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苏54 黄州十日:苏轼与苏辙的羁绊之游

 无犀之谈 2021-11-23
黄苏54 黄州十日:苏轼与苏辙的羁绊之游

元丰三年(1080)六月,对于苏轼而言,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纵有蜗居临皋亭之苦,谪离朝廷之痛,但终于盼来了朝思暮想的老弟子由。
一天清晨,两个人愉快地离开黄州,来到属荆湖北路管辖的武昌县,西山一日游,当天往返,暮色降临才回到属淮南西路管辖的黄州。
散人出入无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
根据苏轼的记述,这次西山游,苏辙并没有登山,但道路泥泞,泥土沾满了他的双脚。
高安酒官虽未上,两脚垂欲穿尘泥。
(高安,就是苏辙的谪地筠州)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无犀之谈

苏轼非常希望能与老弟多待些时日,但就像云雨之聚散,浮生一日,亦要珍惜。
与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携。
二苏首游西山的这一天,想来天气应该不是很好,风雨交加,他们乘船过江时,受尽了颠簸之苦,终于抵达樊口。
千摇万兀到樊口,一箭放溜先凫鹥。
回想这半年来,兄弟二人一直被命运裹挟着,无所依凭,苏轼又不免感慨,天意使然,怪只怪自己往日太多妄念与不切实际的想法,并不能完全归罪于别人的排挤与陷害。
吾侪流落岂天意,自坐迂阔非人挤。

这次西山游结束后,苏辙就起身离黄,奔赴谪地筠州(今江西高安)。身为兄长的苏轼,不免又为老弟的旅途担忧,一定要保重身体,吃好喝好。
传说中,筠州有一位名叫李八百的神人,可以日行八百里。从筠州到黄州的步程大约八百里,苏轼又不切实际地幻想,老弟到了谪地后,如果能遇到这位大仙儿,兄弟二人就能随时相聚了。
何当一遇李八百,相哀白发分刀圭。
刀圭,本意是一种中药量取的工具,在道教文化中,这种工具常用来炼丹时秤取药材。
不要小看这句诗中的这两个字,表面上的意思是,苏轼希望可以随时与老弟采药调养身体,更深层的意涵,则体现了他到黄州后对道教文化的深研。
后面我将用极大篇幅讲到的东坡游赤壁一节中,同游者,即有一位与苏轼交往非常密切的道士。

苏轼写过这首《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后,苏辙也写了《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但不是和诗,没有用老哥的诗韵,而是一首长五言,从另一个角度记录了这趟旅行。
据苏辙讲,自来黄州后,和老哥风雨对床,连着说了三天三夜的话。倒是一向话痨的苏轼劝住老弟,聊天不如旅行,走吧,咱们去爬山啊。
千里到齐安,三夜语不足。
劝我勿重陈,起游西山麓。
按照苏辙的记述,他其实是和老哥一起上山了,二人来到九曲岭时,已经汗流浃背,但从山间望向长江群山,心情大好。
杖策看万松,流汗升九曲。
苍茫大江涌,浩荡众山蹙。

武昌县令听说闻名天下的二苏竟然一起来了,立刻让厨房制作酒席,煮了鲜美的黄鹅,温好美酒相待。
县令知客来,行庖映修竹。
黄鹅时新煮,白酒亦近熟。
纵有美食美酒美景,却无法消除苏辙心中的愁苦,因为他的心中一直在苦苦思念着寄居于九江的妻儿。
山行得一饱,看尽千山绿。幽怀苦不遂,滞念每烦促。
归舟浪花暝,落日金盘浴。妻孥寄九江,此会难再卜。
从诗中看,二苏这一趟旅行其实并不算很尽兴,因为心中都有牵绊。
苏轼想着就要与老弟分别,苏辙则挂念着远方的妻儿。
红尘羁绊,分别的时刻,又要到了。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是我自2021年起之日更文章,以地点或事件为节,每月讲述苏轼人生片段,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我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苏轼这样一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已不枉余生每日之“苏写时间”。
是为日跋

本篇用图来自爱新觉罗·溥儒的《丛林遇雨图》
画中山峰高耸,侧面悬崖绝壁,壁上似有一道瀑布倾泻而下;山涧中树木苍翠,红绿树叶相衬,大雨后,林中更显翠绿,三五行人穿过小桥,匆忙前行;桥下水流湍湍,河道两边杂草随水流沉浮,水面动感呈现眼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