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根婺源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孩提时代的印象是自己家里的“规矩”比别人家多。年迈的爷爷是个典型的农民,我一直奇怪于他晚年时怎么成天躺在床上看书,而不象别人家的老人整天在外面晒太阳。后来听哥哥说,我们家以前是书香门第、大户人家,由于家道中落,最后我们变成了赤贫分子,爷爷只保留了祖上传下来的唯一的爱好——读书。

隐约地记得我们的祖上是从江西婺源搬到安徽来的,好像是“挖西坝”(音,后面详述,我一直不知道挖西坝是个地名或者是一项运动)的时候过来的,由于是口口相传,我也一直不明就里,只记下了婺源这个地名。


最近几年,婺源的旅游火了,婺源地方政府经常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标题是《梦里老家》,宣传片里面婺源最美的景色是层层叠叠的油菜花,掩映在油菜花后面的是一片典型的徽派建筑的民居,让人一看到就感觉特别的亲切,当然也非常的美丽。对于从小就在油菜花地里打猪草的我来说,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没有太多的新鲜感,我在油菜花地里穿行了十几年,婺源的美景确实是我梦里老家的景象。

农历腊月二十四那天,我到达了婺源,这一天是南方过小年的日子,南方人过小年的主要活动就是“接祖”,即接祖宗回家过年,民俗上说,从这一天开始到正月十五,老祖宗都是在家里过年的。我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将老祖宗接回家,但是能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日子回到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我内心荡漾着兴奋和激动。

婺源给我第一个印象特别好,因为县城所在的镇子名字叫“紫阳镇”,时光过去了800多年,婺源能以祖先的号命名县城所在地,这是我们祖上的光荣。在宾馆的前台,我兴奋地问值班经理“紫阳镇”名称的由来,值班经理告诉了我“婺”这个字的意思,说这个字是赞美婺源女子的能干,因为婺源的女子能文能武(一矛一文),这个镇子为什么叫紫阳镇她不知道,晚上我在紫阳镇溜达,问了几个人都不知道,后来我折进了一家文房四宝店,店主人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他说这个名字跟朱熹有关,但具体的关联关系他也说不清楚,无奈之下的我,只好告诉他朱熹曾经号“紫阳真人”,我们朱氏的招牌是“白鹿家声远,紫阳世泽长”。江西人应该以朱熹为骄傲,因为朱熹给江西人民留下了很多遗产,如现在庐山脚下的“白鹿书院”成为天下第一书院的遗址,婺源因为有过朱熹的足迹而变得文化底蕴深厚,为了怀念朱熹,紫阳这个名称被婺源传承了800多年。

婺源现在属于江西省的一个县,历史上属安徽徽州管辖,是古徽州府六县之一。婺源出名的原因有很多,婺源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历史人物主要有两个,一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二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婺源是朱熹的祖籍,詹天佑是从婺源走出去的“中国铁路之父”。我到婺源的目的也有两个,一是旅游,欣赏古徽州的遗风遗韵;二是为了寻根,作为祖先的发源地,我希望能感受到祖先的遗存。江西省近年来不惜花巨资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为婺源做广告,广告的宣传加上婺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婺源的旅游事业做得特别的好,衣食住行在婺源都很便宜和便捷。

婺源盛产文房四宝和茶叶,著名的歙砚以婺源产的最佳,现在婺源的街头还有很多专门卖歙砚的小店,店里还能见到唐朝或者宋朝的老坑出产的砚台。我比较爱好文房中的物件,晚饭后,我走进了一家专做砚台的小店,店主人当时正在给人写春联,看着店主龙飞凤舞的墨宝,我惊叹于婺源的文化底蕴。那天正好是小年夜,店主见到我到访,他连忙沏上当地生产的绿茶,我品尝着当地的茶香欣赏店主挥毫泼墨,那种场景非常的美好。

一会儿工夫,店门口的挂绳上及店里的地面上摆满了墨迹未干的对联,在南方,春节给人写对联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能写对联的人毛笔字应该特别好且学问大,因为对联都是即兴而写的,对联内容要贴近主人家的实际情况,能将对联、书法融为一体,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顺便说一下,替人写对联是义务劳动,需要写对联的人家一般就拿几张红纸过来,年前领写好的对联回家。记得以前在农村的时候,每年过年前的几天最吸引我的活动就是写对联,村子里能写的人集中到一家,他们比书法、比做对子、比被人选中的对联数量,场面非常热闹和壮观,观看春联撰写就像参加书法大赛一样,村子里如果高中毕业的人不能参加这样的“盛会”,那几天都不好意思出门。

我跟店主从对联说到书法,从绿茶说到特产,从砚台说到婺源的文化。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店主姓汪,是当地中学的历史老师,他开这个店纯粹是业余爱好,店里面的砚台料都是他课余时间去乡间寻找到的,他幼年的时候跟随一个老艺人学习过治砚的手艺,后来没事的时候,他就开始自己设计和制作砚台,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他在婺源当地是个很有名气的“制砚师”,由于制砚技术精湛,他获得了“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证书。跟着他聊天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古砚使用、鉴赏的知识,那个晚上我感觉自己过得特别充实,当然,我也告诉他很多徽州的历史知识,以便他将来再传播徽州文化的时候,他的知识更加成体系,说出的史料也更加详实。我们交谈到半夜,临别的时候,我从胡老师处请到了两方砚台,因为我平时跟女儿都写字,有这么个砚台在书案上,能激发我们写字的兴趣。胡老师盛情邀请我来年阴历四月份的时候再到婺源,因为那时候可以喝到来自海拔1700米大山深处的野茶。

第二天一早,我们根据胡老师介绍的婺源景点设计旅游路线,婺源的旅游景点很多,著名的有李坑、晓起、汪口、思溪延村、理坑、文公山等,在这个景点中,最值得看的理坑和文公山。对于外地游客来说,由于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人们经常去的都是高速沿线的李坑、晓起等地,大理坑由于离县城60多公里,且路况不佳,大多数游人都会望而却步。

如果不在文化层面做要求,婺源的小李坑、晓起这些景区,就能让你充分感受到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乡风乡韵,典型的徽派建筑分布在流水小桥的周围,村口耸立的牌坊彰显村庄过去的荣耀,枝繁叶茂的古老香樟树向游人诉说着过往的风情,徜徉在青石板的故道上,仿佛实现了时空的穿梭,景美心静、心旷神怡。

跟大多数游客来婺源的目的不同,婺源是我的寻根之旅。婺源以朱熹而闻名于世,让我比较遗憾的是,当地没有以朱熹作为文化的龙头来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原本要去文公山的,山上有朱熹祖先的墓冢,不巧的是那天雨下得很大,当地人听说我要去文公山都予以劝阻,因为文公山离县城有30多公里,且道路泥泞,文公山保存得也不是很好,山上唯一的遗迹是朱熹当年在祖先墓前种植的24颗杉树,寓意民间的二十四孝,此外没有可以观赏的风景,考虑到婺源离老家不远,以后还有重游的机会,我们便放弃了拜祭的行程。

我们将旅游的重要地点定在理坑,这是个人文之村,它是古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村,该村建于北宋末年,以前叫“理源”,因为村中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由于读书明理,该村人才辈出,几百年来先后出过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通过这些资料就可以看出理坑昔日的辉煌。解放后,为了统一村名,“理源”变成了“理坑”,理坑这个村庄的设计非常有特点,村庄依势成八卦形结构,村内保存完好的有明朝兴建的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等明清古建筑,走在不到1米宽的村庄的胡同里,仿佛能与古人擦肩而过,耳边能听见昔日村中学童朗朗的读书声,村口仿佛还能看到这些达官显贵们回家省亲的场景。

在理坑游览的时候,一向不愿意请导游的我,有缘结识了当地的一个中学历史老师,他是理坑人,教学之余在理坑充当兼职的导游,老人对村子的历史、人文和掌故都特别的清楚,作为一个老师,他有特别好的表达能力,在他的介绍下,我获得了很多书本外的历史知识。理坑的居民95%姓余,巧合的是,他们的祖居地竟然是我们安庆的桐城县,在宋代,他们的先人为躲避宋江、方腊的战斗,他们举家迁徙到了婺源。

在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边参观边聊天,聊天的内容大多围绕朱熹与婺源,作为朱熹理学的受益人,余姓子孙将朱熹理学奉为“圭臬”,在这个村里,理学的基础教义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很自豪于朱熹理学的发扬光大,在理坑我听到的朱熹与我经常在书本上见到的朱熹完全不是一个样子。我不知道朱熹是否曾到过理坑?估计没有去过,朱熹想象不到的是,他的理学思维在理坑得到了秉承和实践。

在余老师的介绍中,我知道理坑俗称“西坑”,与理坑相邻的“东坑”,全村的人都姓朱。在婺源姓朱,我估计十有八九是我的族人,打听了一下具体路径,这个村子离公路还有一些路程,且小车无法开到村里,朱氏村庄没有了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且这个村庄也没有出过像样的人物,因此,这个村庄几乎无人知道他们的情况。原本想到村子里面去转转以满足我追根溯源的好奇心理,但我怕村子的破落刺激我敏感的神经,最后只好匆匆离开理坑,将一些未知在我的精神世界里面暂时尘封起来。

结束婺源之行之后,我心里感觉有些充实,当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好在行程的下一站是景德镇的鹅湖镇,因为公元1175年,经吕祖谦组织,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在鹅湖展开了一场辩论,议题是“教会之法”,能去鹅湖感知一下当年两大哲学流派的辩论,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到了景德镇我才知道,我去的鹅湖不是当年“鹅湖之会”的地方,江西叫鹅湖的地方有好几个,朱熹与陆氏兄弟论辩的地方是上饶市铅山县的鹅湖,当地建有鹅湖书院,由于快到春节了,我只好遗憾地踏上归乡之旅。

当年腊月二十六,我们家族举办大型祭祖活动,我没有参加。祭祖活动结束后,我查找了祭祖活动的有关记录,得知以前家里人说的“挖西坝”实际为“瓦屑坝”,这是江西鄱阳县的一个地名,瓦屑坝今在鄱阳县莲湖乡,它是鄱阳县的一个古渡口名称。瓦屑坝移民是明朝初期官方组织的一场运动,目的是为了从江南外迁人口,他们由官府组织从江西往长江流域去垦荒,他们是“洪武赶散的一部分。

瓦屑坝移民运动,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1370-1417年)历时48年,截止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安庆府42万居民有27万来自江西瓦屑坝。明初移民活动的动因是由于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安徽沿江、湖北等地都是朱元璋、陈友谅的主战场,那些地方由于常年的厮杀,当地的居民几乎死伤殆尽,为了充实这些地方的人口,同时也为了防止江西鄱阳这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发生民变,朱元璋命令在江西饶州府的居民举家迁徙到安徽、湖北、湖南的很多地方。

迁徙活动是特别凄惨的,这些被驱散的人在迁出之前,家中的财产都被没收,不愿意迁徙的人会受到官兵的驱赶,从江南到江北,长江隔断的不仅仅是回家的路,更重要的是,它隔断了这些移民家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在《朱氏宗谱》中查到了瓦屑坝,但是瓦屑坝之前家族是什么样子,我们在瓦屑坝之前的根究竟在哪里,这个已经没有了答案。我明白了,为什么族人一直没有告诉我瓦屑坝与婺源的关系,家中为什么没有太多关于婺源的记述,理学在我们这个家族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因为,历史被瓦屑坝割断了。

我翻看了一下地图,婺源与鄱阳的距离不到300公里,在这不到300公里的路程中淹没了我们家族800多年的历史。我上网搜索了一下江西瓦屑坝的资料,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成为江北千百万人寻根的源头,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令我感觉比较欣慰的是,我看到了瓦屑坝(现为瓦燮岭)还有朱姓子孙,他们还保留着《朱氏宗谱》,不知道我们后续的《朱氏宗谱》与现住瓦屑坝的同宗族人的家谱是否能实现无缝的衔接?

婺源寻根,我没有接触到朱熹的任何信息,只是感知了朱熹理学在余姓族人身上发射出来的光芒,有遗憾,但是也不遗憾,因为寻根之旅让我接触了很多尘封的信息,尽管这些信息还是以片段的形式在我的脑海中存在,但是,根原本就是千丝万缕的,需要慢慢地梳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