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去的是圆明园吗?(下)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雍正皇帝一直笃信佛教,他能将当年的雍亲王府变成喇嘛庙就足以证明。当上皇帝之后的雍正还迷信道教,因为道家相传会长生不老之术。福海景区仿照传说中东海仙山的图像,也用石头盖了三个小岛,这是传说中的蓬莱、瀛洲和方丈,三个岛中最大的叫“蓬莱洲”,后改为“蓬莱瑶台”。

福海周长约4里,周围有十余处景点,其中有一半使用的是西湖的景点名称:三潭映月、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双峰插云等。

福海边上最美的景点是方壶胜境,这座建筑建成于乾隆三年。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岸边。它是按照封建帝王幻想的仙山琼阁建造的,整个建筑都是重檐结构、体态庞大。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汉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据传,每当清晨薄雾初起,建筑群在烟雾中时隐时现,宛如琼阁瑶台一般。可惜现在一点也想象不出当年的盛况了。

再说乾隆时期的西洋景区吧。

其实,乾隆对圆明园的改造也是挺大的,不仅仅是西洋景区。西洋景区的东边及东南边的狮子林景区,这就是乾隆时期建设的,大部分游客去圆明园游玩的路线都是乾隆建设的长春园景区。

从圆明园东南门进来,很快就到达长春园景区,景区分南北两个部分,南区以淳化轩一组为主体建筑,周围湖岛布置了十个景点,皆因地制宜,因水成景,如茹园、鉴园、狮子林、海岳开襟、玉玲珑馆等。这是乾隆设计的山水园林世界,有十数处景点,在这些景点中,最著名的就是狮子林,它是仿照苏州的狮子林设计和建造的,在狮子林中,乾隆留下了很多题诗和题字。

游客到长春园,心思其实也不在这些古典园林的景色中,一者因为时间仓促,再者,因为毁坏严重,现在基本看不到以前的感觉了。夏天的时候,水中长满了荷花,倒也是一番壮观景象。

在长春园,游客想看的还是西洋楼景区。

西洋楼景区占地面积不到100亩,占整个圆明园的面积不到2%,由西向东依次包括了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五竹亭方外观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线法画等景观。

谐奇趣,是西洋楼的第一座建筑,建成于乾隆12年秋天。主体建筑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棠式喷水池,设有铜雁、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组成的喷泉。楼的背面即北边,也有一组喷泉。楼左右两侧有弓廊连接着八角五色琉璃亭样式的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乾隆将其命名为“谐奇趣”。

西洋楼景区里现在还遗存的景点是万花阵,其实也就是一座砖砌的迷宫花园。每当中秋之夜,皇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

西洋楼最大的宫殿叫海晏堂,这是放置十二生肖兽首的地方。海晏堂主体建筑正门向西,正殿为十一开间,主楼前环抱着叠落的阶梯,阶梯中环抱着一个巨大的石雕贝壳,在贝壳的两侧,有雕花的基座,一边六块呈八字形排列着,一共十二块雕花基座,每个雕花基座上安放着人体兽头的铜座像,每个兽首依次喷水一个时辰,正午时刻,十二只兽首同时喷水,俗称“水利钟”。

西洋楼核心遗址是大水法,这里原本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它由高台上的远瀛观、台前的大水法,以及对面的观水法组成。这一景组,位于长春园南北主轴的最北端,与西洋楼的东西轴线相交,至十字轴线。这表明它在西洋楼乃至长春园的重要地位。

大水法当年非常气派,据说所有的喷泉都打开,其喷水声能传出几里远。当年英国派来的使臣马嘎尔尼还被邀请参观过大水法的盛况呢。可惜现在大水法就是一堆断垣残壁,成了圆明园标志性符号。

游客对圆明园的心思非常复杂,不去吧,落下了一个著名景点,去吧,实在是有点浪费时间,因为走马观花的人,在圆明园除了看些荷花之外,基本什么都看不到。

圆明园从1860年的一场大火后,其实被摧残了近乎一百年,先是抢劫古董,接着是抢劫树木,接着是抢劫砖瓦,后来是抢劫里面的断垣残壁,据说还有人拿筛子去筛土,因为,强盗抢劫的宝贝还有掉到地面上的,那些筛土的人还要发财的。

近代,还有人倡议重修圆明园,以恢复圆明园的盛世原貌。这真的大可不必,圆明园现在的“价值”体现在遗址上,再修复了,能遮盖住什么呢?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既然已经毁了,就将它当成一个大地上的疤留着,真的将疤给挡着了,我们跟后人怎么解释呢?

狮子林是乾隆御书的,以上均为狮子林景区的风光,可惜,我都难以一一清晰地标注出名称。

这些兽首应该是当年海晏堂前的兽首模型。

这是圆明园南边的正觉寺,现在寺内空空余也,这座八角的文殊亭当年应该非常华美,因为乾隆说自己是文殊转世的。

文殊亭里应该有个精美的藻井,现在已经是空空余也。

重新收集的圆明园遗物。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