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啥叫情份?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这个问题是我最回答不了的问题。因为我的低情商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根本说不好情份这个问题。

但是我是很心细的人,我感知到情份,也愿意跟人分享我的情份。

比如今天的活动,就是龚主席临时召唤的,原本是大家都已经安排好的周末,听到领导说话,立即奔赴作协。李老师还在四川出差,听到集结号,连忙更改航班,马不停蹄地往回赶;美杰美女尽管事先有约,还是尽力早来晚走;李晔秘书长就不用说了,刘佳美女竟然被这摊活给累倒了,高寒挺身而出,还有那个勇挑重担的高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原本非常巨大的工程,结果大家三下五除二,提前完成任务。

什么是情份?在一个团队中,以集体利益和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就是情份,我感知到了这个情份。为了表达这样的情份,在团队作业时,我应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报答这样的情份。

这样表述情份,可能有人感觉我是在集体表功,我再举一个实例,以证明这样的情份是自然而然的,是水到渠成的,是真情自然的流淌,感情像奔腾的野马一样不受约束。

前几天,付老哥获得一个奖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奖项,老哥需要作为获奖代表发言。这对于他来说非常难办,因为他一辈子从事基建事业,能干事但不会写。这是一份公开宣讲的报告,不仅要事迹突出,且要情真意切。老哥一辈子没做“大事”,但是,他一辈子都在踏踏实实地做着基建工作。有天下午,老哥惴惴不安地跟我说,兄弟帮我个忙,给我看看材料。

在得知他的需求之后,我二话没说,晚上回家,几乎是文不加点、洋洋洒洒地草就了3800字,第二天早晨把草稿交给他的时候,老哥惊讶得合不拢嘴,一个晚上,怎么写出这么多字?事后证明,这是非常成功的一篇演讲报告,行文流畅、事迹突出,不做作、不夸张,更不矫饰,每句话都是干活,每份情都是那么实在和真实。

老哥谢谢我,我说我要谢谢他。因为这篇报告是我目前为止觉得写得最好、最流畅的、最真实的文字,报告中任何一句话都是我的感情的真实表达,我平生第一次知道,我可以写出这么好的文字。

通过这件事,我对情份了解了更多一分。情份真的不是表达的,而是处出来的,情到深处,自然流露,这就是情份。

昨天晚上,何勇老弟给我发了一段话,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一段话:

朱老师,这个星期我在医院调养身体,专门带了您的《银圈子》、《一车一世界》到医院。两本书原先都读过,但这次两本一起读,而且细读,发现挺有意思。一,老实说,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原先那个四十度霾的书名。从内容上,全书所表达的职场困惑、爱情、文化怪相、京城生活等,个人觉得远远突破了银圈子的界限,倒是原先那个四十度霾,感觉更贴切,有一种中年危机的情绪感在里面。二,在两本书里,小说中读到了散文的影子,散文中又有小说的端倪。如,殷子俊初到厦门工作时的境遇,和您在散文恨不相逢广州时里的种种如出一辙。比如,您在散文里写在燕子矶游玩时,引用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在小说里也有相同描述。为此,我有个大胆猜测,这部小说的酝酿,应该早于上一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至少不会晚于上一部。三,对您用白鹿门外作为公众号名称的缘由,在读您的理说宋朝时,已略有知晓。看了您写关于婺源的散文,很有感触。可能每个人从骨子里都会有种想要追根溯源的愿望。忽然想,也许您可以白鹿门下或紫阳门下为名。最后谢谢朱老师的书伴我度过了医院的这几天。(摘自何勇的微信留言)

读到这样的文字,让我热泪盈眶。

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关注我的作品的朋友,能将我的东西读到这么细致的,估计何勇老弟是唯一人。我跟何勇老弟是在群里认识的,虽然做了几十年同事,但是只匆匆见过一面。何勇老弟也是不善于跟人交流,更不是善于表达情感的人。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我觉得不是情感,而是一种情份的真实外露,有这样的情份,人还有什么值得贪婪的呢?

兴奋之余,我立即就担心起何勇老弟的身体,记得他几个月前就说身体有恙,后来外出散心,最终还是生病住院,我能盼望的就是他真的能快速回复,不为别的,只为给我心中少一份牵挂!

世界上好书千千万万,微末如我,竟然还有何勇老弟这样一个知音,我不理解为这是一种喜好,我理解为这是一种情份!

啥叫情份,我感觉自己懂了。啥叫情商,我还是不懂。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专著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涉及《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