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汽车城的星辰计划,到底展示了哪些新技术?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0-09-11


新技术,新模式,“星辰计划”的关键词呼之欲出。

童济仁汽车评论 编辑丨南山

5月18日,“星辰计划”2018年度第一期示范应用场景展示发布会在汽车·创新港隆重举行。在同一天、同一地点,围绕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多个创新示范项目同台演示,共同探索商业应用的市场前景。


什么是星辰计划?

汽车行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是两个自带流量的技术热点,而这一切,其实是建立在未来智慧交通的大背景下的。

很多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座汽车城,这里正在打造务求最全的汽车产业链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紧锣密鼓的项目在落地。

2011年起,上海国际汽车城成为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在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示范、数据中心、共享分时租赁等领域积累硕果。

2015年,国家工信部授予成立中国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了封闭测试区、自动驾驶场景库以及首个V2X测试智能道路。

汽车·创新港也已投入运营两年半的时间,聚集了蔚来汽车、上汽阿里、长城哈弗、地平线等多家实力企业入驻。


这个时候,上海国际汽车城的管理者在思考下一个问题。智慧交通,未来出行,绝不是某一家技术公司或汽车厂商可以独自完成的,这一定是多方协同与合作的过程。上海国际汽车城有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星辰计划”应运而生。

2017年11月28日,由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创新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联合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创新孵化器联盟共同发布了“星辰计划”,将通过政策补贴、研发空间、测试场地、商业落地及推广平台等全方位资源的整合,扶持汽车领域新技术与新模式的示范应用。

经过近半年的项目筛选与准备,2018年5月18日,第一期示范应用场景展示发布会正式举行,包括了三大主题,分别是智能代客泊车、园区无人物流配送和无人化自主充电。在6月份,还会有第二期示范应用场景展示发布会。


3大主题,8大项目,未来有何想象? 

当天下午,共有8大项目,分3个主题轮流展示。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所聚焦的皆是新技术或新模式,其背后不乏一批年轻又有活力的创业团队。“星辰计划”之下,他们的征途即是星辰大海。

智能代客泊车

这一主题的应用场景已经很明确了,主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停车泊车问题。比如,当我们驾车抵达某一目的地后,需要寻找车位,停好车辆。如果应用了智能代客泊车技术,我们可以直接去办事,泊车的事情交给车辆自己。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车辆具备自动寻找车位,自动驾驶,并完成自动泊入车位的能力。关于这一主题,共有3家公司进行了参演,分别是禾多科技、众桢科技和欢腾智能(环宇智行)。


禾多科技提出了L4级别的代客泊车量产解决方案——HoloParking,配置自动驾驶技术,驾驶员只需要在固定点交接车辆,即可实现车辆自主寻找车位、停车入库的代客泊车功能。正如禾多科技在演示现场说的,“便宜的技术不靠谱,靠谱的技术不便宜”,他们所追求的是“便宜又靠谱”的技术,这样才有量产推广的价值。


众桢科技的展示项目类似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小脑系统”,是一个将车辆预计行驶路径转换成具体横向和纵向控车指令的车辆操纵系统。该系统对于车辆端,根据车辆线控化和智能化等级的不同,抽象出转向、制动力、动力请求或速度闭环接口,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功能。


欢腾智能(环宇智行)设计完成的网联自动泊车系统,可实现手机招车,自动泊车,特别适合共享汽车和分时租赁的垂直应用。技术特点在于,该系统可与停车场设施进行通信,自动获取地图和分配车位信息,进行定位和路径规划,自主决策确定行驶路线,并具备感知系统,可检测障碍物和停车标线,人机交互界面也很友好。


园区无人物流配送

快递物流也是智慧交通的组成部分,而园区配送是无人物流的最佳试验田。在该主题的参演公司有京东配送和真机智能,其实,他们所研发的配送车辆既可以称之为“无人配送小车”,也可以称之为“无人配送机器人”。


比如,京东无人配送机器人体积较小,具备不同大小的载货舱。在配送站完成商品装载,根据目的地进行自主路径规划,寻找最短路径并规避拥堵路段,并可以主动避障,还可以识别红绿灯。到达指定位置后,它会通过京东APP、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收货;用户到配送机器人前输入提货码就可以打开货仓,取走自己的包裹。


真机智能的无人配送机器人是一辆六轮驱动的小车,有一个昵称是“真机小黄马”,目前已经进化到第4代。车高1米左右,承重30千克,速度可达到12千米/小时,爬坡高度35度,续航可达8小时,逐步开始规模化量产。

无人化自主充电

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早已有之,其实,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和自主充电技术也在不断摸索。有些时候,电动车停入车位,我们可能会忘记充电,那就需要自主充电功能的接入;固定充电桩是目前常规的充电设施,而无线充电可与摆脱固定充电桩的限制,比如,埋入地下,与普通停车位无异,并且,车辆充电口在左在右,或者车头朝里停,还是朝外停都不是问题。


陆盟公司的EV无线充电系统,采用高通专利技术,演示产品基于宝马i3改造而来。该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可达90%以上,同时具备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电磁辐射防护、异物检测、生物侦测保护,结合定位、通信等功能可以搭配自动泊车、自动驾驶和动态充电道路等衍生技术。


环球车享一直在布局“自主泊车+自动充电+分时租赁”智能型共享出行新模式,虽然仍采取固定充电桩的方式,但当车辆停入车位之后,无需人工充电,充电桩的插口可以自动捕捉并接入车辆的充电口。


屿钲新能源带来的是电动小巴无线充电系统。该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地表的初级线圈与固定于车辆底盘的次级线圈的电磁耦合来传输电能,在电动汽车到达一定区域内时对动力电池进行自动充电。由于初级线圈安置在地表,次级线圈固定在车辆底盘,因此无需额外占地建桩,充电模式全自动而无需人员手动操作,且完全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安全等级相对有线充电方式有很大提高。


写在最后 

“星辰计划”更像一个平台,任何致力于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团队都可以在此展现才华。这个平台既能使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和物联网的新技术同汽车产业相融合,也能让跨界进入者、创新创业公司和传统车企相融合,让大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彼此联合。多方协同,汽车产业的变革将会加速进行。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