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字天书不好读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大概是五年前,单位的胖子跟我说,还有个胖子说话非常有意思,你想听吗?

通常情况下,爱说话的胖子,说起话来都比较有意思,胖子的心宽多半是因为自己跟自己开解的。假如不能把自己说乐了,怎么去幽默别人?

胖子很热心,我还没点头,他已经给我U盘了,我只好快速地拷贝到电脑里。周末的时候,逮到了空闲,我立即就开听,因为,我知道下周遇到胖子,他一定会问我的“听后感”。

胖子以宽心待我,我必报之以歌。

音频里的胖子,给自己讲课的内容取名《罗辑思维》,他一再强调 “逻辑的逻去掉走之”。我开始听是在行车的过程中,第一集说的是什么剩男剩女的话题,因为话题不感兴趣,因此他讲了什么也没有走心,接着又听了一个好像是新春寄语之类的话题,也觉得没有太多意思,但是,感觉讲述着还是有点观点的。

尤其是听说,这个人也是安徽人,曾经在央视工作过,瞬间我对他的兴趣就多了一些,好像他的选题也很配合我似的,他连着讲了好几个我非常感兴趣的课题,由是,听罗辑思维成为我开车时的一个享受。

开始的时候,罗辑思维是免费下载收听的,罗胖的概念是,在互联网时代不收钱不意味着不挣钱,毕竟他在开公司。第一次从他这儿知道了“自媒体”的概念。

大约听了2年后,罗辑思维没有了,罗胖每天早晨60秒的“晨悟”好像一直保持着。罗辑思维不是一个哲学或者逻辑学类的节目,而它是以哲学的思考或者逻辑的推理在讲一些新潮的事,它的知识源来源于书本,即通过几本书的观点综合,他们每期出一个话题,一周一次,每次大约一个小时。

罗胖的节目我还是喜欢“罗辑思维”,因为,他会就选中的话题,从正面、从反面对该话题进行论证,最后他说出自己的结论。这个节目好在三个地方:一是知识面丰富,二是观点明晰,三是结论不刺激人。

尤其第三点,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眼球时代,很多所谓的名人通常都是以吸引眼球为卖点的,他们总是为吸引眼球说很多“上不可告爹娘,下不敢对妻儿”的话。罗胖的节目中从来没有,他的观点基本能保持一致,且让听者感觉,这也只是他引用的观点,这是非常难得的。就凭这点,我觉得罗辑思维是有强大的逻辑在支撑着他们选材、编辑、整合、推理、结论。

听了有100多期后,感觉还是收获挺大的。从年轻时开始读书,这几十年的光阴中,我觉得有几个信息源对我影响挺大的,一个是十余年前的《南方周末》,一个是研究生前后阅读的各科经典,还有一个就是罗辑思维的素材。我非常喜欢罗胖的那种安徽人骨子里隐含的智慧。

罗辑思维好像就公开过2年,后来不知道是收费了,还是转型了?偶尔收听罗辑思维节目,不是因为时间太短(十几分钟),就是别人代办的节目,不知道是罗胖因为书读不下去,还是因为做大了企业钻进了钱眼?很多推荐的名家或者名师,都非常货不对板。

记得有次推荐的是“XX读书会”的创始人的讲座,一听他的经营之道和处世之策,我就觉得这是一个遇到风口的猪,我立即退出罗辑思维,并强行下载了单位免费给我们开通的那个读书会的APP,这么下作的人做的东西,就不要污染我的视听了。

慢慢地,罗胖快淡出我的视野。去年意外发现罗胖搞了个跨年演讲。这个演讲他是从15年搞的,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这个演讲挺有气势,是VIVO手机独家赞助的,罗胖给它取名叫《时间的朋友》,且连讲20期,即一直讲到2035年。

我立即下载了前三年的,这个跨年演讲差不多都是总结过去一年发生的事,然后对未来做出一个期许。我非常喜欢,理由有三点:一是过去总结的有逻辑,二是对未来有理性的思考,三是基调是明亮和积极的。我佩服罗胖的能力,要知道我18年听151617年的演讲,这是倒着听的,倒着听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证伪。事实证明,罗胖的预测都是对的,比如他遇见王石不会输在股权博弈上,比如他预测贾跃亭一定会身败名裂,结果,都印证了。于是我盼着2018年的演讲,因为,在这个集体不振奋的时候,看看罗胖能讲出什么。

18年的演讲没有让我失望,基本保持了前三年一样的风格,也学到了一些新概念和新思维,在听演讲的时候,我有点担心,他真的能讲20年吗?他开创了一种艺术形式,这样的形式最后都会毁在自己的手里,假如他不能自我扬弃的话。

就像大厨做饭,无论你做的再出色,你天天给客人吃同样的美食,食客一定会厌倦的。我隐隐地感觉到,有人厌倦了罗胖。

今天打开手机,有新闻题目是“罗胖翻车”了,我开始还以为是个交通事故,事实是,我的担心已经成为现实。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槌。假如有比罗胖的智者代替罗胖,这是社会的福分。怕就怕一堆无脑的人跟着瞎掺和,罗胖就是下岗了,他也是一个将食客胃口吊起来,而无法满足食客更高欲望的优秀厨师,真不要见到什么都当成鸡汤。

世间书无数,无字书最难读。罗胖读的是无字的书,且还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听他读书,在这个英雄纷纷倒下,或者说 “对英雄嫉恶如仇的时代”,罗胖想当这个领读人,真的不易。

今天早晨看到马云在浙商大会上的讲话,他说了一句话差不多跟罗胖的观点“异曲同工”,不要在意宏观经济,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小趋势。

但愿,2019年,马云和罗胖能用好自己的小趋势。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专著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涉及《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