实体且作用机制新颖的原创新药。
刚才说的已上市的Ⅰ类新药西达本胺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已提交Ⅱ型糖尿病适应症上市申请的西格列他钠,是全球首个完成III期临床的PPAR全激动剂;已开展多个II期临床的西奥罗尼,是机制新颖的多靶点、多通路选择性激酶抑制剂。
此外,还有一系列新分子实体候选药物CS12192、CS17919、CS24123等正在进行临床前与早期探索性研究。公司在研管线围绕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中枢神经和抗病毒五个治疗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
同样,相关的产品和进度,我们也给大家一张图参考。

注:图片来自公司官网
其中,接下来最接近上市的药物是西格列他钠,Ⅱ型糖尿病适应症,是公司自主研发的PPAR全激动剂Ⅰ类新药,作用机制新颖,可适度且平衡地激活PPAR三个受体亚型,除胰岛素增敏作用外,还能调节脂代谢,减少PPARγ相关的副作用
该产品于2019年9月提交上市申请,很快便可问世。目前我国有1.16亿糖尿病患者,其中90%为Ⅱ型糖尿病,而且不要忘了,公司是全球化布局,所以潜在受众远不止我国的1亿患者,市场空间广阔。
5、财务情况分析
看过公司重磅级产品后,我们来“见识”一下First in class公司的毛利率,95%。你没看错,就是95%这么高,整个A股毛利率超过公司的屈指可数(按去年年报披露,仅5家公司高于微芯生物的毛利率),可见位于顶部的原创新药公司的议价能力和绝对的定价权,即使被纳入医保,也丝毫无法动摇其毛利率。
公司净利率则在25%左右(2020年中报),有人会认为净利率好像没有毛利率那么“刺激”,的确是这样。由于公司要扩大销售,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也是必不可少,所以消耗了大量的资金。
公司2019年研发投入约为780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45%,有力地支撑了公司创新药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其中有一部分被资本化,但研发费用占整个营收比重仍达到了30%,占比非常高,要知道恒瑞医药的占比也才17%。
公司销售费用占比达到了营收的40%,为开拓市场而做必要的培育和学术推广是必须的。
所以,高额的研发费用及销售费用,让整个公司看起来并不怎么赚钱。
最后,虽然短期内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但First in Class原创药的战略定位,却能让公司在未来数十年内占领不可撼动的地位,我们需要的只是给予她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了。这篇文章和大家详细介绍了微芯生物,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喜欢我们的兄弟姐妹们,可以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哦!谢谢大家!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