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它,中国就丢了四川

 修悟搏 2020-09-11

人们总是喜欢和当地居民拥挤在杂乱无序的乡村巴士上,往返于那些早已根植于心底的目的地,无论那些地方在岁月洪流中被重新装裱成了什么模样,先人和旧事的气息却始终飘荡在那里。张骞的家乡、蔡伦的封地和马超的墓园,还有刘邦的发家史和诸葛亮的余生,汉中在多年前就成为西部地区最值得造访的城市之一。

青木川古镇,位于陕,甘,川交界处

秦岭和大巴山位列汉中南北两侧,阻隔了北来的寒气也减弱了南来的湿气,让汉中平原有了动植物生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金丝猴、大熊猫、朱鹮和羚牛组成的“秦岭四宝”,是汉中引以为傲的精灵。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汉江从平原腹地奔腾而过,春季的油菜花海和秋季的千亩稻田是沃土给汉中人民最好的馈赠。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之间往来的道路全部要经过汉中,这里天然成了南北往来的枢纽。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杨洪,就将汉中评价为“益州咽喉,若无汉中,是无蜀也”。

穿越油菜花海的高铁和高速公路

01

从刘邦到诸葛亮

穿越豪杰的生命场

早在文明曙光时期,汉中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祖先的视野里。《禹贡》和《山海经》都曾记载汉中的山川河流地貌,《禹贡》中更是把大禹治水的源头定在了汉中勉县的嶓冢山上。战国时期,秦设汉中郡,秦王发现汉中的重要性后便大力修筑秦蜀古道,汉中开始正式走进中国政治大视野。也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刘邦在这里“发家致富”,大汉气象从这里走来。

山乡春色——洋县党河水库

鸿门宴后,项羽短视的以为汉中贫瘠,便把刘邦打发到汉中。《史记》中记载,原本刘邦自己也对汉中这块封地不太满意,但谋士萧何劝慰刘邦说“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随即刘邦带领众人从褒斜道仓皇逃入汉中,算上三国时期上下四百多年的大汉故事,从汉王刘邦沿着褒斜道出逃汉中而开始上演。这里提到的褒斜道,便是汉中旅行的首选之地。

石门栈道,被誉为“中国栈道之乡”

石门栈道景区依托褒斜道改造而成,不仅融合了古道遗产,也有新修建的石门水库大坝供参观。从景区入口进入,沿途可以看到一些雕像作品,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褒斜道是秦蜀古道中开凿较早的一段,全长235 公里,南起汉中褒谷口,北到眉县斜峪关,所以称作褒斜道。当年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发往汉中,走的就是这条路,而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历代文人墨客到此观景怀古,并在石壁上记录事迹、抒发情怀,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石门摩崖石刻群。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汉朝至宋朝的十三块石刻,被后代合称为“石门十三品”,现在被收藏在汉中市博物馆。看完石门栈道,便可直奔博物馆去膜拜汉魏书法巅峰之作。

石门栈道距离市区15公里,以石门水库为依托

成立于1958年的汉中市博物馆,建立于古汉台之上,是陕西省十大博物馆之一。鸿门宴之后刘邦被封为汉王,在此建立宫殿,如今建筑早已不存,只留下这七米多的高台基址。汉中市博物馆藏品达一万两千多件,其中一级文物40多件,现在的常设展有石门十三品、古褒斜栈道、汉中汉代史迹、名人字画、馆藏宗教造像艺术、汉中近代革命史迹等专题。

东汉摩崖隶书,为石门十三品之一

除了刘邦之外,汉中的另外两位伟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或许更大,他们是张骞和蔡伦。蔡伦发明了“蔡侯纸”之后被册封为龙亭侯,封地就在汉中洋县的龙亭镇,蔡伦墓也在这里。

蔡伦墓在陕西省洋县龙亭铺南二百米处

蔡伦墓景区不算很大,祠堂区域是一些图片展,蔡伦的生平、原始纸张的制作流程和造纸术在世界上的传播是主要展示内容。匆匆看完这些之后,可直奔墓园区域拜谒龙亭侯,墓两侧有一些历代名人前来吊唁的石刻。祠堂旁边是造纸博物馆,最有趣的是管理员的原始造纸术的演示。这些复杂的程序过后出来的“蔡侯纸”,改写了整个人类历史。虽然从古至今蔡伦是否躺在这里一直有争议,但这也许就是人们的心结和寄托所在——伟人需要有一个地方供我们后人挂念,“是不是”的答案,就留给考古和历史学家去论证吧。

蔡伦墓是集墓冢古建园林文物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说到旅行,张骞算得上玩出高度的人了。作为汉武帝的使臣凿空西域,张骞用个人的传奇经历为中国带来了丝绸之路,影响至今。张骞纪念馆位于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依托于张骞墓建立起来的景区,在2014年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的子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从张骞之后,中国与世界的交往通过丝绸之路而更加频繁,汉唐盛世的基础也由此造就。公元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故里汉中城固。张骞纪念馆景区有其生平事迹的展陈,还有丝绸之路的概述展览。

张骞纪念馆,以献殿为中轴,对称分布

汉中考古之旅的最后一站理应留给勉县,这里埋葬着诸葛亮和马超。马超墓园被一条水渠隔开成两部分,前边是供后人拜谒的祠堂,后边是墓地。当地在修水渠的时候对马超墓进行了考古,墓室的结构再比对勉县地方志,确定了这是马超的真实墓地。而相隔几公里的诸葛亮墓却并非真实,虽然依照丞相遗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葬汉中定军山下,以励后人,不忘北伐”得知,诸葛亮的确葬在定军山下,但并不清楚具体位置。

武侯墓,即诸葛亮墓,位于汉中市勉县定军山脚下

原本坟墓依山势而建,不设坟冢,后世为了纪念诸葛亮在现址重新做了墓园——武侯墓。墓前有两块石碑,较大的一块是清代陕西巡抚所立,稍小的一块是雍正的十七弟果亲王所立。墓园区域很大,有70多间明清时期留下的建筑,古树名木也很多,千年多的柏树就达40多棵。东西厢房内陈设有诸葛亮生平展,多是泥塑展示作品。

两块石碑皆保存完整

诸葛亮在汉中北伐曹魏达8年之久,公元234年病死在汉中五丈原。后主刘禅厚葬丞相,在公元263年于勉县修建祠堂纪念诸葛亮,这里成了天下第一处武侯祠。武侯祠的大殿内现供有一尊诸葛亮的泥塑坐像,大殿上方还有清嘉庆皇帝亲笔御书的“忠贯云霄”匾额。祠堂面积很大,留存的建筑多是明清作品,石刻、匾额和柏树有很多历经上千年传承至今。

诸葛亮泥塑坐像

从武侯祠后门出来便是诸葛古镇,这里是一个以三国文化为主的旅游集散小镇,人造景观多数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比如草船借箭、桃园结义、赤壁之战等。小镇内有一个冷兵器博物馆,展陈了古代常用的一些战争兵器。博物馆旁边还有一座武侯祠展示馆,全国的主要武侯祠都在这里用模型呈现。除了娱乐设施,古镇建设了多个精品客栈,客房全部都是汉代建筑风格。小镇街道两侧充满了各种本地小吃,价格实惠,在这里解决午餐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诸葛古镇选址紧邻勉县诸葛武侯祠

02

大河奔流谓之汉

不南不北谓之中

遗产宝地的光环下,汉中也有着异于陕北的湿润气候。在两道天险之间,古老的汉江,从西南部的宁强县发源,自西向东横贯汉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块广袤的冲击平原,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再往东,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缨,浊可濯足”的沧浪之水,最后在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汉中的“汉”、武汉的“汉”先后由此而来。

汉水源,地处嘉陵江上游、汉江源头

至今在汉中境内的嶓冢山里,茂密层林之间,还能见到古人认为是“汉江源头”的石牛洞,洞中横卧着石灰岩受流水侵蚀形成的“石牛”,正是传说中大禹牵来的“镇水神牛“。在这里,穿过时空的隧道,仿佛能听见先民们开山引流、疏通江河的凿击声。

巴山云海,拍摄于汉中宁强二郎坝镇

从这点上讲,汉中身处内陆却有胜似南国的水利之便,以至于今天汉江成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一环,与先民们筚路蓝缕的功绩密不可分。如果说“治水”是属于人类对地表径流的改造,那么北纬32°的天坑群,则是只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俯瞰西流峡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挂公路

2016年底,惊艳出世的汉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却抢尽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风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质遗迹。任谁也没想到,这一次姗姗来迟的地理大发现,竟然出现在中华文明的腹地,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其间54处天坑,316个溶洞,却唯有少数被往来老农所知晓,甚至熟视无睹。

汉中天坑群的天坑,大都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要是古人们能早早发现这些“难以解释”的大地之眼和天生溶洞,或许本就足够浪漫的中华神话里,还得多上一两则仙家传说;终日云游的道长们,也不必扎堆于终南山,而是转到这矿产丰富的“地下仙府”来炼丹求长生了。

天坑内部,坑壁飞瀑直下,峡谷幽深,暗河奔流

汉中不那么南,也不那么北,因而气候干湿适度,冬暖夏凉。兼之有大河横贯东西,群山四方环绕,空气质量更是绝佳。这样的水土,养育出了古褒国那位“一笑亡国”的高冷美人,褒姒。而到此投身军旅的陆游,到汉中也变得温柔了。当他从春寒料峭的秦岭北麓翻山而来,发现这里已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于是欣然脱去外衣,“乍换春衫一倍轻”。而回到江南,每逢酷暑时节,还在想念汉中“夏中高凉最可喜,不省举手驱蚊蛇”的快意。

面对这样的景色,谁的心不会软下来呢?

汉中的气候除了适宜人类居住,同样是动植物的乐土。四川人的吉祥物大熊猫,在汉中也活得逍遥自在,滚圆喜人;被封为汉中“市鸟”的朱鹮,当年全球仅在秦岭南麓发现过唯一7只野生种群,在保护下,而今数目已逾两千,归巢之处,赤霞漫天。

而每逢春日,汉中成千上万亩油菜花冲天怒放,山原交错间涌入一片明黄色的花海,浮光跃金,极目难穷;勉县武侯祠内四百余岁的旱莲,则傲然独立,一任花开花落,默默守护着蜀相。

汉中盆地是油菜花的故乡

有异于陕北和关中而更加湿润的气候,以及历史上相对稳定富饶的环境,使得汉中能够成规模地种植水稻,陕南的汉中人也不像其他老陕那样狂热地爱吃面和馍,而更偏向于米。不同于关中、河南一带的凉皮,汉中人的面皮就由米浆制作,口感上更为软糯,吃法上也讲究热食。

宁强县巴山镇的稻田

当一碗热气腾腾,足有指宽的汉中面皮端上来,下面是黄瓜丝、黄豆芽、土豆丝、芹菜、菠菜等底垫子,上面浇上十县一区各不相同、每家每户又独门熬制的油辣子。这样一口热辣又软糯的面皮,是汉中人舌尖上的温柔乡。

没有一个汉中人,不爱吃热面皮

《武林外传》里的佟掌柜说是汉中人,却操着一口浓浓的关中方言,事实上汉中人说话更多带有一股川味儿,受西南官话影响较深而偏绵柔,就连印象里高亢激越的秦腔,到汉中也变成了“汉调桄桄”,融了川剧、汉调二簧的柔和婉转。一如汉中人的性情,在老陕的淳朴豪迈之外,更多了几分温和柔软、典雅大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